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达娜运茶记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7岁的她,赶马已有40年。为了一串希望,她参加了一生中最远的一次赶马之行,赶马驮茶从怒江峡谷走到北京——
  
  藏族女人嘎达娜家住云南省贡山县的大山深处。在云南,她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因为她是贡山马帮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赶马人。
  
  一、为募善款
  
  2005年,嘎达娜接到了一生中路程最远的一个活儿——赶着马把茶叶从怒江峡谷步行运到首都北京义卖,为希望工程募款。
  这支由120匹马,43个人组成的马帮2005年5月1日从云南普洱县城出发,他们要经过大约5个月的步行,跨越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到达北京。全程4100多公里,此前有历史记载的,云南马帮最后一次驮茶进京是在1839年,所以嘎达娜和她的同伴们将是此后166年中唯一从云南运茶到北京的马帮。
  嘎达娜是这支马帮里唯一的女人。出发以后,她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大家始终能听到她欢快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生性自由奔放的她已经很久没过这样的日子了。
  
  


  (1)有着千年历史的马帮曾是云南等边陲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马帮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它曾经是云南等边陲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图1),为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马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嘎达娜所在的最后一个国营马帮解散后,她和同伴们一起转了岗。她曾经为了要不要接下这趟遥远的旅程犹豫了很久,后来听说,这次卖茶叶的钱将在嘎达娜的家乡和沿途省份建立希望小学,她想让自己即将出世的小孙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想看看一直向往的首都北京,就答应了。
  俗话说,出门三里不如家里,长时间的行走,马和人都在经受着地理和气候的考验。5月10日,嘎达娜他们进入地处哀牢山腹地的沅江河谷,这里有火炉之称,对于来自高寒地区的这支马帮,面临的第一关是炎热和疾病的考验。果然,进入沅江河谷没几天,一匹马生病了。兽医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有医治得了马的病,不到3个小时,马死了。马是赶马人的命根子,嘎达娜和同伴们有一种无形的恐惧。
  嘎达娜开始为马帮里其它的骡马担心了。以前赶马为生时,嘎达娜家里最多有过7匹骡马,如今只剩下“花脚”和“虾脚”了。这两匹马跟随嘎达娜已有15年,已经18岁了,这对于骡马来说是老年了。有一次赶马路上嘎达娜生病了,是“花脚”把她驮回了家里,救了她一命。对于嘎达娜来说,这两匹老马就像家人一样,她恐怕它们出什么意外。
  5月21日,马帮行走了600多公里到达昆明,选择在滇池旁宿营。
  
  二、女马锅头
  
  马帮的习惯,将马帮的首领叫马锅头。马锅头是每一支马帮的灵魂,掌握着马帮的行止起坐,吃饭的时候,还是掌勺分配食物的人,所以才有了锅头之说。
  马帮汇聚的是一群富于冒险精神的勇者,能当上马锅头的一定要是帮里最有威望的人。嘎达娜从20多岁起就在男人一统天下的马帮里做了马锅头,靠的就是她那让男人都佩服的爽朗、坚强的性格。这次进京的马帮由6支马队组成,嘎达娜是其中贡山马队的马锅头,是6位马锅头里唯一的女性。
  马帮走的道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代的高速公路不允许马匹和行人进入,为了避开高速公路,马帮绕道穿行于山间(图2)。就在将要到达绥江的前一天,嘎达娜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队里又有马病倒了,随队的兽医在紧张地配药,可嘎达娜看着马被病痛折磨得气息越来越弱,心痛难忍,忍不住用起了自己的土办法。
  一阵忙活之后,马竟然奇迹般地好了,顾不上休息,马帮继续赶路,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人疲马乏,未来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谁也无法预知。
  
  


  (2)马帮避开不允许马匹和行人进入的高速公路,艰难地行走于山间
  
  这一天,因为高山阻隔,对讲机信号中断,大队人马和餐车失去了联系,120匹马和43个人被困在了丛林里,忍受着饥饿的煎熬。这时,嘎达娜的儿子发现他们已经走错路了。天又开始下雨,路更难走了。
  对于马帮来说,风餐露宿、甚至因为暴雨、雪崩、泥石流几天不能正常吃饭,随时面临死亡威胁是经常有的事,十几年前,嘎达娜的丈夫就是因为一次大雪封山,被困在不通公路的山区一年多,跟一个山里的女人走了,给嘎达娜留下了4个年幼的孩子,独自挑起生活重担的嘎达娜,无论多苦多难,始终选择用笑容坚强面对生活。
  这一次虽然饿着肚子,又在大雨中迷了路,嘎达娜依然苦中作乐,活跃气氛(图3)。
  
  


