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日月,共赴天涯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性格腼腆、从未见过世面更没同异性交往过的姑娘,偶然间碰到一个走南闯北、饱经世故的江湖客。关于他又有种种骇人的传闻。然而姑娘还是身不由己地跨上他那匹马,跟他奔驰而去。”萧乾文中的这段话,说的就是他和文洁若。

等待40年找到了家


  1953年春末,人民文学出版社办公楼下,刚调来不久的萧乾加入了做工间操的队伍。由于太胖,弯腰时,任他怎么努力双手也碰不到地面,滑稽的样子令校对科的年轻姑娘们忍俊不禁。那是文洁若第一次见到他。
  萧乾的大名,文洁若早已熟知,高中时读他的《梦之谷》,她就被深深打动。刚到出版社时,因为专心修改一部电影剧本,萧乾很少在单位露面,需要他修改的其他文稿,都是同事送到他家里。于是,文洁若带着英文转译的苏联小说《百万富翁》上门请教,尽管她曾是清华大学外文系有名的才女,但校样改到第五次仍不能付梓。十天后,她拿到了他润色的稿件,一读之下如醍醐灌顶,深受启发。她许久未能改好的句子,他不仅融会贯通,还“甩掉了翻译腔,颇像创作了”。
  萧乾的才华令文洁若折服,她便经常去讨教。他说话诙谐俏皮,给予了她足够的耐心和鼓励,让她非常感动。随着交往增多,他们惊奇地发现,两人有太多的共同爱好,都研究外国文学,都喜欢罗曼·罗兰、狄更斯,都爱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平静生活漾起微澜,她意识到,在精神生活上,他是向导,也是知音。
  经历过三次失败婚姻的萧乾,迫切想要一个家,他欣赏文洁若对学问的专注。一个星期天,他约她去北海公园划船,同行的还有他6岁的儿子。他们的约会被出版社的同事撞见,引起轰动,同事们纷纷劝文洁若,“一个挨过文坛泰斗痛骂的人,在这个社会是没有前途的,你怎么能和他接近?”何况他43岁,她只有26岁。文洁若却很坚定,“这腔挚情,一生中只能有一次,不论将来遇到多大的风险,吃多大的苦头,我也豁出去了!”
  她决定与他共担命运。他为表心迹,特意送给她一枚精致的玛瑙胸针,上面有个象牙雕成的爱神,装胸针的锦盒盖子背面写着“感谢世界生了个雪子”,署名“乐子”。雪子,是她的日文名;而乐子,是他的小名。他请她去看话剧,当剧中人在台上说“我们40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时,他捏了一下她的手,小声说:“我40年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我找到家啦!”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1954年春天,一辆三轮车把文洁若的衣服和书拉到萧乾的家,没有婚礼,没有誓词,也没有通知任何人,他们就这样生活在一起。简单的家很舒适,萧乾经常愉快地哼起美国民歌《可爱的家》,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为他带来极大的快乐。
  他本来对翻译缺乏热情,但看到她业余翻译的著作一本接一本,受到激励,他也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好兵帅克》等经典著作。在译著的过程中,他们继续“文字之交”,她在他的译文上贴上小纸条,提出建议,他则回她一个纸条:“洁若同志,谢谢你的帮助!”
