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经常把头腔共鸣用到声音的其他声区上去,唱歌者就可以使他的嗓音永葆青春,永远甜润——只有依赖头腔共鸣的细致运用,我们的嗓音才能具有抵抗疲劳和紧张的能力,只有借助于头腔共鸣,才能使所有声区获得完美的匀称和统一,才能扩大音域……
——莉莉·雷曼
共鸣作用是歌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十九世纪前的声乐教学中,却是忽视了对这方面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初,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莉莉·雷曼从她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头腔共鸣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才不断地引起后人重视和证实。近半个世纪以来,教学中强调“哼呣”“面罩共鸣”“高位安放”等手法,说明共鸣作用已成了声乐教学的启门钥匙。从“取得头腔共鸣”着手,来解决声乐入门问题,这成了当代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的流派。
人声共鸣究竟如何形成?头腔共鸣究竟如何取得?传统的教学都是用耳朵鉴别和感受启发的方法在施教的。我认为声乐是艺术,它决不是用肌肉锻炼可以包办的,但是声乐的器乐终究是人的生理器官所制成。因此,声乐教师是应该对发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方面作一定的了解,将感觉的东西以及抽象的音响效果与具体的生理现象相结合,这样有科学依据的教学可以免除一定的误会和走上歧途。
这里专门从生理的角度来解释歌唱共鸣及头腔的共鸣的取得。
(一)共鸣器官的结构。
人的共鸣器官有咽腔、鼻腔、鼻窦、口腔、气管和胸腔。它们的组合非常巧妙,犹如一根电线接上高、中、低三个音箱,这个起通电作用的电线就是咽腔,高音音箱就是鼻腔、鼻窦。中音音箱就是口腔,低音音箱就是气管和胸腔。
下面着重介绍一些器官:
(1)咽腔:咽腔的位置在声带以上颅骨以下,它是可以形成管道的腔体。其周围有纵向的肌肉和轮肌组成,它可以根据音的高低和韵母所需要的形状来改变它的长短,宽窄和形状,它的后部与颈椎相接,颈椎给咽腔带来挺拔作用,使咽后壁加强硬度,增强共鸣的响亮度。
咽腔可分三个阶段:1.声带以上,舌面以下,因它与喉相连故称喉咽,也称下咽。喉咽天然可呈管道。2.舌面以上,软腭以下,因它与口腔相连,故称口咽,也称中咽。口咽除后咽壁与上下相通,其他都呈豁口状。3软腭以上,颅骨以下,因它与鼻腔相连,故称鼻咽,也称上咽。鼻咽天然可呈管道。
(2)软腭:软腭是硬腭的延续,它是伸入口腔后部的平板。软腭可以横向朝后延伸,它的终止部是悬雍垂,俗称小舌。软腭是由各式各样成对的肌肉组成。它一部分上系于颅骨两侧,一部分下系于咽部和喉头两侧。软腭因悬雍垂输入的负荷,能引起振动,故也可称为振动体。
(3)鼻腔:起自前鼻孔止于后鼻孔与鼻咽腔相连,中间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侧,鼻腔内有三个凸起的鼻甲其凹处为鼻道。鼻道通嗅觉区后开口处通鼻窦。
1 鼻的呼吸道: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个孔道,由前鼻孔经鼻前庭横向朝后张开,由后鼻孔道通鼻咽腔。这是鼻的呼吸道。
