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主动接近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是职业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1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意义
1.1 时代发展的呼唤、教育改革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教育理念也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里,主张师道尊严,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看成是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其主动性、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更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创新之路。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既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育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1.2 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一直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近年来还表现出‘学而优则富’、‘学而优则名’等特点。”豍中职学生往往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教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指责和任课老师的埋怨,从而他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和抵触教师情绪,甚至公开和教师对着干。同时很多学生因此对学习产生了自卑和厌烦的心理,造成了情绪和学习成绩之间的恶性循环。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重新获得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专注于学习;还会使他们感到对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能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3 有利于中职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加上相比普高而言,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中,学业不良、行为习惯不佳学生所占的比重较大,这部分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职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和复杂性。”豎中职学生的学业不良、行为习惯不佳等心理问题自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有一定关联,在以前他们更多是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师生关系的优化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学生能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乐观、自信、合作等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信任,让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的体谅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师爱的真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前提
2.1 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持有的学生观不同,那么教师在教育中持有的态度就不同,运用的教育方法也就不同。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在人的发展潜能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学生的智力、情感、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为不同秉赋的学生创造合适的发展舞台,使学生的潜
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不要为了一味求全面发展而忽视了发挥学生的特长。
2.2 正确的人才观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一个人是否是人才,要看市场的需要。尽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是天生其人必有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只要能扬长避短,就一定能人人成才。不管是普通高中学生还是中等职业学生,都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的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结构与智力类型的不同。多项研究表明,中职学生的智能优势就在于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这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轻技”的人才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
2.3 平等的师生观
学生虽然在各个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他们应是平等的。同时,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改变过去传授者、训导者角色的观念,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努力创设教育民主的氛围;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表明自己的思想;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彼此尊重、情感融洽、相互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境界。
3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途径
3.1 充分信任学生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要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针对学生积极奋进、自我完善、独立自主的特点,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看到学生的片面性、不稳定性等弱点,施以正确的引导。并且教师的信任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必须客观地看待学生,特别对那些掌握知识有困难、心理有障碍、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要更加充满信心。
中职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易于情绪化,容易走向偏执,因而教师要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用真诚、爱心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首先要主动体现出自己的诚意,才能赢得学生的好感;对学生碰到的困难和挫折,要热情相助,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要积极肯定;教师不能言不由衷、空话套话一大堆,而要讲真话、有诚意,学生自然会产生亲近感,敢于和教师交流、吐露真情。反之,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给师生的情感交流、心理沟通设置障碍,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严重影响教学环境的和谐。
3.2 主动接近学生
教师应主动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机会。教师在课余生活中应投入一定时间与精力和学生进行交往,多主动接近学生,和学生谈谈心,引导他们参与健康的交往。中职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较轻,课余时间较多,因而,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网络,靠上网玩游戏来消遣课余时间。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如QQ、QQ群、博客等等,和学生建立起网络交流的平台。另外学校方面应积极组织师生集体活动,如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娱乐活动,野炊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随着师生关系的优化,师生之间交流提供了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3.3 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可以说,在学生和教师的存续关系上,是先有学生,后有教师,师生有别,也可谓分工不同,但地位没有高低。”豏教师对待学生既不能专横跋扈,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才会有师生之间真诚的思想交流;有了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才会有师生关系的优化。但教师需要注意严格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要遵守师生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随意逾越的话会严重影响师生的形象,甚至会酿成悲剧。
教师不仅要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提意见,谈看法,同时也要及时耐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对曾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弱势群体”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不良习气。教师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亲疏有别;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才能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3.4 尊重和理解学生
尊重和理解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独特性等等,允许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舞台来表现自我。承认学生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个人的天赋、爱好,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去施教;对待每位学生都应该扬长避短,多鼓励,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教育活动,而要按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要善于发现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培养,使更多的学生早日成才;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消除师生对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5 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
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尚事业,面对的是一群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中职学生。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对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中职学生来说,要他们摒弃自己已经初具雏形的某些错误思想和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用自己富有魅力的人格去引导、感化学生。
“随着资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掌握的信息量不一定少于老师,甚至有可能超过老师。”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注重知识的更新,自觉地拓展知识视野,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存在不一样的声音,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同时作为审美对象站在学生面前,接受学生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那些形象美好的教育具有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这种教育不仅会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甚至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都会起到持续不断的激励作用,而且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促进师生关系的优化、教学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师生关系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是职业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1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意义
