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积十五年高中历史一线教学之经验,以为对于刚刚大学毕业走上高中一线的青年历史教师而言,想尽快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感觉,早日向成熟型教师转型,以下方法也许比较可行和有效。
一、学会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中。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必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往的历史教学主要突出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和伟大人物的活动,让学生认为历史是大写的,是超然于社会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对历史学习会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很大的时空距离感。其实,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是人们应对环境和生活的挑战不断创造并改善条件的过程。所以历史同样存在每一个日常的生活工作事件当中,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关注社会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之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准确把握历史内在的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直观的“真实”,尽可能利用“化石”类资源——遗物当事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资源,本地资源。
例如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时,我选取了学校米粉店这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情境,借用粉店卖米粉这个事情,让学生联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想一想:假设你自己要开一家米粉加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要有钱,因为要买做米粉的原材料、机器等(资本);有的说,要有人吃,而且这个米粉要有自己的特色口味(市场、技术);有人说,要买米,因为米粉是用大米来做的(原材料);还有人说,要请工仔,老板一个人忙不过来等等(劳动力)。于是,我直入主题: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你认为当时有没有具备开粉店的条件?经过讨论分析他们得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主要有: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作了示范及技术准备)等等。如此一来,历史教学显得直观、轻松、愉悦,既促进了历史课程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与高考中通过“构建历史情境,更加全面、灵活、有效地考查了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的目标接轨,使历史教育真正做到促使学生进入到“通史识今”“学以致用”的境界。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无限的、潜在的、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学生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等都是学生的经验。只要教师愿意并且触及这些经验,就能激发学生的无限联想。
二、广泛阅读是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对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间断地阅读,阅读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保持阅读的习惯,而且在阅读中善于联系教学,才能既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我的教学创造主要来自不断地阅读与思考,每备一堂课,我至少要精读并比较两个以上版本的教科书;每上一堂课,我至少要查阅一本相关著作;每做一个课件,我至少要参考四个甚至更多别人的课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的广度决定知识的宽度,阅读的深度决定认知的力度,阅读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而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
又如讲到有关抗战期间日本人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 “残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并把这一思想传授给学生。我们一直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一是日本人的残忍与兽行是与生俱来的吗?二是如果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我们该有怎样更理性的思考?为此,我收集相关素材,并且认真阅读了有关日本侵华的书籍,《东史郎日记》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的视角是独特的,作者是一个在华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的日本上等兵。这个日本士兵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在数年后对其进行了整理。所以,他写这部“阵中日记” 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作者在保持对天皇效忠的同时,还保持着另一种效忠——忠于真实,忠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军国主义的流毒未能完全蒙住他的眼睛和心灵,战斗时他是士兵,杀人放火时他是刽子手,作记录时他是见证人。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现一组旧照片,通过这组照片展示了战争如何把一个单纯的青年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战争结束后,这个日本兵安然回到国内,也没受到任何审判。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却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良心谴责。上世纪80年代,已经年愈古稀的老人真诚忏悔,毅然出版了自己当年侵华期间写下的《阵中日记》(即《东史郎日记》),其目的正像他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战争的真相”。
组织学生看了这组老相片和回忆录后笔者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人变成了魔鬼?对于一个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出面指证日军暴行,完全不顾他人恫吓和威胁,用他的真诚的忏悔和顽强的斗争给世人带来了日本的良知,我们是否该原谅他?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回答。这样一来,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我工作近十五年了,尝试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兜了一个大圈子后终于明白,读书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唯有广泛涉猎,重点研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阅读过的精华部分呈现出来,让学生最直接、最大限度地看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所提出的多样化的要求。
三、学会不断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些话语和公式说明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我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后,在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带领下养成了写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坚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悟、收获等写下来。这其中有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重新设计和新设想、阶段小结,甚至还有学生的反映和表现等。及时的反思有利于我回顾经历,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我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我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服务。一路走来,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逐渐由反思型向研究型的教师转变。经过这样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学习方式,我不仅开拓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更为广阔的空间,把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送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而且也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串串漂亮而有效的教学科研的成长足迹。