2 鼻的嗅觉道:由前鼻孔重直向上,各有一条窄小的缝隙,经前鼻庭通向嗅觉区。嗅觉区的位置是呼吸道所能达到的平面之上,气息可以到达该区。当做嗅的动作时,控制气流的小肌肉,使通往嗅觉区管道变窄,也能使管道闭合,它的闭合可以自动带来喉头声带的闭合,但声带闭合并不能引起嗅觉道的闭合。
(4)鼻窦:鼻窦有四对。上颌窦在面颊内,鼻腔外下方。筛窦在鼻腔外上方。额窦在额骨下部、眉部上。蝶窦在最后方,鼻咽的上方。这些都为骨质的空隙状,气息可由鼻道后开口处通往该处。
以上所介绍的器官,只限本文所需,其它从略。
(二)
共鸣的形成与分类:
人声的共鸣作用,就如前所比方的,电线通电,音箱产生音响,然后调配其最佳效果。所以人声共鸣主要靠咽腔起通电的作用,它促使胸腔、口腔、头腔产生共鸣,然后调配其混合的最佳效果。下面谈谈共鸣的形成与分类。
咽腔的三段,自然形成三种不同色彩的共鸣:
(1)胸腔共鸣:气息冲击声带形成声,声在咽喉内引起喉咽共鸣。喉咽共鸣和声源的振波,引起气管及胸腔内空气产生同样频率的振动,这就形成胸腔共鸣。歌唱者要加强胸腔共鸣,只要降低喉结,使喉咽的管道变长就可取得。所以胸腔共鸣的形成,完全是依附于喉咽共鸣的作用,要调节胸腔共鸣,关键是抓住喉咽共鸣的调动。
胸腔共鸣赋予歌声浑厚、粗壮的色彩,它为低音最易发挥的共鸣。
(2)口腔共鸣:声波从喉咽进入口咽,口咽的结构,天然呈豁口状,它与口腔相连,由于字的辅音要求声与口腔部位的唇、舌、牙、齿起气阻作用,这样很自然口咽的力量被拉入口腔,与口腔混在一起作用,这就形成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赋予歌声形形式式的辅音特色外,还带有明亮度,它是生活语言所惯用的共鸣。
(3)头腔共鸣:当声波进入鼻咽,它在鼻咽内引起鼻咽共鸣,鼻咽的底软腭是一个振动体,它的振动引起鼻腔、鼻窦内空气也跟着喉的音的频率振动起来,这就形成头腔共鸣。头腔共鸣的取得是依附于鼻咽的作用,要取得头腔共鸣,关键要抓住鼻咽的作用。
头腔共鸣赋予歌声以金属的亮度,穿透的色彩。它为高音最易发挥的共鸣,
咽腔的三段可形成三种共鸣色彩。但在歌唱时,一个器官不可能截然分段活动,因此共鸣不可能截然孤立存在。又因为口咽的结构没有管道的肌能,因此咽腔天然的功能是口腔共鸣为主,由口腔共鸣为界,形成两截混合共鸣的效果,即“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混合,俗称‘真声’。“口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的混合,俗称‘假声’”。
咽腔自然功能所形成的真、假两截声音,音域有限,它不能适应音域较宽和旋律多变的歌曲所需,如勉强其统一使用,不但音色不统一,并且可带来声区衔接不当的破裂现象,久而久之它会造成声带的疾病。
当人们发现软腭可以代偿口咽,起到管道的作用后,咽腔就形成一种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就是改变了以口腔为界的两截共鸣的现象。使咽腔三段形成一个通道,产生三种共鸣混合效果,就在这“三种共鸣混合”的基础上,根据歌曲旋律的高低,再调节三段共鸣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当今声乐教学所主张的混合共鸣。 必须着重指出:咽腔的天然功能与咽腔的特异功能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之处,即前者是以口腔为主的二种共鸣的混合。后者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三种共鸣的混合。
