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同学向他承诺:我们替你赡养爸妈!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重之时得到同学承诺:“你安心治病,我们会照顾好你爸妈。”
  蒋忠家住湖南省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桥村坝上屋组。2018年3月,46岁的他不幸被确诊为黑色素瘤。6月30日,杨健等同学来探望,临别时,大家合影留念。身形瘦弱的蒋忠被眾人簇拥在中间,憔悴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谁曾料到,这竟成了蒋忠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杨健也是鼎功桥村人,与蒋忠家隔着一条河。他们一起上小学、初中,玩得很好。蒋忠的父母会酿酒,杨健去他家玩时,调皮的两人常会偷偷尝一尝。有好几次,他们偷喝酒被大人逮个正着,屁股免不了挨几下打。不过两人都不在意,下次照样偷喝。对于杨健来说,那是他年少时最美好的记忆。
  长大后,杨健离开家乡,成了一名兽医,仍经常和蒋忠打电话闲聊。同学们也建有微信群,每年会安排一次聚会,大家都很踊跃。但2017年的同学会,蒋忠突然缺席了。杨健联系他询问原因,他说:“我身体不太好,不过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不用担心。”杨健隐约感觉到,蒋忠有些故作轻松,但也没有多想。
  2018年3月,杨健从老乡那里听说蒋忠病得不轻,赶紧给他打电话“逼问”。蒋忠这才吞吞吐吐地承认:“湘雅医院的医生说我得了黑色素瘤。”
  杨健把这个消息发到微信同学群里,约大家前去探望。面对同学的关心,蒋忠有些哽咽:“几个月前,我的左脚脚跟处长了一个黑色的瘤,开始没怎么在意,谁知这个瘤越长越大,又疼又痒。我去医院一查,说是黑色素瘤。我真没想到会得这么重的病,本来不想跟你们说的。”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除早期手术切除外,缺乏特效治疗,而且预后差。
  蒋忠的父亲蒋云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刘小芳中风瘫痪已7年,妻子王献萍除照顾两位老人和10岁的儿子小翼,还要抽时间到附近加油站打零工贴补家用。生病前,蒋忠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生病后,家里一下子塌了天,整天愁云惨淡。
  2018年3月底,当地政府考虑到蒋忠的病情,把他家纳入低保。但这根本解决不了他高额的医疗费。光前期治疗,他就欠下数万元外债。
  “我不想再拖累家人,早点死了,还能省点钱。”蒋忠心情沮丧,不愿继续接受治疗。杨健、李迎、周大伟和杨青等同学不断鼓励他:“别放弃,医药费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很快,微信同学群里掀起一场爱心捐款,筹得4.8万元钱。当地政府了解蒋忠的情况后,也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为他募捐了10多万元钱。
  2019年6月底,蒋忠进入长沙市第八医院接受治疗,微信同学群又展开一场募捐,给他送来1.8万元爱心款。
  然而,蒋忠住院没几天,病情迅速恶化,人很虚弱,说话困难,他费力地拉着杨健的手:“家,家里,爸妈……”杨健和同学们守在病床边,十分难过。大家知道,蒋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便纷纷向他承诺:“你安心治病,我们会照顾好你爸妈。”“别担心,这个家有我们,垮不了。”“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的爸妈。你尽管放心。”
  声音很轻,承诺很重,在蒋忠耳边,掷地有声。因脸部肌肉已不受控制,他努力而艰难地笑着,向大家表示感谢。这个僵硬的笑容,深深烙印在每个同学心里。他们知道,这笑容中有感激、有期盼、有依恋,更有不舍。
  2019年7月4日,蒋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
  “不管有多少人,我们给蒋忠父母的,每月都是2000元。现在我们每人每月分摊77元左右,其实就是男同学少抽一包烟,女同学少吃一点零食。”
  蒋云祥夫妇老年丧子,王献萍中年丧夫,一家人痛不欲生。悲伤过后,他们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捐献蒋忠的眼角膜。王献萍说:“阿忠生前得到太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也想为社会做点事,本来想捐献阿忠遗体的,但因为病情,不具备捐献条件,医生说他唯一可用的只有眼角膜。我想,阿忠肯定也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
  杨健等人帮着蒋云祥夫妇料理完蒋忠的后事,把赡养两位老人的事提上了日程。很快,一个由26名同学组成的爱心群成立,群的名称为“与爱同行”。
  杨健、李迎、周大伟等同学商量后,决定采取一种细水长流的资助方式,对蒋忠父母进行爱心赡养。考虑到蒋云祥每月优抚和低保金加在一起约2000元左右,大家决定也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由26人分担,每月初由同学代表送给蒋忠父母,直到老人百年。
  杨健说:“不管有多少人,我们给蒋忠父母的,每月都是2000元。现在我们每人每月分摊77元左右,其实就是男同学少抽一包烟,女同学少吃一点零食。”
  2019年10月初,杨健和李迎等人带着水果、鱼、肉和营养品来到蒋云祥老人家。“蒋爸爸、蒋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就传了进去。蒋云祥颤颤巍巍地开门,揉了揉眼睛:“谁呀?谁来了?”杨健赶紧上前,把老人扶到门旁的一把椅子上坐下:“蒋爸爸,是我,小杨,蒋忠的同学。”
  蒋云祥年轻时,曾在沈阳当兵,是一名空军战士,一辈子铁骨铮铮,流血流汗不流泪。但听到儿子的名字,老人的泪水模糊了双眼:“阿忠,阿忠走了……”看到老人难过的样子,杨健他们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大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到屋里,陪着两位老人说话。杨健来到蒋忠母亲刘小芳病床边,把装着钱的信封递到老人手里:“蒋妈妈,这是2000元钱,你留着当这个月的生活费,下个月初,生活费我们还给你送过来。”
