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这条从远古三皇五帝时期,一直流淌到了今天的长长的历史星河中,涌现出了不知多少颗璀璨恒星。其中又以四星最为耀眼,他们就是“启明星”神农、“北极星”陆羽、“双子星” 惠孟臣、若深。他们在采茶、研茶、茶具制作上闪烁出来的独有光辉,使他们被后世尊为茶文化的四大始祖。
祭祖
采茶始祖:神农
祭祀地点:湖北随州神农故里、株州市炎陵县鹿原陂炎帝陵
祭祀形式:在陵前默默地肃然起敬
神农的祖籍湖北随州至今还保留有神农的“神农洞”“神农祠”,而湖南株州市炎陵县的鹿原陂(炎陵山),传说就是炎帝神农的安息之处。踟躇在神农的宗祠庙宇或是灵碑前,环绕几周,点一柱香,静静合上双眼,恍惚间,那位神态伟岸、打扮质朴的炎帝神农仿佛跨越千年时空,向我们走来,默默地在与我们进行着精神的交流。不需要隆重喧闹的仪式排场,也无需丰盛的祭品,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精神交流,就是对这位采茶祖先最隆重、也是最平民化的祭祀方式。
寻祖地点:神农架湘溪源、湖南安仁九龙庵
寻祖形式:体验神农“采茶”精神
湖北神农架湘溪源和湖南安仁九龙庵都是传说中神农的采茶地点,踟行在神农始祖曾经走过的山野土地,就好像一只脚踏进了那一段神农采茶的感人传说中:“神农为给人医百病,走进深山里采集草药,他以身试药的做法导致百毒入侵,幸而采到了一种香气袭人的叶子解了这些毒,那种叶子就是后来的茶叶。”
当我们重走这些地方,我们体验到了神农始祖当年采茶的艰辛和冒险试药得来茶叶的伟大。对于比较年轻而又比较喜欢时尚的好茶者来说,了解神农始祖为我们留下来的茶文化和“耐苦”“博爱”的精神,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祭祖方式。
研茶始祖:陆羽
祭祀地点:湖北天门茶圣故里
寻祖形式:文学泉边“五体投地”的景仰
湖北天门,是蜚声海内外的“茶圣”故里,自然也就成了老茶客们心中的朝圣之地。陆羽的诞生之地天门县竟陵镇,还保留有很多有关陆羽的遗迹。“右雁桥”“三眼井”……伫立文学泉边,面对这位伟大的研茶始祖曾经取水的地方,我们此时此刻的思绪只剩下了景仰,因为有了他,才有后人《续茶经》《补茶经》等等著作。
他就像是一口泉源,往后的大江大河,都是从这口泉源中迸出并汇集而成。与采茶始祖神农的平民化不同,陆羽虽也透着儒雅、温文,但因为他知识太渊博,影响太大,在他面前我们总显得太渺小,站在那里茫然若失,心灵却早已“五体投地”,不敢与这位研茶始祖“对视”。用五体投地的景仰之心,去祭这位研茶的祖先,或许是最虔诚的方式。
寻祖地点:四川青城山
寻祖形式:体验茶文化研究“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川青城山山麓上的“天师洞府”里供奉着一尊陆羽茶神像,陆羽不仅是一位研究茶文化的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家。他一生为了研究茶文化、寻找水源以及茶叶标本,足迹遍及名山大川。青城山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做学问的人,陆羽本可以守着明净的书桌茶几,喝着清茶,看着古卷,在纸上轻松地涂抹,可他偏偏为了研究收集整理茶叶的第一手资料,只身来到了“蜀道难,难与上青天”的巴蜀大山。即便是今天,登上青城山也常叫人气喘吁吁。很难想象一个纤弱的学者文人,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克服重重困难。也许就是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让《茶经》做到准确无误,令人信服。
茶壶始祖:惠孟臣
祭祀地点:江苏宜兴
祭祀形式:恭敬于惠孟臣的实用哲学
惠孟臣的故乡在今江苏宜兴荆溪镇上,但并没留下什么遗址,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也不详。早先只流传叫孟臣,至于他的姓氏“惠”,以及他的故居在荆溪镇,历史上都没有正式记载,人们只是从一个留存的紫砂茶壶上的“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的字样中,推测出来了他的原姓氏、籍贯。
紫砂壶中有“一无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的说法,孟臣冲罐也并非最极品,但在几种名壶里,它不似无名孤傲,也不像逸公那样太工于雕琢,其实这也是茶文化中的一种实用哲学,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平淡的,也折射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不禁对这位紫砂壶的始祖恭敬起来。
茶杯始祖:若深
祭祀地点:江西景德镇
祭祀形式:感泣于若深的奉献精神
若深的故里在今江西景德镇,其生平事迹也不详,大概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据传还是一名女子。“若深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今天来到景德镇这个瓷器之乡,说起若深这个人来,很多制瓷人都会有所感触,关于若深瓯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传说若深的茶具被一个恶毒的巫师下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若深奋不顾身地投入熊熊烈火中,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茶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女子的伟大奉献精神,故推若深为茶杯始祖。