咽腔运用特异功能后,其共鸣又可分出三种类型:
(1)面罩式的混合共鸣:当声波由喉咽进入口咽,一部分声波沿口盖形成口腔共鸣而传出口外。另一部分声波因咽腔的特异功能,可以顺利到达鼻咽形成鼻咽共鸣。当鼻咽共鸣的振波涉及横向接鼻咽的呼吸道和垂直鼻道内空气产生同样频率的共振时,这种振动在人脸部内外,横向、纵向都有一种薄薄柔柔的气流微波的感觉。就在取得这种微波感觉的前提下,歌唱者可以极限地放下喉结,使之胸腔共鸣混入,这就形成了面罩式混合共鸣。
面罩式的混合共鸣,即“哼呣”的共鸣,它为中低声区所运用的共鸣。借助于这种共鸣的细致运用就可以获得完美、匀称的声区统一,它是声乐入门的关键。
(2)掩闭式的混合共鸣:在取得面罩共鸣的基础上,歌唱者要借助于颈椎的挺拔作用,使整个咽管竖直,口鼻咽的管道要严加控制,形成小的管子。声波转向鼻道后面开口处,声音全掩在头内部,音色朦暗,这就是掩闭的混合共鸣。
掩闭式的混合共鸣不是歌声常用的共鸣,它只限于换声区3-4度音上使用,它是过渡作用的共鸣。
(3)高声区的混合共鸣:在取得掩闭式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歌唱者要使咽管拉长呈细管子的感觉。喉咽严加控制在低位上鼻咽共鸣达到饱和,加剧了患雍垂的负荷,软腭振动,振波波及颌窦,筛窦最后扩展到引起颌窦内空气的共振。此时声音犹如额部透出,造成整个头腔前后都有振动感,这就形成高声区混合共鸣。
高声区的混合共鸣,专为高声区发挥的共鸣。如用于中低声区,会产生空虚漏气的现象。
综上所述现将其归纳成分类作用表如下:
(三)头腔共鸣的取得
头腔共鸣是鼻腔共鸣引起鼻咽鼻窦内空气的共振而形成,所以取得头腔共鸣的条件:(1)声波进入鼻咽:(2)鼻腔鼻窦有振动感。前者是取得头腔共鸣的动力,后者是头腔共鸣取得的标志。
咽腔的特异功能就是确保声波进入鼻咽的功能,它是靠1.拢住口咽豁口。2口腔的部分作用要改道,这二种训练形成的。
①拢住口咽的豁口的训练,就是紧紧抓住软腭,使之代偿口咽的管道作用。在训练时,首先要使歌唱者看清一个概念“软腭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它是鼻咽的底”,一定不要将软腭想作口腔的顶。在这种概念的带动下,歌唱者在吸气时,可以感觉呼吸道横向朝后张开的动作,与此同时软腭也在横向朝后延伸,然后下弯到终止部悬雍垂处。歌唱者要将软腭的两侧有上系颅骨的肌肉和下系喉头喉咽的肌肉都张紧,下巴向后缩进,这时就可以感觉到鼻咽扩大,颌关节松开,喉部随之稳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有动作要和吸气同时完成,它是柔和的动作,就像生活中“打哈欠”的感觉,这就是拢住豁口的训练。
②口腔部分作用要改道的训练,就是在咬字的方法上要建立一个概念“组成字的韵母要在咽部形成,组成字的声母是气阻作用形成的”。所谓韵母在咽部形成,就是随着拢住豁口的动作,歌唱者将韵母悬挂在软腭终止部的悬雍垂处,用舌后部而不是舌面上来形成韵母的形状,所谓气阻作用,就是当声音送出口外经唇舌牙齿受到其中某一部位阻挡时,其一部分气息喷出口外,而一部分气息是被挡住,歌唱者要抓住这种被挡住气息的回力,确保韵母在咽部形成的状态,而不致被拉垮,这样原来习惯在口腔完成字的作用改道进入咽腔起作用了。这种训练教师也可用“声音靠后”“舌后有一团气”等语言来启发取得。
完成了上面二种训练,也就确保声波进入鼻咽,使鼻咽随时不受阻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鼻腔鼻窦不能消极被动,它必须随时准备好受振的条件,以便一触即发,及时起头腔共鸣的效果。这种准备工作,就是“高位安放”。
