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市场条件,纷纷进行转制。但在转制过程中不得不考虑会出现的财务会计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旨在保证企业财务制度的条件下使转制能顺利进行。
建筑行业是构建城市化建设的主体。目前,建筑行业不大景气,许多企业面临停工、破产甚至被收购等现象,也有部分企业为了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市场所需,纷纷进行转制,它们常以兼并、联合、收购、重组、参股及控股等多种形式转型。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整后,提出现代企业的建设理念,组建集团并进行规范的股份制转型;小的企业多以资产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转换,其中,生存困难的那些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力求搞活企业。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转制都需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财务问题。财务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动力,在转制中出现的会计问题一定要慎重思考,基于此,下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旨在未雨绸缪,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筹集资本金
在建筑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职工参股。大多企业都会以福利基金与历年剩余的工资作为职工入股的方式。此种方式类似集体入股,可借记“应付福利、工资、基金”,贷记为股本(职工集体股),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要记录好每个职工的股份数额。此外,有些企业转制为股份合作的类型时,除了以职工工资、福利等作为股本,还以岗位贡献、技术水平、工龄及职称等作为股权份额,当然,这期间还需要有关部门审查评定,此种形式就是以非专利技术(各种知识、经验、技术,并在生产经营中作用甚大的无形资产)入股,经过审查批准后的非专利入股可借记为“无形资产”,贷记为股本(职工集体股)。
在乡镇中的建筑企业转制时,政府常要求职工“买断”,如果职工交给原单位是足额资金,借记“实收资本——国家股、法人股”,贷记为“银行存款”,一旦分次交,贷记就要记为“应付账款”;政府鼓励职工“买断”,给职工的价格是低于原资本金的金额,此时,贷记应记为“资本公积”;企业与政府等部门在签订协议时,有分成与利润包干等商定,当资金不足无法缴齐时,可申请将这些债权转变为资本金。
二、清查财产
(一)清查时的要点
在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常按照每个月折旧,清查財产时,对于固定资产的盈亏、损坏都要列入营业外的收支;折旧要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工程施工”等,成本费用随之增减;周转材料要计入工程施工成本费用中;按照购买价格记录库存材料,如出现某些材料与市场价格不符时,可适当增减管理费用;企业对外投资金额入账时若发生差额,可记为投资损益。
(二)记录时的要点
会计人员编制“盘点明细表”时,对流动与固定资产的盈亏要先记在“待处理损溢”账户中,等报批后再进行分别转账;盘点库存材料时,对于那些残料,要借记为“库存材料”,非定额毁损要记为“营业外支出”,定额内损失记为“管理费”,由保险公司赔付的记为“应收账款”;当固定资产盘点亏损时,要追究相关责任。责任过失可记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报废可转入资产清理中;企业在转制中,仍有未完工的工程,可以按照签订的合同造价、工程类型、完工量等确定价值,然后按照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核算损溢。
三、资产评估
完成转制工作后,会计人员要将统计好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交由评估机构评估,这是所有企业在转制中的重要环节。评估报告可以让企业明确资产数额、债权债务。在评估时,企业可以要求评估机构评估无形资产。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与客户、商家、施工团队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在交流合作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评估机构应当予以重视;企业还可以要求评估机构划分非生产经营性与经营性资产,这可以更好的明确产权归属。一般情况下,非生产经营性的资产多为企业所有,包括资金、福利、临设包干。
资产评估增值应贷记为“实收资本”,当未完成工程评估后的价值大于账面金额时,可以等竣工后再计损益。有关非经营性资产的记录,可以做如下整理:明确产权,暂入实收账户,不能分红;脱离企业,重新组建单位,建立新的管理运作模式;相关人员在原账面上调整,管理核算模式不变。此外,还可以趁转制之余,将原来的“拨改贷”款转到实收资本中,这些实收资本就是国有股本。同时,收购股权、并购企业,以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引进新的资本;当企业被收购、兼并、破产时仍有欠税,要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请他作为债权人,处理好双方的债务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进步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残酷的提出了“优胜劣汰”的市场需求,建筑企业若不能适应只能重组、转制甚至破产。企业的转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是转制中的重要一环。会计人员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记录好资本金、入股方式,清查财产时要记录好固定资产与库存,协同评估机构,做好资产评估。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在转制中扭亏脱困、盘活资产,不断创新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