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J].中国考试,20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学会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中。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必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往的历史教学主要突出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和伟大人物的活动,让学生认为历史是大写的,是超然于社会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对历史学习会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很大的时空距离感。其实,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是人们应对环境和生活的挑战不断创造并改善条件的过程。所以历史同样存在每一个日常的生活工作事件当中,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关注社会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之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准确把握历史内在的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直观的“真实”,尽可能利用“化石”类资源——遗物当事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资源,本地资源。
例如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时,我选取了学校米粉店这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情境,借用粉店卖米粉这个事情,让学生联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想一想:假设你自己要开一家米粉加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要有钱,因为要买做米粉的原材料、机器等(资本);有的说,要有人吃,而且这个米粉要有自己的特色口味(市场、技术);有人说,要买米,因为米粉是用大米来做的(原材料);还有人说,要请工仔,老板一个人忙不过来等等(劳动力)。于是,我直入主题: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你认为当时有没有具备开粉店的条件?经过讨论分析他们得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主要有: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作了示范及技术准备)等等。如此一来,历史教学显得直观、轻松、愉悦,既促进了历史课程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与高考中通过“构建历史情境,更加全面、灵活、有效地考查了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的目标接轨,使历史教育真正做到促使学生进入到“通史识今”“学以致用”的境界。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无限的、潜在的、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学生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等都是学生的经验。只要教师愿意并且触及这些经验,就能激发学生的无限联想。
二、广泛阅读是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对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间断地阅读,阅读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保持阅读的习惯,而且在阅读中善于联系教学,才能既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我的教学创造主要来自不断地阅读与思考,每备一堂课,我至少要精读并比较两个以上版本的教科书;每上一堂课,我至少要查阅一本相关著作;每做一个课件,我至少要参考四个甚至更多别人的课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的广度决定知识的宽度,阅读的深度决定认知的力度,阅读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而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
又如讲到有关抗战期间日本人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 “残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并把这一思想传授给学生。我们一直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一是日本人的残忍与兽行是与生俱来的吗?二是如果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我们该有怎样更理性的思考?为此,我收集相关素材,并且认真阅读了有关日本侵华的书籍,《东史郎日记》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的视角是独特的,作者是一个在华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的日本上等兵。这个日本士兵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在数年后对其进行了整理。所以,他写这部“阵中日记” 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作者在保持对天皇效忠的同时,还保持着另一种效忠——忠于真实,忠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军国主义的流毒未能完全蒙住他的眼睛和心灵,战斗时他是士兵,杀人放火时他是刽子手,作记录时他是见证人。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现一组旧照片,通过这组照片展示了战争如何把一个单纯的青年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战争结束后,这个日本兵安然回到国内,也没受到任何审判。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却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良心谴责。上世纪80年代,已经年愈古稀的老人真诚忏悔,毅然出版了自己当年侵华期间写下的《阵中日记》(即《东史郎日记》),其目的正像他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战争的真相”。
组织学生看了这组老相片和回忆录后笔者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人变成了魔鬼?对于一个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出面指证日军暴行,完全不顾他人恫吓和威胁,用他的真诚的忏悔和顽强的斗争给世人带来了日本的良知,我们是否该原谅他?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回答。这样一来,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我工作近十五年了,尝试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兜了一个大圈子后终于明白,读书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唯有广泛涉猎,重点研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阅读过的精华部分呈现出来,让学生最直接、最大限度地看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所提出的多样化的要求。
三、学会不断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些话语和公式说明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我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后,在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带领下养成了写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坚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悟、收获等写下来。这其中有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重新设计和新设想、阶段小结,甚至还有学生的反映和表现等。及时的反思有利于我回顾经历,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我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我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服务。一路走来,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逐渐由反思型向研究型的教师转变。经过这样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学习方式,我不仅开拓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更为广阔的空间,把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送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而且也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串串漂亮而有效的教学科研的成长足迹。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J].中国考试,20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