“高位安放”的训练就是鼻嗅觉道内控制闭合的小肌肉的肌能运用。当歌唱者在发声前,鼻嗅觉道与呼吸道同时参与吸气,其一部分气向下经气管沉入膈肌,一部分气是向上保持在嗅觉区。吸气量不能太满,在适度的状态下,嗅觉道闭合,鼻腔和鼻窦就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并都备有气息在内,这就是准备好受振的条件。这种吸气的感觉就像在“闻花”时的状态。
前面生理结构中已谈到,嗅觉道的闭合可以自动带来声带的闭合,但是声带的闭合并不引起嗅觉道的闭合。就是说发声时声带闭合并不能牵扯“高位安放”的肌能,但是一旦“高位安放”的肌能与声带肌能一齐作用时,也就是声带闭合发出声音的瞬间,嗅觉闭合处突然打开,就会产生声音犹如在嗅觉闭合处发出的效果.这时头腔共鸣便一触即发,这就是“高位安放”全部动作。声乐教师启发学生用“要吸住”“鼻梁上驾着马鞍”“提气”等语言就是为取得“高位安放”。
“高位安放”是取得头腔共鸣极为有效的手法。它还可以起到减轻气息冲击声带的程度,并且减少喉头在发声时参与不必要的力量。它为保护嗓音使之延年益寿的方法。
综上所述,头腔共鸣的取得,就是在一瞬间,许多动作能协调配合,今归纳如下:
(1)吸气:用鼻闻花吸入,高位安放。用口拢住口咽豁口。
(2)控制:用意念1.想好在舌后与悬雍垂处形成的韵母形状。
2.声音的方向是从嗅觉闭合处透出。
(3)呼气:吹过声带中低声区面部有振感。换声区头内有振感。高声区额头前后有振感。
咽腔的特异功能所形成的“以头腔共鸣为主的混合共鸣不但使人声上上下下音色统一,而且可以扩展音域到三个八度,现代的声乐就在这广阔的音域中创造出种种引人的特技,使人声发挥了最佳功能。
“胸腔声随着年龄而衰老,头声永葆青春”。愿歌唱者都获得永葆青春的奥秘。
【责编/程诚】
——莉莉·雷曼
共鸣作用是歌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十九世纪前的声乐教学中,却是忽视了对这方面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初,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莉莉·雷曼从她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头腔共鸣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才不断地引起后人重视和证实。近半个世纪以来,教学中强调“哼呣”“面罩共鸣”“高位安放”等手法,说明共鸣作用已成了声乐教学的启门钥匙。从“取得头腔共鸣”着手,来解决声乐入门问题,这成了当代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的流派。
人声共鸣究竟如何形成?头腔共鸣究竟如何取得?传统的教学都是用耳朵鉴别和感受启发的方法在施教的。我认为声乐是艺术,它决不是用肌肉锻炼可以包办的,但是声乐的器乐终究是人的生理器官所制成。因此,声乐教师是应该对发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方面作一定的了解,将感觉的东西以及抽象的音响效果与具体的生理现象相结合,这样有科学依据的教学可以免除一定的误会和走上歧途。
这里专门从生理的角度来解释歌唱共鸣及头腔的共鸣的取得。
(一)共鸣器官的结构。