1.1 时代发展的呼唤、教育改革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教育理念也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里,主张师道尊严,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看成是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其主动性、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更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创新之路。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既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育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1.2 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一直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近年来还表现出‘学而优则富’、‘学而优则名’等特点。”豍中职学生往往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教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指责和任课老师的埋怨,从而他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和抵触教师情绪,甚至公开和教师对着干。同时很多学生因此对学习产生了自卑和厌烦的心理,造成了情绪和学习成绩之间的恶性循环。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重新获得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专注于学习;还会使他们感到对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能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3 有利于中职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加上相比普高而言,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中,学业不良、行为习惯不佳学生所占的比重较大,这部分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职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和复杂性。”豎中职学生的学业不良、行为习惯不佳等心理问题自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有一定关联,在以前他们更多是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师生关系的优化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学生能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乐观、自信、合作等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信任,让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的体谅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师爱的真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前提
2.1 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持有的学生观不同,那么教师在教育中持有的态度就不同,运用的教育方法也就不同。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在人的发展潜能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学生的智力、情感、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为不同秉赋的学生创造合适的发展舞台,使学生的潜
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不要为了一味求全面发展而忽视了发挥学生的特长。
2.2 正确的人才观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一个人是否是人才,要看市场的需要。尽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是天生其人必有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只要能扬长避短,就一定能人人成才。不管是普通高中学生还是中等职业学生,都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的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结构与智力类型的不同。多项研究表明,中职学生的智能优势就在于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这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轻技”的人才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
2.3 平等的师生观
学生虽然在各个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他们应是平等的。同时,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改变过去传授者、训导者角色的观念,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努力创设教育民主的氛围;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表明自己的思想;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彼此尊重、情感融洽、相互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境界。
3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途径
3.1 充分信任学生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要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针对学生积极奋进、自我完善、独立自主的特点,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看到学生的片面性、不稳定性等弱点,施以正确的引导。并且教师的信任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必须客观地看待学生,特别对那些掌握知识有困难、心理有障碍、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要更加充满信心。
中职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易于情绪化,容易走向偏执,因而教师要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用真诚、爱心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首先要主动体现出自己的诚意,才能赢得学生的好感;对学生碰到的困难和挫折,要热情相助,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要积极肯定;教师不能言不由衷、空话套话一大堆,而要讲真话、有诚意,学生自然会产生亲近感,敢于和教师交流、吐露真情。反之,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给师生的情感交流、心理沟通设置障碍,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严重影响教学环境的和谐。
3.2 主动接近学生
教师应主动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机会。教师在课余生活中应投入一定时间与精力和学生进行交往,多主动接近学生,和学生谈谈心,引导他们参与健康的交往。中职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较轻,课余时间较多,因而,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网络,靠上网玩游戏来消遣课余时间。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如QQ、QQ群、博客等等,和学生建立起网络交流的平台。另外学校方面应积极组织师生集体活动,如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娱乐活动,野炊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随着师生关系的优化,师生之间交流提供了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3.3 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可以说,在学生和教师的存续关系上,是先有学生,后有教师,师生有别,也可谓分工不同,但地位没有高低。”豏教师对待学生既不能专横跋扈,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才会有师生之间真诚的思想交流;有了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才会有师生关系的优化。但教师需要注意严格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要遵守师生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随意逾越的话会严重影响师生的形象,甚至会酿成悲剧。
教师不仅要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提意见,谈看法,同时也要及时耐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对曾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弱势群体”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不良习气。教师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亲疏有别;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才能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3.4 尊重和理解学生
尊重和理解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独特性等等,允许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舞台来表现自我。承认学生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个人的天赋、爱好,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去施教;对待每位学生都应该扬长避短,多鼓励,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教育活动,而要按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要善于发现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培养,使更多的学生早日成才;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消除师生对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5 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
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尚事业,面对的是一群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中职学生。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对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中职学生来说,要他们摒弃自己已经初具雏形的某些错误思想和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用自己富有魅力的人格去引导、感化学生。
“随着资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掌握的信息量不一定少于老师,甚至有可能超过老师。”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注重知识的更新,自觉地拓展知识视野,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存在不一样的声音,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同时作为审美对象站在学生面前,接受学生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那些形象美好的教育具有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这种教育不仅会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甚至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都会起到持续不断的激励作用,而且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促进师生关系的优化、教学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