  (3)无论是酷暑、严寒或是饥饿、病痛,嘎达娜始终用笑容坚强面对
  
  刚躲过大雨又迎来酷暑,入川以来,中午的平均气温高达39℃,简直像在蒸笼里行走,近两个月的劳累加上吃饭不规律,嘎达娜的胆囊炎发作了,但她始终忍着,一声不吭地跟着大家赶路。马帮里42个赶马汉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却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坚强的女人。
  
  三、耀眼明星
  
  6月27日马帮来到了四川沐川县先锋乡河,赶马人终于可以敞开在河里洗上一个澡凉快凉快了。但是又一次灾难正向赶马人逼近......
  闪电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倾盆大雨使河水在十几分钟之内就漫过了河堤。
  40多个赶马人,疯狂地催促着100多匹马在黑夜和闪电之中突围,赶快离开这危险地带。整整一天才停下来休息,赶马人惦记的是马背上的茶叶。幸运的是茶叶没有被淋湿。
  一路上大家一再小心,可意外还是接二连三,在双流县附近的铁路边,马帮突然与火车相遇。以前只在高山险谷中行走的马帮从来没有遇见过火车,第一次听到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人和马都措手不及,所有的马匹都惊了。
  要在方圆几公里的平坝里找到四处逃散的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大家找马的时候,火车又来了。这里火车通行的密度非常大,间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开过。几次过后,嘎达娜有了防备火车的经验。
  成都平原的7月正是酷暑难耐的时节。为了避开中午三四十度的高温和白天的交通高峰期,马帮选择夜间行走。100多天的长途奔波,赶马人身体和心理都达到了承受的极限。可马帮自古有一个规矩:只有累死的马,没有吓跑的人。无论前面有什么危险和困难,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他们的紧张情绪进入成都市区后得到了释放,队员们受邀参观成都市,藏族女人嘎达娜因为笑容爽朗明媚,又是马帮唯一一个女马锅头,被当作明星一样,受到了市民格外热情追捧(图4)。
  
  


  (4)成都市民格外喜爱这位乐观的女马锅头
  
  嘎达娜没有上过一天学,这次从云南到四川的途中,刚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她很认真地给热心的成都市民签名,她知道,这些卖茶的钱将用于建立希望小学,嘎达娜希望小孙子和更多的孩子能上学学很多本事,做她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事儿。成都市民告诉她,他们都非常佩服她,尊敬她,希望她一路平安。嘎达娜唱到:“翻过了九十九座山,淌过了九十九条河,怎么走也看不到我的家乡。走在异乡的路上,总有些陌生的面孔,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但隔山隔水相见难,只能用歌声寄托我的思念。”
  
  四、意外车祸
  
  接下来的路还必须靠双脚一步步地走。
  夏秋之交的日子,马帮进入了秦岭。马帮离北京越来越近了。这是上路以来赶马人最快活的日子,看到大山看到森林,他们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为了尽快到达北京,8月26日,马帮冒雨行走在公路上,一辆大客车在陕西省黄陵县境内,因为雨天路滑撞上了6位马锅头之一的杨自祥,这场车祸让杨自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了。
  在四川的时候,杨自祥还在教嘎达娜认字,和她对赶马歌,嘎达娜实在难以接受队友猝死的现实:同一个马帮的人,大家一起出来,他怎么就到不了北京呢?
  嘎达娜和她的马帮艰难跋涉4个多月,行走了将近4000公里。9月,他们来到了黄河边。嘎达娜想家了(图5)。她的大儿媳妇就要生孩子了;上高中的小儿子成天逃学;90岁的老母亲有病;离开家4个多月了,家人都好吗?
  
  


  (5)面对奔腾的黄河,嘎达娜唱起了思念家乡的山歌
  
  自2005年5月1日起,47岁的藏族女人嘎达娜跟着这支由11个民族,42个赶马人组成的云南进京马帮步行了4125公里,翻越了哀牢山、乌蒙山;走过秦岭和太行山;跨过长江、黄河,跨越6个省、直辖市,历时7个月,一路风餐露宿,经历酷暑严寒,战胜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10月14日,终于到达目的地——首都北京。
  这些赶马人用脚步完成了166年来第一次从云南赶马运茶到北京的传奇旅途,沿途义卖茶叶募集资金400万元,用于在所经过的省及马帮成员的家乡,建立希望小学。
  
  