人的共鸣器官有咽腔、鼻腔、鼻窦、口腔、气管和胸腔。它们的组合非常巧妙,犹如一根电线接上高、中、低三个音箱,这个起通电作用的电线就是咽腔,高音音箱就是鼻腔、鼻窦。中音音箱就是口腔,低音音箱就是气管和胸腔。
下面着重介绍一些器官:
(1)咽腔:咽腔的位置在声带以上颅骨以下,它是可以形成管道的腔体。其周围有纵向的肌肉和轮肌组成,它可以根据音的高低和韵母所需要的形状来改变它的长短,宽窄和形状,它的后部与颈椎相接,颈椎给咽腔带来挺拔作用,使咽后壁加强硬度,增强共鸣的响亮度。
咽腔可分三个阶段:1.声带以上,舌面以下,因它与喉相连故称喉咽,也称下咽。喉咽天然可呈管道。2.舌面以上,软腭以下,因它与口腔相连,故称口咽,也称中咽。口咽除后咽壁与上下相通,其他都呈豁口状。3软腭以上,颅骨以下,因它与鼻腔相连,故称鼻咽,也称上咽。鼻咽天然可呈管道。
(2)软腭:软腭是硬腭的延续,它是伸入口腔后部的平板。软腭可以横向朝后延伸,它的终止部是悬雍垂,俗称小舌。软腭是由各式各样成对的肌肉组成。它一部分上系于颅骨两侧,一部分下系于咽部和喉头两侧。软腭因悬雍垂输入的负荷,能引起振动,故也可称为振动体。
(3)鼻腔:起自前鼻孔止于后鼻孔与鼻咽腔相连,中间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侧,鼻腔内有三个凸起的鼻甲其凹处为鼻道。鼻道通嗅觉区后开口处通鼻窦。
1 鼻的呼吸道: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个孔道,由前鼻孔经鼻前庭横向朝后张开,由后鼻孔道通鼻咽腔。这是鼻的呼吸道。
2 鼻的嗅觉道:由前鼻孔重直向上,各有一条窄小的缝隙,经前鼻庭通向嗅觉区。嗅觉区的位置是呼吸道所能达到的平面之上,气息可以到达该区。当做嗅的动作时,控制气流的小肌肉,使通往嗅觉区管道变窄,也能使管道闭合,它的闭合可以自动带来喉头声带的闭合,但声带闭合并不能引起嗅觉道的闭合。
(4)鼻窦:鼻窦有四对。上颌窦在面颊内,鼻腔外下方。筛窦在鼻腔外上方。额窦在额骨下部、眉部上。蝶窦在最后方,鼻咽的上方。这些都为骨质的空隙状,气息可由鼻道后开口处通往该处。
以上所介绍的器官,只限本文所需,其它从略。
(二)
共鸣的形成与分类:
人声的共鸣作用,就如前所比方的,电线通电,音箱产生音响,然后调配其最佳效果。所以人声共鸣主要靠咽腔起通电的作用,它促使胸腔、口腔、头腔产生共鸣,然后调配其混合的最佳效果。下面谈谈共鸣的形成与分类。
咽腔的三段,自然形成三种不同色彩的共鸣:
(1)胸腔共鸣:气息冲击声带形成声,声在咽喉内引起喉咽共鸣。喉咽共鸣和声源的振波,引起气管及胸腔内空气产生同样频率的振动,这就形成胸腔共鸣。歌唱者要加强胸腔共鸣,只要降低喉结,使喉咽的管道变长就可取得。所以胸腔共鸣的形成,完全是依附于喉咽共鸣的作用,要调节胸腔共鸣,关键是抓住喉咽共鸣的调动。
胸腔共鸣赋予歌声浑厚、粗壮的色彩,它为低音最易发挥的共鸣。
(2)口腔共鸣:声波从喉咽进入口咽,口咽的结构,天然呈豁口状,它与口腔相连,由于字的辅音要求声与口腔部位的唇、舌、牙、齿起气阻作用,这样很自然口咽的力量被拉入口腔,与口腔混在一起作用,这就形成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赋予歌声形形式式的辅音特色外,还带有明亮度,它是生活语言所惯用的共鸣。
(3)头腔共鸣:当声波进入鼻咽,它在鼻咽内引起鼻咽共鸣,鼻咽的底软腭是一个振动体,它的振动引起鼻腔、鼻窦内空气也跟着喉的音的频率振动起来,这就形成头腔共鸣。头腔共鸣的取得是依附于鼻咽的作用,要取得头腔共鸣,关键要抓住鼻咽的作用。
头腔共鸣赋予歌声以金属的亮度,穿透的色彩。它为高音最易发挥的共鸣,