  满头白发的刘小芳连连摇头:“不行,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我儿媳妇又去加油站干活了,能挣一点,够我们简单过日子了。”说完,她朝门外喊:“老头子,老头子,快进来,给孩子们倒点水喝。”
  “我们自己来,别客气。”李迎和杨青说着,去拿热水瓶,却发现倒出来的都是冷水。已不知用了多少个年头的热水瓶,显然已没了保温功能。李迎心头一阵难过,暗暗嘱咐自己:下次来,一定记得买两个热水瓶。
  在蒋云祥家的两三个小时,杨健他们帮忙打扫屋子,还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家的关爱,悄无声息地治愈着这对老人的心伤。
  “你是小杨,你是小李,还有小周、小张……”蒋云祥挨个看着孩子们,嘴里念念叨叨,似乎要把他们的长相都记下来。
  “老头子,你记不住的,别让孩子们看笑话。”老伴的话,让蒋云祥一脸不服气:“谁说我记不住,我脑子没毛病。”一旁的杨健几人被老人的话逗笑了。屋里一下子亮堂起来,曾经的悲伤仿佛都被笑声赶走了。
  临别,杨健特意提醒老两口:“钱放在蒋妈妈的枕头底下了,别忘了。”蒋云祥和老伴热泪盈眶,目送他们离去的背影,喃喃道:“都是好孩子,好孩子呀!”
  “阿忠,你放心,这么多孩子经常来看我们,关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
  “我们帮蒋忠媳妇小王找个安稳一点的工作,这样,家里好歹有个固定收入。”从蒋云祥家出来,杨健等人把这个倡议发到“与爱同行”微信群。人多力量大,一起想办法。与此同时,杨健联系当地的“渡船头公益组织”,解决了蒋忠儿子的读书费用问题。
  2019年11月初,杨健和李迎、罗伟、马华、范向阳、熊军等同学一起,照例给蒋云祥夫妇送来2000元钱。这次,蒋云祥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小杨、小李,还有小马,你们都来了。”大伙儿既惊讶又感动,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居然清楚地记住了他们这么多人。
  细心的李迎看到刘小芳老人床上的毛毯破旧不堪,立马和杨健一起到附近超市选购新的:“我们要选择最软最舒服的那种,老人用的衣服和床上用品,都要以柔软服帖为好。”
  这晚,大伙儿在老人家包了一顿白菜猪肉馅饺子。蒋云祥特意盛了满满一盘,放在儿子的遗像前:“阿忠,你最爱吃这种馅儿的饺子,尽管吃吧,小杨他们包了很多。”
  刘小芳也被李迎从床上搀扶到轮椅上,老人精神明显好了许多,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口一个饺子,边吃边对着儿子的遗像说:“阿忠,你放心,这么多孩子经常来看我们,关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
  杨健特意把26个同学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递给蒋云祥:“蒋爸爸,虽然阿忠走了,但以后你和蒋妈妈就多了26个儿女,我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都在这上面,以后有事随便找我们哪一个都行。”蒋云祥接过那张纸,像宝贝一样,放到自己床头。
  平日里,同学们只要有空,就会约着一起来探望老两口,送上一些日常用品和衣物等,有时还会给蒋忠的儿子买些课外书和学习用具。
  2020年1月19日,临近春节,同学们忙着给蒋云祥夫妇置办年货,打算提前跟老两口和蒋忠的妻儿吃一顿团圆饭。考虑到这段时间蒋云祥家里的田地属于休耕期,大家就买了很多米、面、油等,还给老人买了取暖用品。
  这天清早,同学们一到蒋云祥家,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忙活开了——贴春联、洗菜淘米、扫地擦桌,大家分工合作,屋里屋外很快就有了過年的喜庆氛围。李迎和几个女同学为蒋云祥精心选购了几顶帽子,一顶顶地给他试戴。老人不停地笑着,嘴巴就没合拢过。
  “蒋爸爸、蒋妈妈,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每年都来陪你们吃团圆饭,陪你们一起吃到100岁。”团圆桌前,大家笑着给蒋云祥夫妇拜年并送上祝福。
  然而,谁也没想到,大家陪两位老人吃的第一顿团圆饭竟成了最后一顿。2020年6月25日凌晨,刘小芳不幸病逝,26个同学一起赶来,按照当地习俗,以子女的身份,为老人料理了后事。
  老伴去世,蒋云祥悲伤过度,身心受到重创,身体一日不如一日。7月12日,蒋云祥也离开了人世。26个“子女”强忍悲痛,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两位老人相继过世,让这个原本稍有起色的家又陷入悲伤之中。王献萍带着年幼的儿子小翼,日子很不好过。杨健和同学们商量后,决定教王献萍养殖技术,让她有个养家糊口的生计。
  杨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王献萍搞养殖,还给她送来《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等书。王献萍用心学习,不久便初步掌握了养殖技术,养了50多只鸡鸭。她说,等第一批鸡蛋卖了,她要把同学们都请到家里来,好好庆祝一下。
  〔编辑:潘金瑞〕
其他文献
聽到高亢的音乐或令人揪心的故事时,你是否会感觉到一阵激动的震颤从身体上闪过?学者称这种体验为“皮肤高潮”,特指当一件艺术作品(比如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本书)深深打动你时引起的生理反应。  这种感觉有点像发抖,通常由感官刺激引起,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愉快、兴奋、震惊等,生理上还表现为皮肤起鸡皮疙瘩,持续时间一般为4~5秒。  研究发现,在音乐方面,能引发皮肤高潮的刺激包括响亮的和出乎意料的音乐片段。
期刊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梭,又可以享受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籍它可以隨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地践踏。  每当有善男信女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雾慢慢升起,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这么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野猫闯进来,一把
