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为实现目标而筑起的阶梯。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滥用提问的现象。这种“满堂问答”的语文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呆板单调,即浪费了语言训练的时间,又束缚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时间是一个常数。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读书、思考、评议的机会,教师的提问应力求少而精。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从整体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有分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阅读,以完成语言文字训练的任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瞄准那些“切入”进行突破呢?为此,笔者在这里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切入点。
一、关键点
紧扣语言文字,突出关键性词句,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作出探究反射,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如果离开语言文字,泛泛而问。遍地开“话”,语文课的特征难以体现。如笔者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时,我们围绕“你们想错了”这一人物语言,引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书、思考、讨论: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2、“你们”指什么人?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那里?这一组问题层层递进,形成连续思考的问题链,促使学生凭借阅读顺着已知向未知的纵深方向发展。这种抓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问,即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疑难点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向,借助提问,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释疑解惑,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如笔者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等灵车”的一组特写镜头中,作者刻画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奶奶为什么显得那样焦急?又为什么那样很耐心呢?作者将这一对反义词放在异地是否矛盾呢?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我们出示上述问题,让学生去揣摩、体会,学生终于发现;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复杂的心境,而一切都源于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爱。
三、忽略点
忽略点,即课文中一些需要看重理解但却被学生忽略过去的地方,而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恰恰是课文的精妙之处。倘若教师没课都做到于忽略点生疑,启发学生质疑解疑,就会收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教学效果。如笔者教学《黄河象》一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具古象化石的来历,说明古象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在结尾段介绍了象化石发现时的情景,粗读这一部分,学生并不一定能沙里淘金,粘出“发掘”一词深究其义。我们运用点拨法,启发学生多读几遍原文,仔细推敲:1、这里为什么用“发掘”而不用“挖掘”。这对近义词的区别在哪里?2、课文主要写象化石的完整,这与“完整”有什么关系?3、从“发掘”而不是“挖掘”这件事中,我们能够看出什么?这样一来,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兴趣点
一切有成效的学习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潜心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问题,给以新颖的刺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解疑中体会到欢乐和满足。如笔者在教学王维的《杂诗》,该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没有什么难字僻句,看起来很平常的询问,游子思乡怀人之情却流露其中。教学中,我们在学生弄清诗句大意之后,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君自故乡来”,诗人有许多事情要问,为什么唯独关心寒梅?2、只询问寒梅的情况,能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吗?这样从“寒梅”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淡而有味”的艺术风格,对于提高学生的坚赏水平是很有裨益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切入点,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整体观念,强化目标意识,坚持发展原则,在精简数量、加大容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课堂提问的优化就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一、关键点
紧扣语言文字,突出关键性词句,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作出探究反射,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如果离开语言文字,泛泛而问。遍地开“话”,语文课的特征难以体现。如笔者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时,我们围绕“你们想错了”这一人物语言,引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书、思考、讨论: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2、“你们”指什么人?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那里?这一组问题层层递进,形成连续思考的问题链,促使学生凭借阅读顺着已知向未知的纵深方向发展。这种抓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问,即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疑难点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向,借助提问,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释疑解惑,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如笔者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等灵车”的一组特写镜头中,作者刻画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奶奶为什么显得那样焦急?又为什么那样很耐心呢?作者将这一对反义词放在异地是否矛盾呢?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我们出示上述问题,让学生去揣摩、体会,学生终于发现;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复杂的心境,而一切都源于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爱。
三、忽略点
忽略点,即课文中一些需要看重理解但却被学生忽略过去的地方,而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恰恰是课文的精妙之处。倘若教师没课都做到于忽略点生疑,启发学生质疑解疑,就会收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教学效果。如笔者教学《黄河象》一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具古象化石的来历,说明古象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在结尾段介绍了象化石发现时的情景,粗读这一部分,学生并不一定能沙里淘金,粘出“发掘”一词深究其义。我们运用点拨法,启发学生多读几遍原文,仔细推敲:1、这里为什么用“发掘”而不用“挖掘”。这对近义词的区别在哪里?2、课文主要写象化石的完整,这与“完整”有什么关系?3、从“发掘”而不是“挖掘”这件事中,我们能够看出什么?这样一来,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兴趣点
一切有成效的学习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潜心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问题,给以新颖的刺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解疑中体会到欢乐和满足。如笔者在教学王维的《杂诗》,该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没有什么难字僻句,看起来很平常的询问,游子思乡怀人之情却流露其中。教学中,我们在学生弄清诗句大意之后,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君自故乡来”,诗人有许多事情要问,为什么唯独关心寒梅?2、只询问寒梅的情况,能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吗?这样从“寒梅”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淡而有味”的艺术风格,对于提高学生的坚赏水平是很有裨益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切入点,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整体观念,强化目标意识,坚持发展原则,在精简数量、加大容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课堂提问的优化就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