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足迹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积十五年高中历史一线教学之经验,以为对于刚刚大学毕业走上高中一线的青年历史教师而言,想尽快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感觉,早日向成熟型教师转型,以下方法也许比较可行和有效。
  一、学会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中。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必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往的历史教学主要突出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和伟大人物的活动,让学生认为历史是大写的,是超然于社会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对历史学习会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很大的时空距离感。其实,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是人们应对环境和生活的挑战不断创造并改善条件的过程。所以历史同样存在每一个日常的生活工作事件当中,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关注社会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之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准确把握历史内在的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直观的“真实”,尽可能利用“化石”类资源——遗物当事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资源,本地资源。
  例如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时,我选取了学校米粉店这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情境,借用粉店卖米粉这个事情,让学生联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想一想:假设你自己要开一家米粉加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要有钱,因为要买做米粉的原材料、机器等(资本);有的说,要有人吃,而且这个米粉要有自己的特色口味(市场、技术);有人说,要买米,因为米粉是用大米来做的(原材料);还有人说,要请工仔,老板一个人忙不过来等等(劳动力)。于是,我直入主题: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你认为当时有没有具备开粉店的条件?经过讨论分析他们得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主要有: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作了示范及技术准备)等等。如此一来,历史教学显得直观、轻松、愉悦,既促进了历史课程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与高考中通过“构建历史情境,更加全面、灵活、有效地考查了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的目标接轨,使历史教育真正做到促使学生进入到“通史识今”“学以致用”的境界。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无限的、潜在的、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学生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等都是学生的经验。只要教师愿意并且触及这些经验,就能激发学生的无限联想。
  二、广泛阅读是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对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间断地阅读,阅读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保持阅读的习惯,而且在阅读中善于联系教学,才能既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我的教学创造主要来自不断地阅读与思考,每备一堂课,我至少要精读并比较两个以上版本的教科书;每上一堂课,我至少要查阅一本相关著作;每做一个课件,我至少要参考四个甚至更多别人的课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的广度决定知识的宽度,阅读的深度决定认知的力度,阅读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而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
  又如讲到有关抗战期间日本人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 “残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并把这一思想传授给学生。我们一直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一是日本人的残忍与兽行是与生俱来的吗?二是如果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我们该有怎样更理性的思考?为此,我收集相关素材,并且认真阅读了有关日本侵华的书籍,《东史郎日记》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的视角是独特的,作者是一个在华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的日本上等兵。这个日本士兵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在数年后对其进行了整理。所以,他写这部“阵中日记” 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作者在保持对天皇效忠的同时,还保持着另一种效忠——忠于真实,忠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军国主义的流毒未能完全蒙住他的眼睛和心灵,战斗时他是士兵,杀人放火时他是刽子手,作记录时他是见证人。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现一组旧照片,通过这组照片展示了战争如何把一个单纯的青年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战争结束后,这个日本兵安然回到国内,也没受到任何审判。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却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良心谴责。上世纪80年代,已经年愈古稀的老人真诚忏悔,毅然出版了自己当年侵华期间写下的《阵中日记》(即《东史郎日记》),其目的正像他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战争的真相”。
  组织学生看了这组老相片和回忆录后笔者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人变成了魔鬼?对于一个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出面指证日军暴行,完全不顾他人恫吓和威胁,用他的真诚的忏悔和顽强的斗争给世人带来了日本的良知,我们是否该原谅他?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回答。这样一来,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我工作近十五年了,尝试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兜了一个大圈子后终于明白,读书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唯有广泛涉猎,重点研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阅读过的精华部分呈现出来,让学生最直接、最大限度地看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所提出的多样化的要求。
  三、学会不断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些话语和公式说明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我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后,在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带领下养成了写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坚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悟、收获等写下来。这其中有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重新设计和新设想、阶段小结,甚至还有学生的反映和表现等。及时的反思有利于我回顾经历,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我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我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服务。一路走来,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逐渐由反思型向研究型的教师转变。经过这样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学习方式,我不仅开拓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更为广阔的空间,把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送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而且也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串串漂亮而有效的教学科研的成长足迹。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J].中国考试,20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对英语材料的阅读而获取有用信息,进而借助这些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对高中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同时指出,“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
政治高考复习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阶段,是决定文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思想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当课程进入到复习阶段时,最大的不同就是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之间发生了变化,学生面对的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基点以及教学目标有着独特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政治高考复习效率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的需要适当调整  教学就像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能力水平高低不一,当前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极大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正常开展。现就这个问题,进行如下的反思和探索,也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一、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许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男生尤为严重。目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好得多,男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浓;大量的后进生感到学习没有动力
这次培训由广西教育厅民教处主办,广西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主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壮汉双语学校教导主任的教学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壮汉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这短短的十天里,笔者与来自全区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在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领导和教授专家们讲课,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讨论问题,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寒窗的学生时代。授课教师以鲜活的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的均衡设置非常重视。而音乐教育是当前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中职音乐教育对中职生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作用。但是,在当前中职的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前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中国古代提倡的“六艺说”就包含了“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 “精耕细作”的历史教学模式日益难以适应当今高中学生追求个性释放的需要。如何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变革传统历史教学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个历史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我校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课堂”教学策略。  一、“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概述  “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为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预测与对策)、学生参与活动、体现设计意图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课例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每堂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和策划,通过具体的课堂目标实施,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高考历史总复习是高三文科的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在高三复习课中既要避免肤浅的“炒旧饭”,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本质即思考和思维的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 在他看来,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而杰出校长,是校长中的佼佼者,他们使学校从优秀到卓越,或引领卓越学校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杰出校长当属支撑卓越学校的第一要素。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准确定位,特色立校  校长在学校中有一个角色是无人可取代的:学校发展的战略谋划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语文课堂生态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实践。但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活跃,有的却不感兴趣,默默地坐在一旁;教师提问时,学生的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会叫到自己,更别说主动回答和质疑了;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面红耳赤,场面尴尬……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够,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是“消极参与”“无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同仁共同关注的话题。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改革,课程要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如何实施,课程要如何实施的重中之重是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因此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效与否。本文旨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有效性、新课改下教学中的误区、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探析  有效教学即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