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青春不够“苦”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青春以正确的打开方式。
  那些灿烂的梦想
  追溯生命涌流的深泉,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是盖过怯弱的勇锐,是压倒苟安的进取。我是“安二代”“90后”,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在工作之前,为了完成好好读书的“历史使命”,父母会帮我把一切都安排好。秉着“理解万岁”信念的温室花朵,因体谅父母,并没有出现让他们忧心的叛逆期,而做的第一件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就是大学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一个农学类专业。怕我吃苦受累而没有让我做过家务活的母亲问:“贝贝,你知道什么是种地吗?你是没有见过农民种地有多苦呀!”而另一边,因为世代是渔民,父亲希望我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法院的法官、医院的医生、交易所的金融顾问或者人民教师……父亲幻想我未来会从事任何一个他认为是“高尚”的职业,独独没有想到我选择了当他们眼里最辛苦的“农民”。在周边“累死人”和“没有前途”的质疑声中,我怀着有一天能够研究出“杂交水稻”一样作物的伟大梦想,勇敢踏入了农业科学与技术学习的大门。
  历经四年的大田烈日当空、实验室洗不完的管秤瓶罐和试验田的屡败屡战,我也没能帮助农民将种植风险降低,提高经济效益;也没有提供更加优质的粮食作物给人们食用,增加群众幸福感;也没有实现为中国农业科学做贡献,为世界农业科技出一份力的雄伟愿望……
  受挫而不短志,矢志奋斗,我萌生到农村去调查农村基本情况的想法。据说,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敢于背上超过自己预料的包袱。
  我就这样回到了农村。
  上管天下管地
  可是真正到我深入最基层农村的时候,才发现事与愿违,农村基层工作跟我预想的不一样,农业科技成果也并不能改善家乡农村现状。刚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把眼光放远一些,一步一个脚印,完成每一个阶段该完成的职责,勇于挑战平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工作希望让时间给我答案。
  没有这样的选择,我就不知道当一名基层干部有多不容易,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从卫生环境到护林防火,从失业培训到小孩入学,从党建工作到民兵征兵,从征地拆迁到群众上访……无论大事小事,不管背的白锅还是黑锅,只要是辖区范围内出的问题,都责无旁贷。负责的工作又杂又多不是事儿,工作嘛!但是兢兢业业后还要承受群众非议,真的是字字扎心。
  基层工作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曾经“5+2”“白+黑”的工作模式都没有让我退缩,却因有一次被一名群众当出气筒、向我撒对政府政策误解的气,而急哭了。要知道自我懂事后,流眼泪几乎没有发生过,所以我经常拿这件哭鼻子的事来“自黑”。那天,某群众指着我的脑袋,大声地呵斥我:“你不就是想要拿好处费?你们就是群众身上的吸血虫……”她指责的原因,是我很有礼貌地请她出示身份证,以便核对身份证姓名与房产证姓名是否一致。她就这样把平时对政策落实的不满、生活上的不如意,一股脑地将气撒向了我。我一脸无辜,不知道该怎么缓解她的愤怒,硬生生把苦水咽下肚子,但委屈的泪水却夺眶而出。我一句话都没有解释,泪眼汪汪地帮她把证明材料弄完。事后有领导责备我,说我是不是傻,她那么难说话,不客气就不要理她就行了,让她摆正态度再过来。但是我却倍感羞愧,我不能帮助她把错误的思想改正过来,归根到底是我能力不足。而且我看到了她接过我泪沾湿的材料后迟疑的样子,我知道以后她的世界里不止有“对不起她的官”,还会有一个流着泪忍住不哭给她开证明的“年輕人”。
  狂风暴雨中的村官
  有时候,别人知道我在基层做“村官”的时候,都会羡慕我,说,基层的工作那么轻松,上下班时间又自由,真是一份好工作。嗯,对呀,我的工作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呢。
  八、九月是我们地区台风高发月份,我从小就喜欢刮风下雨,因为刮台风的天气特别清爽,我怕热,而且读书的时候,遇上这种天,学校会停课。以前台风天,我们一家人会齐心协力把家里的门窗拿纸板塞紧,一起抗风,妈妈还会做点零食,不顾屋外恶劣的天气,一家人享受一个“从天而降”的假期。可现在,工作的我已经不待见让我满是惊喜的台风天气了,即使我的朋友圈里还都是因为台风放假满心雀跃的小伙伴们。台风天一到,我就得从家里出来到办公室进行防台风值班工作。台风时值班危不危险?那一次台风“威马逊”光临,我的女领导在夜晚办公室值班的时候,差点被风吹破的碎窗玻璃划伤,想跑出办公室,却因为风太大,办公室门开不了,还好最后被治安队发现,破门救了出来,转移到我们村委会办公室。她说:“我当时以为我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了。”而17级的台风,把我家里顶层的房门吹倒了,当时我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个人害怕打电话要我回家。领导考虑到我的情况,让我先回家陪母亲,先安顿好家里。
  安慰好母亲,再次回办公室待命,风太大,路上已经不能开车,还下着暴雨,我只能步行。母亲跟着我来到大门口,我穿上了雨衣准备出门,她递给我一顶摩托车安全帽,叮嘱我要走在马路的中间,不要贪近走小路。她帮我顶开风吹着的门,目送我离家。我没有拒绝,戴着一顶黄色摩托车安全帽,穿着军绿色雨衣顶着风走在属于我一个人的大道上,特别滑稽。
  狂风暴雨中,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对不对?
