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实训教学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必走之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国家教学改革文件中提到“校企合作”办学思路,是极大的适应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需求。实施教学改革谋求专业发展势在必行,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高效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训教学的质量保障。实训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教学模式,是提高毕业学就业率的有利支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关键字】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动力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核心之一,计算机技术作为先进技术行业的代表,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却异常艰难,且教育部专业就业统计亮“红牌”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出的今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却越来越困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不乐观,首先,在就业大环境下,全国各高校争相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基数非常大,给就业岗位带来激烈竞争。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死板,始终在教育部相关教学纲要中开设相应的固定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大量的本科规定通时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太少,学习不够专业,太基础,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应用开发,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所需知识、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再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类非常强的专业,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地方院校在实验设备、教学资金、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在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乐观这一难题。
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就需打破过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 重理论分数评价、轻应用能力评价, 重招生、轻就业的教育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教育。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校企合作与实训教学
(一)校企合作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政策以及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的精神指示,本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展“3+1”教学模式的实训教学,企业对学生进行“定向订单式”实训教学,全面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本院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实训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技能专业,应用型教育提出的“认知、实践、精通”的含义是理论知识的多少、实践实训相结合、深度应用取决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能需要新知识、新实践环境、高效教学方法的支持,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强调“练”,要根据IT工程项目的特点,科学安排“学”与“练”的教学安排。实训环节在应用型教学计划中应以培养现代计算机技能为重点制订教学计划,同时对计算机技能相关的实践实训给予足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脑力活动技能为主的现代技术上,理论教学以满足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实训教学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课程教学一改以往单项实践环节(集中几周的实训、实习和设计)是常见的模式。大胆改革——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外,更多地安排“课内实训”和“专业实训”、“集中实训”等综合的新课题(项目)形式教学活动,其“练”与“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并重,开展教学活动。
三、实训教学的组织及教学实施
实训教学活动由两部份组成:一、实训教学组织;二、实训教学实施。掌握好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实训教学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根本保证。在实训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把若干计算机应用单项技能整合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一)实训教学的组织
制定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完善具体“3+1”实训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制订监督与评价标准。校企联合共建立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实践教育基地校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其配合实训教学的顺利实施,确保实训教学全过程顺利完成,实现办学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的实施
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及实训教学计划。双方协作共同完成实训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
(1)实训教学的校、企双方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计划。
(2)合作企业要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在实践环境完成实训教学各项学习任务。
(3)企业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实训教学实践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可吸收学生全程参与企业技术(4)配备专业合理的教学师资团队,高校可有计划地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1-2年,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可在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向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变。
(5)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这些协同与共享包括软件工程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成果、实践教学资源、高水平师资等。 认证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探索认证化培养路径。 引进企业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师,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软件工程交流,到企业实习。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型国家认证资质获取率。实现毕业生与就业用人单位需求接轨。
四、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的评价
(一)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系统化,校企专家共同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具体教学学时分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训考核进行考教分离,由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实训考评小组,客观评价学生实训成绩,并将学生毕业就业与实训成绩挂钩,同时作为教师业绩评定的依据;利用随机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座谈等形式,顺利实施实训教学,系统化监控保障实训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实训教学评价
实训教学评价是教改成效的重要保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我国高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一直是以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的用人单位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相对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全面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开展“3+1”实训教学模式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企业、事业单位对实习实践学生的评价纳入了对学生参实习实践成绩的考查。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校企合作模式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践基地监督体系、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自评体系等。
五、实训教学成果分析
实训教学的效果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实训教学评价途径:首先,是应用型技能鉴定——通过专业技能国家认证考试,是否通过认证考试以确认其是否达到某一专业技能级别要求。其次,是招聘企业进行测试,从学生中选拔工作人员。通过就业率来实现评价。
在实训教学改革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国家认证考试有所突破,本分院80名2013届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资质共计13人,获得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级)、数据库工程师(中级)资质共计8人,总合计21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相关工程师认证资质证书。这是实施实训教学改革获得的一定成绩,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在企业招聘测试中,2013年底8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6%,到2014年4月底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以上成果离不开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劳,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组织、严格执行实训教学安排、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监控、逐步完善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时期教学改革重要形式。达到以教改促建设,以教改促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文洁,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科教研究,2007.