归宗
新年:台湾乌龙茶叶回闽南娘家
新年到,随着台湾与大陆民间越来越便利的通航,很多台湾同胞从海峡对岸,赶回大陆来认祖归宗,喝惯了“冻顶山”上奇香浓烈的冻顶乌龙茶,回到家乡喝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顿时觉得淡然香袭。余秋雨先生曾在《两方茶语》中提到:“喝多了冻顶乌龙,觉得它制作得过于浓烈,所以宁愿喝海峡对面的清香乌龙茶”。这其实也正是台湾同胞的心思,过惯了国际大都市里过于繁华的生活,就开始怀念起祖国大陆朴实的乡土乡音。新年让那些喝惯了冻顶乌龙的台湾同胞回到“乌龙茶”的娘家,也算是了了自己一件归宗心愿。
天下茶道源中国:世界茶道的朝宗日
日本:茶从唐代由我国传入
从我国唐朝时期开始茶叶传到了日本,后来在日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关于“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差别,我们无需太多的描述,只是想说日本茶文化不是最早从中国传入的,却是扎根最深的,在日本茶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看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蒙古、俄罗斯: 茶从我国边境以通货途径传入
蒙古与俄罗斯茶叶流入的时间,相对比较晚,都是通过边境通货的方式引进的,他们也成为两个主要与中国就茶叶开展边境通货贸易的国家,长期依赖于中国茶的给养。
英国:茶因掠夺从我国传入
鸦片战争以前,因为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在走私与进口都不能满足本国人民消费的前提下,英国采用了掠夺的方式,把中国的茶苗掠夺到了它的殖民地印度、锡兰等地自己种植。至今英国的茶叶消耗大半还是来自于这些地方,所以说英国人是从中国这片茶文化圣土上获得暴利最多的国家。
中国茶最早经由东汉丝绸之路传到了西亚,唐朝又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明朝时通过海上商队传入葡萄牙,陆续传入欧美等国。虽然今天各个地方的饮茶习俗已经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天下茶道源中国,它们都有着同一个祖先,中国是孕育出茶文化的圣土,很多国家都从这块土地上汲取到了养分。
新年到,各国的茶文化爱好者们,不妨把这一天当作心灵的“朝宗日”,就像伊斯兰信徒心目中的朝圣之地“麦加”一样,来中国的各个茶乡,体验传统中国年的同时,也品味一下正宗的中国茶。
相聚
去寺庙喝第一杯茶
推荐地点:各地香火鼎盛的寺庙
推荐理由: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大年三十去寺庙里上香的习俗,他们管这叫新年第一柱香,以保佑万事开头顺利。当外面那些“红尘男女”烧新年第一柱香时,在古佛青灯的殿堂里面,僧人们也在喝着新年的第一杯茶。一杯清茶,几样茶点,算是他们大年三十的团聚。但看似清苦的新年第一杯茶,在他们眼里是有禅意的,它象征着洗去旧尘、烦恼之意。
新年去寺庙里烧第一柱香,与僧人们一起喝着新年第一杯茶,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寺庙里喝茶要坐成一排,有人轮着倒茶,一般是用左手接茶杯,茶水僧给倒满后,再放下手中的水杯,双手合十,然后右手端起来慢慢小口呷饮。寺庙里的茶叶多是以新鲜的绿茶为主,因此不能贪杯,或空腹多饮,以免茶醉,应该先吃点碗中准备的素点心,暖暖胃之后再食用,另在品茶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
去绍兴喝茶看社戏
推荐地点:浙江绍兴
推荐理由:
对于社戏,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来自于鲁迅的那篇《社戏》,社戏是浙江绍兴水乡最繁华盛大的集会。这样盛大的集会只有在过年等特殊的日子里才会举行,绍兴人在这天会聚集在一起,看社戏、过新年。
社戏的戏台一般是搭在水中央的,戏台前的水上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扁舟、蚱蜢船、乌蓬船。随着“锵锵”的锣声,社戏开始了,戏台下有卖茶水的,船上之人,或自带茶水,或是花钱要上一杯。锣声、喝彩声及小贩年糕、桂花糕的叫卖声连连。而今去“水乡”观戏体验传统水乡人新年的气氛已经成为绍兴人的一道新春“大餐”。
去西藏喝“头水茶”
推荐地点:西藏
推荐理由: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许多人早早地就将过年的方式选定去西藏旅行,其实西藏除了绮丽风光、底蕴丰厚的宗教文化之外,还有着非常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风俗,新年喝头水茶就是其中之一。
藏族的新年头水茶,与佛家的新年“第一道茶”不同。藏族的头水茶是在大年初一喝,他们认为初一那天启明星升至东方山顶,这时地球刚好转了一圈,新年的头水刚好流至,属相相符的人就去抢头水。然后就用这个头水沏茶,头水茶会给人带来吉利。另外在他们居住的正房的佛龛前也要放茶砖与茶食,如油炸果子、各种水果以及酥油、干果等供物,然后在房顶挂经幡祈福。