  当我们村委会干部们不顾自身安全,在台风登陆风速最大时,接到村民求助电话,出动队伍来到受损房屋把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区后,我所有不确定的心,都忘记了。
  虽然这户村民没有对村委会“野鸡救援队”的成功救援任务表示出一点感激之情,但我们自己没有后悔过付出,我们为保护好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感到自豪。
  作为基层干部,除了日常业务,还有很多临时任务,与其疲于应付,不如积极面对;一些抹黑基层干部形象的事情不断发生,这加深了群众与基层干部的裂隙,与其默默忍受,不如努力改善;上面有硬任务,老百姓又有怨气,与其里外不是人,不如尽力调节。
  基层苦不苦,只有选择过的人才知道。但选择过的人,不会后悔。青春有一副不老的容颜,我怕它不够苦。苦过的青春回忆起来才更加甜。
其他文献
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八届比赛的评委工作。对于大赛十几年来的变化,我身有体会。  首先,参赛学生已经逐渐摆脱了“项目代言人”的角色,真正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其次,评审标准也逐渐由“形式”向“实用”靠拢,评委也逐渐由”判官”向“导师”的角色靠近。这样,比赛更接近实战,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这些好的变化是主办方团中央历届学校部善于吸纳各方建议、主导竞赛改革的结果,也是参赛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评委会不厌
期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改革的系列重要要求,落实“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切实肩负起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使命,在省委和团中央的高度重视、精心指导下,团浙江省委以“青年之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着力打造“青”字号四大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四个融合工作,努力实现“互联网+共青团”的战略转型。  夯实“青年之声”网上平台建设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之声”
期刊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高度关怀青年和重视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他在2003年至2007年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指导浙江青年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是一贯的,具有内在一致性。  基于青年视角和问题意识把握团建活力  2004年3月,习近平在团浙江省
期刊
“造词”这个锐词,是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在中国青年工作内部会议上拎出,并重新定义、改造和创新,用以概括、描述和分析当下普遍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领域的话语体系构建状况、能力和发展趋势;特别用于发现和发掘、解构与重构、诠解和诠释“中国青年锐词”,并聚焦这些锐词是如何“造”出来的,及其“形塑”中国青年的思路、逻辑和智慧。  何为“锐词”?以“造词”的标准来看:  “锐言新说”  或言语新锐
期刊
近期,大庆石化公司团委开展了青年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专项工作,准确掌握了企业青年队伍思想的现实情况,针对青年思想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公司决策和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总体情况  公司青年思想状况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为突出随机性、代表性和选取的广泛性,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服务人员三个层面进行随机抽取。在公司35周岁以下青年5941人中抽取3000人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团委简介:  三年来,在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團员青年紧密围绕育人工作的总体目标,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服务的战略任务,切实履行团的基本职能,积极推进团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期刊
中国共青团杂志:高校里社团林立,贵团委有什么好办法保持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周远(西安交通大学团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社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早在1902年便成立了第一个学生社团“通讯社”,截至2016年底,共有7类学生社团共计203个,是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我校不断巩固和完善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外围延展手臂功能的同时,巩固
期刊
在浙江天台县的乡村,时常会看到这么一群年轻的“教师”,他们佩戴着团徽,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来上课的“学生”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团员。“几条板凳”围坐在一起就凑成了一堂堂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团课了。这样的“板凳团课”在天台县各个乡镇遍地开花,由于“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人数”的特点,通过“自学+选学”开展的“板凳团课”深受农村团员们的喜欢。“板凳团课”可以下到田间、下到地头、下到青年的创业场地,把“一
期刊
三揖三让、执手盟誓、交换戒指、新人敬茶……5月7日, 两场别开生面的青年集体婚礼在甘肃省陇南市的礼县、西和县同时举行。万人空巷,媒体云集,移风易俗的喜事新办,不仅在陇南当地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始终关注“因婚返贫”现象的新闻人和社会各界的集中聚焦。集体婚礼简约而不失隆重,新人们在浪漫温馨的气氛里喜结良缘,亲人们在见证幸福的同时不无轻松,青年代表在仪式上发起倡议,号召西部青年一起行动起来,“向高价彩礼说
期刊
作 者:王鼎钧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人:人民音乐出版社团支部书记黄亚超  推荐理由:  本书主要讲述做人的基本修养,每篇文章不过百十来字,却起承转合处处留心。每一篇的题目后面,都用警句点出全文的旨意,正文便是探讨、剖析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言简意深,谆谆诱导,句句入耳。在文字泛濫的今天,看鼎公的文章,真是字字如金。  如何做人?这个问题很“大”。《开放的人生》用“小”来作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