  (6)赶马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在北京,这些创造奇迹的赶马人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们被特别准许从贵宾通道进入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图6)。团中央还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专门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赞扬他们的爱心活动,嘎达娜等42名赶马人被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其他文献
明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突然现身小村庄,专家数十次登门拜访,最终村民被真诚所打动献出国宝。属于宫廷机要档案的状元卷为何流落民间?它又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郑母,山东省青州市东面2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1983年4月,一个中年男子来到这里。他叫魏振圣,是青州市文物管理所的副所长。  郑母村历史名人多,文物也多,所以魏振圣常来这里转悠,希望能发现有价值的文物。郑母村实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
期刊
2007年6月12日,安徽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人工繁殖的6条扬子鳄进行了野外放归。这是我国第三次野外放归扬子鳄。  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经过人工繁育后逐步野放,是否能够改变这一濒危物种的命运?人工养殖的扬子鳄回归野外,生存能力经得起考验吗?  在安徽省郎溪县高井庙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6条扬子鳄在科研人员小心翼翼的护送下,来到清澈的塘边,在人工繁育环境下长大的小扬子鳄,
期刊
在非洲乌干达西部地区,一座村庄接连发生多起离奇的袭击事件,造成好几个儿童丧生。  经过调查,人们发现这些离奇事件背后的主谋,或者说头号嫌疑犯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只黑猩猩。于是,人们便在丛林里追踪这个杀手,还为它起名为“毒手”。当人们锁定杀害儿童的嫌犯后,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凶行动便在人类和猩猩之间展开。  然而令大家困惑不解的是,生活在丛林深处的黑猩猩,为什么要向人类发起进攻呢?那些凶杀案只是偶然行为
期刊
体形巨大的鲸性情温顺,是温柔的巨人。可是数千年来在水手中流传,鲸是可怕的妖怪,甚至是野蛮的杀手。的确,鲸鱼巨大的嘴巴只需张合几次,就能吞掉整个奥运会游泳池的水,当然,包括里面的运动员。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象,而海洋里最大的动物则是鲸,鲸要比大象还大上许多倍。如果说有人被大象吞进肚子里,没有人相信他还能活着出来,但鲸腹余生的故事却有很多人相信。  1891年冬天,一条英国捕鲸船在猎捕一头抹香鲸,搏
期刊
引子:1949年5月23日,繁华的大上海一片狼藉。解放军兵临城下。  那天,从上海城东传来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有经验的人听得出来,这并非解放军进攻的炮声,而是来自江南造船所方向的爆破声。  国民党势力在出逃的最后一刻,炸毁了这个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舰船修造基地(图1)。      (1)被国民党反动势力炸毁的江南造船所    5天后,上海解放仅仅3天,江南造船所的硝烟还未散尽,一张布告
期刊
1954年,毛泽东主席和刚刚大学毕业的陈文新谈到了一种土壤微生物——根瘤菌。那时,陈文新并没有意识到根瘤菌对中国农业的土壤改良所蕴含的巨大意义。直到20多年后,她才开始选择根瘤菌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是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重量级人物之一,她手中掌握有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  陈文新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还在于她那具有传奇色彩的身世。  陈文新的父亲陈章甫
期刊
流浪狮子屡犯狮群领地;顽强防御的猎物反戈一击;草原邻居不断制造麻烦……狮群领地内的战争每天都在上演,究竟谁胜谁负?    在广阔的非洲草原, 茂密的草地、充沛的水源、终年不枯竭的沼泽、提供藏身之所的林地、以及四周围的峭壁……这里是狮子的领地,也是狮群的主战场。  非洲草原上一个普通的狮群。  整个狮群由2只雄狮和7只雌狮以及10只幼狮组成。雄狮兄弟负责守卫,雌狮负责狩猎,幼狮在父母亲友的保护下快乐
期刊
在我们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球上,4年一度的奥运会大体是可以“确定”的。虽然全世界的国家、民族、宗教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矛盾和纷争,但却都把奥林匹克精神视为普世价值和共同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运会称得上是全人类的“最大公约数”了。也许只有在高高飘扬的五环旗下同场竞技时,人类才能最直接和深刻体验到,我们属于这个行星上的同一个物种。  古希腊奥运会遗址的石碑上,漫灭的文字诉说着遥远的繁盛与辉煌。
期刊
不仅是农业必不可少的肥料,更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甚至成为一种战略物资。面对经济飞速发展中的旺盛需求,该怎样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它呢?    我们演播室的桌子上有很多瓶子,瓶子里是各种不同的东西,有的是黄色的液体,有的是浑浊的液体,有的是白色的粉末,有的是细小的颗粒,它们都是由同一种矿物提炼出来的系列产品。  除了瓶瓶罐罐,桌子上有两块石头,这两块石头到底是一种什样的东西呢?   下面几位嘉宾将为
期刊
河南巩义自古以来被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这里有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北宋皇陵区,北宋9个皇帝,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去惨死漠北外,其余7个皇帝都葬在这里。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素有“七帝八陵”之称。    1984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巩县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发掘队,发掘北宋元德李皇后陵。这次发掘缘于1981年秋天的一场暴雨,雨水沿盗洞灌入陵墓,陵墓存在全部坍塌的危险。  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