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调生活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不是“挣命”!“慢调生活”的“慢”,有时不仅仅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品质;而“快”,则常常意味着速朽和粗糙。
  1986年的一天,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Carlo Petrini被罗马“西班牙广场”麦当劳门口一群津津有味的坐在地上大嚼垃圾食品的学生所触动,于是,Carlo Petrini著文呼吁世人:“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家乡的美食!”。由此,一场号召人们反对按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汉堡等单调的快餐食品,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的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很快从意大利席卷到了全球。当时,慢食运动倡导者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抵制快餐文化、超级市场对生活的冲击,并通过保护美味佳肴来维护人类不可剥夺的享受快乐的权利”。
   而今,这场发端于意大利慢食运动的“慢生活”主张已不仅落地生根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还“慢”延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专门针对资讯爆炸时代制造的快餐化文字的“慢写”运动;比如专门针对一夜情和速食化爱情的“慢爱”运动;比如专门针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等“伪旅游”现状的“慢旅行”运动;以及“慢时尚”、“慢设计”、等等。更为有趣的是,根据德国科学杂志《Geo Wissen》人类学调查报告中显示的“一个人的一生中、有24年零4个月的时间是在床上睡觉、有7年的时间是忙于工作、有近5年的时间是用于吃喝、有5年零6个月的时间是坐在電视机前自娱自乐、有6个月的时间是被拦在马路红灯前或交通堵塞中,而性高潮只有区区的16小时——平均每天不到2.02秒”的结果,有人还发起了一场“慢性爱”运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曾和许多崇尚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人一起被卷入了同样崇尚“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深圳。现在想起来,我这二十几年来一直喜欢夜以继日地工作的习惯应该都是那时打下的底子。这些年公司之所以能得到客户十几年如一日的信赖,靠的就是公司的“效率”和所谓的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能力。甚至包括自己写文章,也从来都是有了想法就绝不隔夜,以至于经常会有博友在每每看到我总是后半夜发出的博文时会好意地留言“劝”我注意休息和健康。其实,时至今日虽然“恶”习未改,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自身健康的每况欲下,很多真正的人生道理当然早已了然于胸,只不过是“开弓已无回头箭”罢了。
   几个月前,我和江南春就活着的意义曾有过一次专门的“闲聊”,其中最大的共识点就是: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谁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用今天的一切去换回一贫如洗但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你可能会认为这是“站着说话不知腰疼”,但我相信江南春和我都已到了谁都没有必要“矫情”的年龄了。我曾在四十岁生日时大言不惭地写下过“二十岁名满天下/三十岁功成名就/四十岁居无定所”的诗句,我想,那其中的凄然和心酸也许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了。
  “这几天太忙了!”,这几乎成了现代人永远的“口头禅”。如果“永远”都是“这几天太忙了!”,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怕“口头禅”!匆忙的脚步一边让我们透支着健康,一边让我们也忽略了身边一切美丽的事物……忙碌的工作不仅剥夺了我们细细品味生活之美好的权利,压力更让身心疲惫的我们变得日益粗糙和缺乏关怀——更可怕的是,明知再这样急匆匆地走下去,就只剩下“万丈深渊”一条不归路,可我们还是要硬着头皮给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等等诸如此类骗人害己的借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疑似现代化”的时代,到处都充满着虚伪和浮躁。世界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地铁车站,每个人都在心神不定地赶往下一站的路上,但下一站也许是天堂也许就是地狱,更何况就根本没有下一站,或者下一站根本就没有天堂。那又何不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
   “慢”有时不仅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品质;而“快”,则常常意味着速朽和粗糙。所以,我们还是让赶赴天堂或地狱的脚步慢下来吧!