期刊
崔建枝,新密市玫瑰红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能够大有作为。崔建枝在这片土地上,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年销售红薯百万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红薯王”的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同时,她还是新密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  崔建枝高中毕业后,做过村水泥厂的化验员、村组组长,2000年又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帮助更多的妇女走上致富路。为了实现
期刊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她们是专家、医生和战士;换上轻灵的连衣裙,她们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她们是普通人,面对疫情,也会担心和害怕;但她们又是英雄,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致敬最美逆行者!  —— 访河南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  “去呗!你是医生,这个时候就该去,这没什么可说的。”父亲很镇定。  “你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国出力,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你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丈夫鼓励她去
期刊
李银环是济源市下冶镇王树沟村妇联主席,同时也是巧媳妇创业基地带头人、种植科技大户、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她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妇女创业带动致富领头人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有想法、有干劲的基层妇联主席。  王树沟村是一个位于下冶镇西北部10公里处的偏远山村。2009年,在市、镇妇联的指导和支持下,王树沟村根据适宜种植烟叶的基础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兴建了振兴烟草种植农民专业
期刊
在城里做生意的父亲偶然发现13岁的儿子有文身,盛怒之下把儿子训了一顿。孰料,叛逆的儿子每被父亲“修理”一次,身上就多一处文身,并导致学校对他做出退学的处理决定——  生日宴上老爸发现儿子有文身,被“修理”后少年愈发叛逆  2019年8月1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做五金生意的李军和爱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当天是儿子小涛的13岁生日,儿子正从乡下爷爷奶奶家赶过来和他们团聚。  上午11点,小涛顺利到达。半年没
期刊
幸福不是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是取决于你能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多少!  你站在这个病人的床尾,身后就是另一个病人的床头,根本无法保持距离  从2月4日出征,到3月19日归来,程哲在武汉待了一个半月。她所在的郑大一附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任务是支援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对轻症患者进行统一集中隔离收治。  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方舱医院,有1800张床位
期刊
笔者:您和庞伟是中国第一对奥运冠军夫妻,还是“姐弟恋”,当时压力大吗?  杜丽(以下简称杜):确定关系之前,我和庞伟是队友,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我俩想走得近一些,却因为国家射击队员的身份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距离。按当时队内的规定,队员之间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北京奥运会后,我俩的恋情才慢慢公开。当时,我就给庞伟打“预防针”,让他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在常人眼中,我的名气比庞伟大,又比他大4岁,这些都不符
期刊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你能想象吗?但这却是事实——  倪欢家那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俨然成了一个环保教育基地,一年下来,接待观光客超过4000人  2004年,倪欢报考剑桥大学的发展学硕士,获得英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她和老公在剑桥相识。2012年,夫妇二人回到国内,尝试过起了绿色生活。  走进倪欢位于上海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那套黑色半透明的薄膜光伏发电站,这是中国首座民用CIGS(太阳能电
期刊
一个重组的三口之家,丈夫和继子双双食物中毒,再婚妻子有重大嫌疑。一开始她否认自己是凶手,但很快又主动投案自首……离奇案件的背后隐藏着太多惨痛教训  父亲再婚娶保姆,婚礼上儿子拿出母亲的照片对继母喊:“这才是我妈,你不是!”  2018年5月1日,38岁的汪丽琴与49岁的杨建国结婚。婚礼上,杨建国让儿子杨帆改口叫汪丽琴妈妈,没想到杨帆当众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指着照片对汪丽琴说:“这才是我妈,你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