  《好兵帅克》出版后,不少人称赞萧乾文字幽默,展现了原著的风韵。而在他指导下,文洁若的文字也变得洒脱,好几位有名望的译者都对她加工过的稿子表示满意,“一个零件也不丢”,精准的翻译风格开始显现。那是他们最幸福的日子,也是翻译的高产期。工作之余,每个星期天他们都会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头顶有阳光照耀,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光芒。
  1957年,萧乾被打成右派。困在小小的书房里,曾经一句话就能逗笑一屋子人的他,脸上再没有笑容。她安抚他:“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孩子们也不会背弃你,总有一天,你仍将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爸爸。”
  他下放到农场,她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拼命接活。安顿好老人孩子,她经常在小厨房的案板上工作到凌晨两点。
  他们频繁通信,每封信都编了号。在信中,除了鼓励他、安慰他,她经常就译稿征求他的意见,借文字驱散他的孤独。在农场的大棚里,他一边看菜地,一边为她答疑解惑。北风呼啸的夜里,他写信,读信,看孩子们画给他的小人儿、大苹果。多年后,忆起往事,他说:“1957年的雪子在我心目中是个超人。”
  更大的风暴随之而来,文洁若也受到了影响,却还不断给他打气:“只要还有一个窝棚,只要晚上能躲进去,就能歇会儿,缓过来。”1969年,一家人下放到湖北咸宁,为了保护他,她替他挑50公斤重的泥,和給他安排重活的人顶嘴;她白天下大田,晚上替他值夜班;在破败的土坯房里,她向老乡买了甲鱼、鸡蛋,在罐头盒改造的煤油炉上为他开小灶,补充营养。

有真爱就有奇迹


  熬至曙光到来,落脚的斗室只勉强容得下萧乾和孩子,文洁若把办公室的椅子一拼,以社为家,一住就是10年。
  这10年,他们互相促进,译著源源不断,进入新的高产期。直到1984年,他们才有了自己的家,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起名为“后乐斋”。
  萧乾焕发新的活力,译新著,整理旧作。记者出身的他思维敏捷,想到什么随手拿起纸片就写,不论多么潦草,她都一一替他誊清,而且总能找出问题。他笑言她有“看家本领”。在她协助下,他完成了包括《未带地图的旅人》在内的几十万字的代表作品。
  萧乾的成就受到重视,担任了重要职务,受邀到许多国家参加文学交流活动时,总有文洁若陪伴在侧。冠心病、肾结石等多病相摧,几次住院、手术让萧乾变得更加脆弱。一次住院时,她怕吵醒他,悄悄到洗手间看书,他一睁眼看到行军床上没有人,焦急地到处寻找。30多年患难与共,他一天也离不开她。
  1990年,译林出版社社长想请萧乾夫妇翻译《尤利西斯》,80岁的他拒绝了,“搬这座大山太自不量力”。63岁的她却斗志昂扬,为了说服他,她先翻译了一章,给他试阅,“底稿还不错,润色起来不费事”,他才欣然同意。从此,“一对老人,两个车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她是“火车头”,负责让译文达到“信”的标准,他则力求做到“雅”和“达”。他们的门上贴着一张纸条:“疾病缠身,仍想工作;谈话请短,约稿请莫。”
  “从1954年我们搭上伙,她就一直在改造着我,从懒散到学着勤奋,译《尤利西斯》是这个改造的高峰。”他感慨他们通力合作,整整4年,百万字的《尤利西斯》全译本终于完成。这是他们“献给对方的最生动的一首爱情诗”。
  《尤利西斯》译本受到文化界、读者甚至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人生最后一圈已圆满跑完,1999年,他微笑离世。把往事折叠好,她立刻投入新的战斗,马不停蹄地整理他的书信、回忆录、散文集,一本本书陆续出版。
  “我一生只做了三件事:搞翻译,写散文,保护萧乾。”自从跨上他那匹马,她就用心如日月,有真爱,就有奇迹。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已形成了以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园区,辐射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中航科技城、金陵智造创新带等区域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根据党建带妇建的原则,1865创意产业园最早成立了园区妇联组织,2016年6月成立了白下高新区妇联,今年3月又成立了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妇联,基本形成了园区妇联联手互动、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女性思想
期刊