【关键字】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动力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核心之一,计算机技术作为先进技术行业的代表,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却异常艰难,且教育部专业就业统计亮“红牌”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出的今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却越来越困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不乐观,首先,在就业大环境下,全国各高校争相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基数非常大,给就业岗位带来激烈竞争。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死板,始终在教育部相关教学纲要中开设相应的固定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大量的本科规定通时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太少,学习不够专业,太基础,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应用开发,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所需知识、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再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类非常强的专业,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地方院校在实验设备、教学资金、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在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乐观这一难题。
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就需打破过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 重理论分数评价、轻应用能力评价, 重招生、轻就业的教育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教育。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校企合作与实训教学
(一)校企合作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政策以及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的精神指示,本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展“3+1”教学模式的实训教学,企业对学生进行“定向订单式”实训教学,全面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本院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实训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技能专业,应用型教育提出的“认知、实践、精通”的含义是理论知识的多少、实践实训相结合、深度应用取决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能需要新知识、新实践环境、高效教学方法的支持,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强调“练”,要根据IT工程项目的特点,科学安排“学”与“练”的教学安排。实训环节在应用型教学计划中应以培养现代计算机技能为重点制订教学计划,同时对计算机技能相关的实践实训给予足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脑力活动技能为主的现代技术上,理论教学以满足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实训教学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课程教学一改以往单项实践环节(集中几周的实训、实习和设计)是常见的模式。大胆改革——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外,更多地安排“课内实训”和“专业实训”、“集中实训”等综合的新课题(项目)形式教学活动,其“练”与“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并重,开展教学活动。
三、实训教学的组织及教学实施
实训教学活动由两部份组成:一、实训教学组织;二、实训教学实施。掌握好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实训教学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根本保证。在实训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把若干计算机应用单项技能整合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一)实训教学的组织
制定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完善具体“3+1”实训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制订监督与评价标准。校企联合共建立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实践教育基地校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其配合实训教学的顺利实施,确保实训教学全过程顺利完成,实现办学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的实施
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及实训教学计划。双方协作共同完成实训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
(1)实训教学的校、企双方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计划。
(2)合作企业要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在实践环境完成实训教学各项学习任务。
(3)企业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实训教学实践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可吸收学生全程参与企业技术(4)配备专业合理的教学师资团队,高校可有计划地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1-2年,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可在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向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变。
(5)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这些协同与共享包括软件工程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成果、实践教学资源、高水平师资等。 认证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探索认证化培养路径。 引进企业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师,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软件工程交流,到企业实习。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型国家认证资质获取率。实现毕业生与就业用人单位需求接轨。
四、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的评价
(一)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系统化,校企专家共同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具体教学学时分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训考核进行考教分离,由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实训考评小组,客观评价学生实训成绩,并将学生毕业就业与实训成绩挂钩,同时作为教师业绩评定的依据;利用随机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座谈等形式,顺利实施实训教学,系统化监控保障实训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实训教学评价
实训教学评价是教改成效的重要保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我国高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一直是以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的用人单位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相对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全面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开展“3+1”实训教学模式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企业、事业单位对实习实践学生的评价纳入了对学生参实习实践成绩的考查。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校企合作模式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践基地监督体系、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自评体系等。
五、实训教学成果分析
实训教学的效果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实训教学评价途径:首先,是应用型技能鉴定——通过专业技能国家认证考试,是否通过认证考试以确认其是否达到某一专业技能级别要求。其次,是招聘企业进行测试,从学生中选拔工作人员。通过就业率来实现评价。
在实训教学改革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国家认证考试有所突破,本分院80名2013届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资质共计13人,获得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级)、数据库工程师(中级)资质共计8人,总合计21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相关工程师认证资质证书。这是实施实训教学改革获得的一定成绩,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在企业招聘测试中,2013年底8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6%,到2014年4月底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以上成果离不开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劳,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组织、严格执行实训教学安排、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监控、逐步完善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时期教学改革重要形式。达到以教改促建设,以教改促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文洁,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科教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