建筑行业是构建城市化建设的主体。目前,建筑行业不大景气,许多企业面临停工、破产甚至被收购等现象,也有部分企业为了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市场所需,纷纷进行转制,它们常以兼并、联合、收购、重组、参股及控股等多种形式转型。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整后,提出现代企业的建设理念,组建集团并进行规范的股份制转型;小的企业多以资产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转换,其中,生存困难的那些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力求搞活企业。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转制都需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财务问题。财务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动力,在转制中出现的会计问题一定要慎重思考,基于此,下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旨在未雨绸缪,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筹集资本金
在建筑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职工参股。大多企业都会以福利基金与历年剩余的工资作为职工入股的方式。此种方式类似集体入股,可借记“应付福利、工资、基金”,贷记为股本(职工集体股),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要记录好每个职工的股份数额。此外,有些企业转制为股份合作的类型时,除了以职工工资、福利等作为股本,还以岗位贡献、技术水平、工龄及职称等作为股权份额,当然,这期间还需要有关部门审查评定,此种形式就是以非专利技术(各种知识、经验、技术,并在生产经营中作用甚大的无形资产)入股,经过审查批准后的非专利入股可借记为“无形资产”,贷记为股本(职工集体股)。
在乡镇中的建筑企业转制时,政府常要求职工“买断”,如果职工交给原单位是足额资金,借记“实收资本——国家股、法人股”,贷记为“银行存款”,一旦分次交,贷记就要记为“应付账款”;政府鼓励职工“买断”,给职工的价格是低于原资本金的金额,此时,贷记应记为“资本公积”;企业与政府等部门在签订协议时,有分成与利润包干等商定,当资金不足无法缴齐时,可申请将这些债权转变为资本金。
二、清查财产
(一)清查时的要点
在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常按照每个月折旧,清查財产时,对于固定资产的盈亏、损坏都要列入营业外的收支;折旧要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工程施工”等,成本费用随之增减;周转材料要计入工程施工成本费用中;按照购买价格记录库存材料,如出现某些材料与市场价格不符时,可适当增减管理费用;企业对外投资金额入账时若发生差额,可记为投资损益。
(二)记录时的要点
会计人员编制“盘点明细表”时,对流动与固定资产的盈亏要先记在“待处理损溢”账户中,等报批后再进行分别转账;盘点库存材料时,对于那些残料,要借记为“库存材料”,非定额毁损要记为“营业外支出”,定额内损失记为“管理费”,由保险公司赔付的记为“应收账款”;当固定资产盘点亏损时,要追究相关责任。责任过失可记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报废可转入资产清理中;企业在转制中,仍有未完工的工程,可以按照签订的合同造价、工程类型、完工量等确定价值,然后按照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核算损溢。
三、资产评估
完成转制工作后,会计人员要将统计好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交由评估机构评估,这是所有企业在转制中的重要环节。评估报告可以让企业明确资产数额、债权债务。在评估时,企业可以要求评估机构评估无形资产。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与客户、商家、施工团队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在交流合作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评估机构应当予以重视;企业还可以要求评估机构划分非生产经营性与经营性资产,这可以更好的明确产权归属。一般情况下,非生产经营性的资产多为企业所有,包括资金、福利、临设包干。
资产评估增值应贷记为“实收资本”,当未完成工程评估后的价值大于账面金额时,可以等竣工后再计损益。有关非经营性资产的记录,可以做如下整理:明确产权,暂入实收账户,不能分红;脱离企业,重新组建单位,建立新的管理运作模式;相关人员在原账面上调整,管理核算模式不变。此外,还可以趁转制之余,将原来的“拨改贷”款转到实收资本中,这些实收资本就是国有股本。同时,收购股权、并购企业,以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引进新的资本;当企业被收购、兼并、破产时仍有欠税,要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请他作为债权人,处理好双方的债务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进步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残酷的提出了“优胜劣汰”的市场需求,建筑企业若不能适应只能重组、转制甚至破产。企业的转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是转制中的重要一环。会计人员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记录好资本金、入股方式,清查财产时要记录好固定资产与库存,协同评估机构,做好资产评估。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在转制中扭亏脱困、盘活资产,不断创新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