很多人认为,养鸡又脏又累,但来到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的扬州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这样的印象就会被彻底颠覆。  据公司总经理王敏介绍,依靠2017年4月投入运营的自动化设备,只需几个工人就可照看12万只蛋鸡。由于该设备有自动调温和检疫功能,疫情的风险也降到了最低,并且每种原料每吨可节省成本30元。投资200多万元的设备,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在创业路上,王敏以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路、独有的练达,成为
期刊
她曾是江苏无锡江阴毛纺厂的普通职工,用14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工艺员、车间主任、生技科长到副厂长的转变。如今她是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她就是陈丽芬。  陈丽芬紧跟市场步伐,带领企业完成了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单一产业向多元化经营、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成功转型,以平均每天推出50多个面料新品的研发能力,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以平均每天生产10万米精纺呢绒、1万套西服、1万件衬衫及1亿元销售
期刊
深夜23点,闺密林聪在微信群里求助:“又与老公为过生日的事吵了一架。这个老男孩对50岁即将到来这事敏感得很,现在竟然摆出一副谁想给他过生日他就跟谁急的架式……”酒店已经订好,礼物已经备好,此时此刻,主角却想“临阵脱逃”,可怎么好?  林聪黔驴技穷地问老公:“那你说说,生日这天你究竟打算怎么过?”他一脸茫然地说:“躲过,避过。我想蒙头睡一天,睡过。”  林聪从他怅惘的脸上,读出了一点“壮志未酬”的不
期刊
刀刃与青竹摩擦碰撞,撒落丝丝碎屑。乔瑜指尖微动,刚直的竹子,顿时有了更为丰富细腻的美感。  2019年5月20日,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的嘉宾驻地,身着旗袍的乔瑜正在竹子上妙手生花,一会儿功夫,一簇绚丽的菊花就绽放于眼前。作为留青竹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乔瑜受邀在大会的“江苏乡情文化展”现场展演技艺。  “竹刻作为江苏文化名片之一,可能留痕于大会嘉宾们的童年记忆。我希望借助这次交流,
期刊
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有这样七位命运相连的妈妈。她们都有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女,她们都在一家餐厅里“绝处重生”,并为儿女们搭起一架通向社会的桥梁。特殊的缘分聚起特殊的人  2019年6月15日上午11点刚过,位于济南市赢牟东大街的华美百味素食自助餐厅就热闹起来。餐厅里有几个孩子虽举止笨拙但认真地收拾餐盘、擦桌子……看着这一幕,吕新景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她不由想起三年前6月底的那个傍晚……  那天
期刊
我已离异4年,前夫是妈宝男,婚后依然沉迷于喝酒、玩游戏,从来不做家务,不带孩子,对我不闻不问,要么踹我几脚,要么实施冷暴力。他妈也对我呼来喝去,完全没有尊重。  离婚时,考虑到自己工作一般,收入一般,再婚本来就难,拖着孩子更麻烦,所以沒有带走孩子,这让我很内疚。后来我认识了现在的男友,他没有婚史,比我小两岁,家庭条件不如我。他说他不介意我的过去,但我总有一种配不上他的感觉。我担心男友的父母不接受我
期刊
为她营造自在空间  高铭没想到,她刚生完儿子,家里就涌进了一大家子人。婆婆声称外人带孩子不放心,否定了高铭和徐巍早就商定的要请育儿嫂的建议。而且婆婆不仅带来了公公,还带来了大姑子家的二小子。大姑子远在新疆打工,两年前离婚。婆婆理直气壮地说:“我这闺女命苦,男方带走了懂事伶俐的老大,留下天天闯祸的老二,我不带谁带?”  婆婆规划得很好:她来带孩子的这两三年,自家的房屋出租,租金接济大女儿。婆婆觉得高
期刊
朱家溍是宋代大儒朱熹的第二十五代世孙,父亲是著名的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子承父业,朱家溍也把一生奉献给了故宫。除了文博事业上的瞩目成就,天作之合的爱情更为他的人生锦上添花。因戏结缘  1934年,在一个堂会上,20岁的朱家溍登台演出。他从小跟着祖母看戏,兴趣渐浓时便钻研进去,听余叔岩的唱片,学杨派武生念白,多年下来,竟也赢得方家赞誉,即便是和专业演员一起表演,也毫不逊色。  台上,朱家
期刊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后汉书》里的这句话,意思是人生像草木一样,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有开始有结束,看重的是做人的实质。用这话来形容杨实秋,恰如其分。  对杨实秋的第一印象:神采奕奕、笑声爽朗。这位从部队转业、转战商场20余年的女子,在她所精通的IT信息科技领域,带领着团队,正在无锡这座智慧城市的海洋中遨游。为了理想,转业军人两度创业  1982年入伍的杨实秋曾就读于中国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