咽腔的三段可形成三种共鸣色彩。但在歌唱时,一个器官不可能截然分段活动,因此共鸣不可能截然孤立存在。又因为口咽的结构没有管道的肌能,因此咽腔天然的功能是口腔共鸣为主,由口腔共鸣为界,形成两截混合共鸣的效果,即“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混合,俗称‘真声’。“口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的混合,俗称‘假声’”。
咽腔自然功能所形成的真、假两截声音,音域有限,它不能适应音域较宽和旋律多变的歌曲所需,如勉强其统一使用,不但音色不统一,并且可带来声区衔接不当的破裂现象,久而久之它会造成声带的疾病。
当人们发现软腭可以代偿口咽,起到管道的作用后,咽腔就形成一种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就是改变了以口腔为界的两截共鸣的现象。使咽腔三段形成一个通道,产生三种共鸣混合效果,就在这“三种共鸣混合”的基础上,根据歌曲旋律的高低,再调节三段共鸣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当今声乐教学所主张的混合共鸣。 必须着重指出:咽腔的天然功能与咽腔的特异功能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之处,即前者是以口腔为主的二种共鸣的混合。后者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三种共鸣的混合。
咽腔运用特异功能后,其共鸣又可分出三种类型:
(1)面罩式的混合共鸣:当声波由喉咽进入口咽,一部分声波沿口盖形成口腔共鸣而传出口外。另一部分声波因咽腔的特异功能,可以顺利到达鼻咽形成鼻咽共鸣。当鼻咽共鸣的振波涉及横向接鼻咽的呼吸道和垂直鼻道内空气产生同样频率的共振时,这种振动在人脸部内外,横向、纵向都有一种薄薄柔柔的气流微波的感觉。就在取得这种微波感觉的前提下,歌唱者可以极限地放下喉结,使之胸腔共鸣混入,这就形成了面罩式混合共鸣。
面罩式的混合共鸣,即“哼呣”的共鸣,它为中低声区所运用的共鸣。借助于这种共鸣的细致运用就可以获得完美、匀称的声区统一,它是声乐入门的关键。
(2)掩闭式的混合共鸣:在取得面罩共鸣的基础上,歌唱者要借助于颈椎的挺拔作用,使整个咽管竖直,口鼻咽的管道要严加控制,形成小的管子。声波转向鼻道后面开口处,声音全掩在头内部,音色朦暗,这就是掩闭的混合共鸣。
掩闭式的混合共鸣不是歌声常用的共鸣,它只限于换声区3-4度音上使用,它是过渡作用的共鸣。
(3)高声区的混合共鸣:在取得掩闭式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歌唱者要使咽管拉长呈细管子的感觉。喉咽严加控制在低位上鼻咽共鸣达到饱和,加剧了患雍垂的负荷,软腭振动,振波波及颌窦,筛窦最后扩展到引起颌窦内空气的共振。此时声音犹如额部透出,造成整个头腔前后都有振动感,这就形成高声区混合共鸣。
高声区的混合共鸣,专为高声区发挥的共鸣。如用于中低声区,会产生空虚漏气的现象。
综上所述现将其归纳成分类作用表如下:
(三)头腔共鸣的取得
头腔共鸣是鼻腔共鸣引起鼻咽鼻窦内空气的共振而形成,所以取得头腔共鸣的条件:(1)声波进入鼻咽:(2)鼻腔鼻窦有振动感。前者是取得头腔共鸣的动力,后者是头腔共鸣取得的标志。
咽腔的特异功能就是确保声波进入鼻咽的功能,它是靠1.拢住口咽豁口。2口腔的部分作用要改道,这二种训练形成的。
