联动融合 强化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空间品质引导

来源 :群众·上半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设想,与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沿江城市带”概念高度契合,从这一层面看,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对国家批复要求的具体深化。
  扬子江城市群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机构的高度认同。中国城市规划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认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其形成源起就是沪宁发展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首次提出了世界六大城市群,其中提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其源起就是沪宁城市走廊,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就有学者持续追踪研究沪宁城镇密集地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认为,江苏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提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与沿江高铁环线的战略部署,对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认为,在国家对长江经济带从大开发到大保护转变的要求下,扬子江城市群肩负着率先升级发展、转型示范的重要使命。该地区高度密集的城镇分布、密切的城镇联系强度在全国层面都极具代表性。全球知名研究咨询机构麦肯锡认为,在全球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下,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在国家新经济形态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探索示范作用。
  就我省发展而言,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是苏南苏中跨江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苏中苏北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必将成为江苏未来发展的脊梁。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扬子江城市群的推进建设需要四方面的联动支撑:一是东联西射的区域联动。上海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向东对接上海,对于扬子江城市群打造全国重要国际门户至关重要,需要加快与上海共建全球城市区域步伐,推动上海-南通、上海-苏州等地的同城化发展。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扬子江城市群的人均GDP、人口密度、大城市密度等指标均位居前列,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向西积极发挥聚合联动作用,通过南京都市圈和江北新区建设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二是长江两岸的融合发展。为推动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加强宁镇扬、锡常泰、澄張靖跨江联动发展,发挥高铁环线对长江两岸联接纽带作用,这也是缩小江苏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加强城市间的优势资源整合、区域设施共享、相关产业协作,促进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优化高铁枢纽地区开发建设,加强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衔接。三是基础设施的硬件联通。加快构建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高铁、城轨、公路、水运、航空等有机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效链接全球、区域、城乡的信息化网络,以及以山水空间为基础、以绿道风景路为串联的区域绿廊网络。四是体制机制的软件支持。加快形成有利于开放创新、协同共赢、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职能定位,我厅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助推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
  一是以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抓手,助推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会同沿江八市组织开展《沿江两岸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深化研究》,通过沿江两岸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深化,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和城乡品质共同提升。组织临沪地区跨界协调专题研究,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主动对接苏沪轨道快线和道路衔接方案、跨界风景绿道共建等。编制《宁镇扬一体化空间协调规划》,促进宁镇扬三市协同发展。
  二是编制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引导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扬子江城市群。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的“紧凑城镇、开敞区域”的空间格局,扬子江城市群北部是苏北平原和里下河水乡,南部是太湖水网及丘陵起伏的宜溧金高地区,它们的空间发展定位是“绿色为底、城市镶嵌”,而扬子江城市群则是“城市密集、绿网连接”的紧凑型城镇密集区,其空间品质是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的关键。今年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高度关注该区域空间特色彰显,宁镇扬凸显“大江风貌、山水城林一体”,沿江下游突出“平山远水、小桥流水人家”,江海交汇段打造“滨海沿江、城河江海相依”。在此基础上,指导沿江八市编制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推动城市特色魅力空间的构建。
  三是加强高铁环线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助推跨江融合、联动发展。沿江八市分布着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5个50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和15个小城市,形成了城镇密集紧凑、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应看到现有城镇间联系的紧密度不够,因此跨江高铁环线对城市群集成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我厅积极配合省铁路办做好高铁线位优化和站点合理布局工作,组织沿江八市规划部门编制《沿江高铁枢纽周围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努力使高铁枢纽对城市发展带动的作用达到综合最优。同时推动跨江两岸城市组群协同发展,加强宁镇扬、锡常泰、澄张靖跨江联动发展。
  四是推动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指导沿江八市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优化滨江岸线利用,增加生态、生活岸线,促进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并落实到城市绿线划定工作中。启动编制沿江生态廊道及绿道风景路规划,推动“大江风光、人文绿廊”的特色廊道建设,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落到实处,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以营造富有特色的沿江景观和绿色开敞的滨江空间为抓手,建设创意经济、绿色产业、农耕体验、全域旅游等融合发展的创新空间,成为提升和激发经济活力、推动沿江地区城乡转型的策源地区。
  五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城乡文化特色。扬子江城市群拥有3个世界文化遗产、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是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指导沿江八市划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紫线,重视历史镇村的挖掘和保护,推进城市空间特色和建筑风貌塑造,积极培育承载乡愁记忆、具有田园诗意的特色田园乡村。
  六是实施城乡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推进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构建“15分钟绿地服务圈”“15分钟社区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完善各类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统筹推进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立体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积极建设有利于转型、创新发展的宜居宜业环境。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和乡村活力复兴,推动特色小城镇培育创建,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动和谐城乡关系构建。
  当前,住建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该规划将对全国的城镇化布局和空间发展格局进行统筹安排。我厅将主动对接参与,积极争取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
  (作者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责任编辑:包咏菲
其他文献
针对高速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经常会发生断丝现象,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减少断丝现象的对策。
说起体育课,无论教师、学生、家长基本都认为是副课,通常也当副课对待。但说起健康,说起身体素质,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它不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健康,那么他所有的生活都会大打折扣,而健康与体育锻炼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是健康的保证。可见体育课对于人的健康、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相当重要,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一、农村体育教学现状    1.体育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的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
想象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闪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已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守岛民兵。为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
在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约占10%~20%,但其死亡率高达49.4%,幸存者常遗留偏瘫、失语、记忆力或智力下降、丧失工作或生活自理能力等不同程度后遗症。脑出血中以高血压所致者居多,高血压
探究学习模式是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来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要求较高、效果较好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
这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提到的一个新词。他强调,要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组团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有专家认为,发展枢纽经济,关键在于打造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根据铁路、机场、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技术经济特征,結合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目标导向,吸引枢纽经济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入驻,打造交通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