其他文献
1960年4月3日的中午,我出生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可能是妇幼保健医院,当时我母亲在浙江医院,我父亲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有关我出生时的情景,我的父母没有对我讲述过,在我记忆中他们总是忙忙碌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几乎没有见过他们有空余的时间坐在一起谈谈过去,或者谈谈我,他们第二个儿子出生时的情景。我母亲曾经说起过我们在杭州时的片断,她都是带着回想的情绪去说,说我们住过的房子和周围的景色,这对我是
期刊
吉普赛人说,“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   没见过所谓的吉普赛人,仅有的一点儿印象也是从一些小说的零星描述中拼凑出来的:皮肤黝黑,女人拖看长长的鞭子,流浪,会巫术,敲鼓,边唱边舞。  时间 流浪  想起三毛。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迎方,流浪……”  缥缈的曲音,阴天,黄昏,沙漠,一个人,孤独、茫然,又义无返顾。
期刊
倪匡先生早年在上海生活,家境贫寒,一度以蛇虫鼠蚁为食。后来流落至香港,四处打工,一日得几元,还要受工头剥削,生活亦未得改善。一个偶然机会,他开始投稿给报纸,千字3元,收入居然比打工要好得多,于是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了写作之路。  他没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只在夜校读过一段时间,但凭借勤奋好学、不服输的精神,很快在竞争激烈的香港文学圈站稳了脚。他的写作面极广,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无所不包,而
期刊
剑桥一位老教授告诉我:“我们让孩子独立,过自己的生活。”  他的女儿也告诉我:“父亲太关心我了,他有时实在很过分。我长大了,我要自立。”  于是,他们分开了。独居的女儿在伦敦住一间三层的屋子,晚上若不上街,就与电视为伍,或者看书。老父一人留守充满回忆的剑桥,静静地过活。以西方的眼睛看,他们父慈女孝,遥遥地关心着对方,记挂着对方的生辰。然而假使有一天,老人半夜起来,踩着地毡滑倒了呢?又或者,谁不慎被
期刊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获得最后胜利之时,守卫波恩大学的一位美国士兵正进行一项伟大的工作:他蹲在马桶前面,将马桶中的碎纸片细心地全部掏出。波兰籍的他一定想不到,自己正掏出一份全世界最有名的寻才启事,足让他载入世界历史——碎纸片晾干后拼成的“奥森伯格名单
期刊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  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道题变成了“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  我想,试题本身就错了,根本就不可
期刊
走进你  我无法用语言去览尽你的美丽  连最无边的心也装不下  岁月更是无法丈量  只有在喜慶热闹的秋季  我扮成野花的孩子  我悄悄潜伏在土壤里  哪怕一个世纪的等待  屏住呼吸  只等你绿色的口哨吹起  我随时准备把绿色献给大地  把呼吸献给生命  从此  你走进了我  我走进了你
期刊
购房团早已名满天下,尽人皆知,那天在电视上,我竟看到一个购瓜团,闻所未闻,难道小小的西瓜也能炒出真金白银来?  今年7月底,由20多人组成的购瓜团来到西安市郊,他们乘坐的两辆大卡车大张旗鼓地开进了刘师傅的瓜地,一举买走了2万斤西瓜。在当时,西瓜的市场收购价是每斤0.1元,而购瓜团把价钱抬高了一倍多,每斤0.22元,2万斤西瓜共花费4000多元。购瓜团满载而归,回到西安市内,他们把西瓜全部送给了环卫
期刊
母亲是调音师,我排行老六,在家中乐谱上属“啦”,男声部,上有四姊一兄下有一弟,我们排队打饭特像乐谱上的正弦音阶。七个小家伙共饭,难免有奋勇当先的,因此饭菜虽差油水不多,也总是一扫精光。经常是几个大的让着小的,待我们几个小的腆着肚子开溜,母亲才用残羹剩汤将就着对付。吃了这顿,母亲又得为下顿发愁张罗了,一顿饭菜少不得十来斤。平常供不了油荤,母亲就想方设法弄来她认可的“维生素”,以飨一群馋嘴,解了不少燃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刚从新西兰回来,他去那里之前每天的生活可以用纸醉金迷来形容,而且为自己的仕宦之路费尽心机,但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去新西兰学习了两年。   两年之后再回来,看到他的脸上常常有淡定的笑容,不吸烟不喝酒种花养鸟下围棋性情大变,我问他,何以改变这么多?   他说,给你讲个故事吧。我在新西兰的时候,住到一个牧场主家里,他们家有很多牧场,房子全是木头的,这样的田园生活已经延续一百多年了。牧场主家的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