①拢住口咽的豁口的训练,就是紧紧抓住软腭,使之代偿口咽的管道作用。在训练时,首先要使歌唱者看清一个概念“软腭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它是鼻咽的底”,一定不要将软腭想作口腔的顶。在这种概念的带动下,歌唱者在吸气时,可以感觉呼吸道横向朝后张开的动作,与此同时软腭也在横向朝后延伸,然后下弯到终止部悬雍垂处。歌唱者要将软腭的两侧有上系颅骨的肌肉和下系喉头喉咽的肌肉都张紧,下巴向后缩进,这时就可以感觉到鼻咽扩大,颌关节松开,喉部随之稳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有动作要和吸气同时完成,它是柔和的动作,就像生活中“打哈欠”的感觉,这就是拢住豁口的训练。
②口腔部分作用要改道的训练,就是在咬字的方法上要建立一个概念“组成字的韵母要在咽部形成,组成字的声母是气阻作用形成的”。所谓韵母在咽部形成,就是随着拢住豁口的动作,歌唱者将韵母悬挂在软腭终止部的悬雍垂处,用舌后部而不是舌面上来形成韵母的形状,所谓气阻作用,就是当声音送出口外经唇舌牙齿受到其中某一部位阻挡时,其一部分气息喷出口外,而一部分气息是被挡住,歌唱者要抓住这种被挡住气息的回力,确保韵母在咽部形成的状态,而不致被拉垮,这样原来习惯在口腔完成字的作用改道进入咽腔起作用了。这种训练教师也可用“声音靠后”“舌后有一团气”等语言来启发取得。
完成了上面二种训练,也就确保声波进入鼻咽,使鼻咽随时不受阻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鼻腔鼻窦不能消极被动,它必须随时准备好受振的条件,以便一触即发,及时起头腔共鸣的效果。这种准备工作,就是“高位安放”。
“高位安放”的训练就是鼻嗅觉道内控制闭合的小肌肉的肌能运用。当歌唱者在发声前,鼻嗅觉道与呼吸道同时参与吸气,其一部分气向下经气管沉入膈肌,一部分气是向上保持在嗅觉区。吸气量不能太满,在适度的状态下,嗅觉道闭合,鼻腔和鼻窦就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并都备有气息在内,这就是准备好受振的条件。这种吸气的感觉就像在“闻花”时的状态。
前面生理结构中已谈到,嗅觉道的闭合可以自动带来声带的闭合,但是声带的闭合并不引起嗅觉道的闭合。就是说发声时声带闭合并不能牵扯“高位安放”的肌能,但是一旦“高位安放”的肌能与声带肌能一齐作用时,也就是声带闭合发出声音的瞬间,嗅觉闭合处突然打开,就会产生声音犹如在嗅觉闭合处发出的效果.这时头腔共鸣便一触即发,这就是“高位安放”全部动作。声乐教师启发学生用“要吸住”“鼻梁上驾着马鞍”“提气”等语言就是为取得“高位安放”。
“高位安放”是取得头腔共鸣极为有效的手法。它还可以起到减轻气息冲击声带的程度,并且减少喉头在发声时参与不必要的力量。它为保护嗓音使之延年益寿的方法。
综上所述,头腔共鸣的取得,就是在一瞬间,许多动作能协调配合,今归纳如下:
(1)吸气:用鼻闻花吸入,高位安放。用口拢住口咽豁口。
(2)控制:用意念1.想好在舌后与悬雍垂处形成的韵母形状。
2.声音的方向是从嗅觉闭合处透出。
(3)呼气:吹过声带中低声区面部有振感。换声区头内有振感。高声区额头前后有振感。
咽腔的特异功能所形成的“以头腔共鸣为主的混合共鸣不但使人声上上下下音色统一,而且可以扩展音域到三个八度,现代的声乐就在这广阔的音域中创造出种种引人的特技,使人声发挥了最佳功能。
“胸腔声随着年龄而衰老,头声永葆青春”。愿歌唱者都获得永葆青春的奥秘。
【责编/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