在少数民族家里作客喝茶,一定要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最好是观察一下他们怎么喝,有没有特定的像喝青稞酒前的仪式,敬茶时一定不能推辞和剩下,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新年去西藏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喝一次正宗的藏族头水茶,带着藏同胞们的祈福,这将是一段很愉快的旅程。
去白族和傈僳族喝“雷响茶”
推荐地点:云南白族、傈僳族的聚居地
推荐理由:
白族的雷响茶,是把鲜茶投入砂罐中烘烤,烤出焦香味后,再冲入沸水,这时罐内发出雷鸣似的响声,引来人们的开心大笑。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寓意着一年的幸福美满。当茶再煮片刻后,就可以倒入茶盅中饮用。白族雷响茶,茶汁味苦,但饮后有回甘,回味无穷。
怒江傈僳族的雷响茶则用大瓦罐来煨开火,用一个小瓦罐来烤饼茶,烤出焦香味后,加入大瓦罐煨的开水,煎熬大约5分钟后滤去茶渣,将茶倒入酥油桶内,再往茶汁中加入酥油及事先炒热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盐或糖等。傈僳族的雷响茶最独特的是,他们会将钻有洞孔似的鹅卵石用火烧红,放入装有茶汤的酥油桶内来提高茶汤温度,以便使酥油溶化。由于烧红的鹅卵石放入桶内会使茶汤像鞭炮一般炸响,犹如响雷,故也称为雷响茶。
去茶乡喝竹筒茶
推荐地点:云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景颇族、基诺族聚居地
推荐理由:
与茶树相伴而生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景颇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相类似,都不约而同地以竹筒茶和煎茶、煨茶作为最爱,其中又以竹筒茶最为奇特和繁琐。其作法是用晒干的春茶,或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装入刚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再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的茶便软化。接着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压紧,而后再填满茶烘烤。新年时,大家团团圆圆围坐在小圆竹桌四周,由母亲先掰下少许竹筒茶,放在茶碗中,冲入沸水至七八分满,再斟茶给每一个家庭成员。竹筒茶饮起来,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非常可口,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去闽东畲族喝“糖茶”
推荐地点:福建闽东地区
推荐理由:
福建的闽东地区是畲族聚居地,他们同样也很讲究喝茶,自古就有“以茶敬客”的习俗,每逢春节全家人都要喝加白糖的“过年糖茶”,拜年时要喝加冰糖的“冰糖茶”,象征着一年到头都“口甜心甜”。在过年期间,凡有宾客来到,主妇会立即手托茶盘奉上一杯加糖的香茗——“糖茶”,以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欢迎。
去土族喝“年茶”
推荐地点:青海土族聚居地
推荐理由:
“年茶”流行于青海省土族居住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早晨,全家团聚在一起互相拜年之后,一家人围坐于火铺周围拉家常,并由“当家人”端上盛满糖果的果盒。还在火铺中架上罐子,把砖茶敲碎,置于罐内,加水煮熟。“年茶”煮好后,用红漆茶盘放茶杯,每人分“细茶”一杯。先由老人讲一些祝福的话,此时年轻人则放鞭炮相庆,开始吃“年茶”。一家人谈笑风生,边啜茶水,边吃糖果,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去侗族饮“豆茶”
推荐地点:贵州省侗族聚居地
推荐理由:
“豆茶”是贵州省黔东南部侗族象征吉祥如意的“喜茶”,又分为 “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 3种。“清豆茶”是在新春佳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吃的。春节里,侗族同胞会从各个寨子走到约定的地方,选出一位年纪大又有威望的老人当“主茶人”。他掌握着吃“清豆茶”的大权,叫人从寨子里找来几口大锅,在地上挖几个大土洞作为灶膛,放上大铁锅,用柴火煮“清豆茶”。
“清豆茶”的制作很特别,先用糯米倒进油锅中煎炸成爆米花,将包谷和黄豆泡粑,并且把米炒得焦黄。将以上食物连同刚从茶树上摘下的嫩叶,一起倒在大铁锅中煮熟。茶煮好后,大家就把带来的碗筷,拿到铁锅边,由主茶的长辈用木瓢一瓢一瓢地舀来分给大家吃。人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清豆茶”,一边唱歌、跳舞,庆贺丰收和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