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鞍膈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鞍膈下颅咽管瘤患儿,均行手术切除。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蝶窦组(19例)和经颅组(49例),其中经颅组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侧方入路组(12例)和前纵裂入路组(37例)。所有患儿术后行门诊随访。分析鞍膈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手术方式、手术入路选择和术后复发的因素。
结果鞍膈下颅咽管瘤是儿童颅咽管瘤的常见类型(41.7%,68/16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和视力视野改变,分别占86.8%(59/68)和69.1%(47/68)。58.8%(40/68)的患儿术前即出现全垂体功能减退症。68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18~270个月,平均(71.4±53.4)个月。头颅MRI增强扫描发现19.1%(13/68)的患儿肿瘤复发,71.4%(20/28)的患儿术后出现新发的垂体激素轴功能障碍。肿瘤体积>10 cm3、鞍上肿瘤横径/鞍内肿瘤最大横径>2、垂直于鞍膈平面的肿瘤最大径>4 cm和鞍上肿瘤囊腔存在复杂的生长方式为选择经颅手术的因素(均P<0.05)。鞍内肿瘤未循膜性边界切除、鞍内肿瘤最大横径>2.5 cm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患儿无论选择经蝶窦还是经颅手术,增加鞍内肿瘤的显露和切除均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经颅手术时选择前纵裂入路更有助于增加肿瘤的鞍内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