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由于散打运动自身的技术特点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甚至会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所以探究运动员受伤的原因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散打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散打 训练 运动损伤
随着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训练,运动员的功力在不断提高,使之原本对抗激烈的散打运动赛场争夺更加精彩,往往到了白热化程度,赛场争夺精彩纷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安全隐患,如果处理不当,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则会受到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一、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措施
散打运动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训练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为比赛期,运动员经过艰苦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的好成绩,所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在整个安全系统防护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此要加以重视。
二、掌握正确规范的散打技术
正确规范的动作技术是提高散打技术水平的基础,只有正确的使用动作技术,按照正常的生理结构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才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采取各种辅助手段进行动作技术的监测,单一的技术动作要反复的进行练习,使动作达到“动力定型”,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潜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否则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摔法,需要利用技巧才能是对方摔倒,而不是蛮力,若技术动作不熟练,将对方摔倒时很容易造成自己意外摔倒或受伤,结果事倍功半。所以在散打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技术正确性的训练,每项技术动作都要进行反复的训练,达到动作技术的自动化。
三、加强体能训练,提高体能储备
散打运动竞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竞赛两分钟,休息一分钟,加之散打运动对抗激烈的特点,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如果运动员的体能匮乏,即使技术动作﹑战术运用的再熟练灵活,也会影响整个比赛成绩,甚至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所以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改变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手段﹑训练的内容等加强体能的储备。例如高原训练法﹑核心力量训练法等都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
四、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发生变化,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极易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使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只追求进攻而忽视了防守,特别是一些年轻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自身伤害。所以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六、避免带伤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处于伤病状态时,身体的各个机能都不是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都会受到限制,况且散打运动对抗激烈,灵活多变的特点,当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和比赛时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信心不足﹑身体疲劳感加重等现象,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当运动员受伤时首先应有医生诊断,对运动员进行康复治疗,其次是教练员针对受伤运动员的伤病情况,
七、减少局部负荷过重和合理安排恢复时间
局部负荷过重是指由于教练员训练方法不合理﹑不科学等导致运动员局部机体损伤,教练员在训练中科采取多种训练手段以加强某项技术动作的竞技程度。预防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运动员休息时间,散打运动属于高强度﹑大负荷的对抗性项目,运动员需要充分的恢复时间以调整身体机能。
除此之外,教练员要时刻观察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注意运动员的情绪波动情况,观察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因为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运动员通过休息很快就能得到恢复,有的运动员恢复能力差,则会出现身体疲劳程度明显,情绪低落等现象,所以提早预防,避免后患。
八、裁判执裁能力
散打裁判员不仅是比赛规则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运动员的保护者,随着散打竞赛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受伤比率也随之增高,对裁判员执裁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大多数裁判员的执裁经验稍欠缺,每年只执裁一两场大型的赛事,所以裁判员要提高比赛的执裁能力,并且在每年都要进行规范的裁判员培训,严格执行裁判员考核制度。
九、结论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以促进运动员的康复,保持良好地竞技状态,最后需要运动员亲身实践,适合自身的训练计划,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再次发生。
(二)严格按级别参赛,加强体重称量的精确性及严谨性,防止跨级比赛,特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赛事。加强裁判员的培训与选派工作,召集各省市裁判员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让裁判员了解最新的比赛信息,掌握统一的裁判标准,增强散打理论知识的学习,选派定量的裁判员参加各种比赛的裁判工作,提高执裁经验。
(三)对不同形式的散打比赛应制定不同的竞赛规则,由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生理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规则的制定﹑级别的划分﹑护具的穿戴﹑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上要更加周密严格,以免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4D03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2] 刘铭良.浅析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工程学报.2005(6):18-25.
[3]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26-29.
[4] 张文天.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的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16-18.
摘 要 由于散打运动自身的技术特点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甚至会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所以探究运动员受伤的原因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散打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散打 训练 运动损伤
随着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训练,运动员的功力在不断提高,使之原本对抗激烈的散打运动赛场争夺更加精彩,往往到了白热化程度,赛场争夺精彩纷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安全隐患,如果处理不当,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则会受到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一、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措施
散打运动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训练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为比赛期,运动员经过艰苦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的好成绩,所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在整个安全系统防护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此要加以重视。
二、掌握正确规范的散打技术
正确规范的动作技术是提高散打技术水平的基础,只有正确的使用动作技术,按照正常的生理结构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才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采取各种辅助手段进行动作技术的监测,单一的技术动作要反复的进行练习,使动作达到“动力定型”,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潜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否则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摔法,需要利用技巧才能是对方摔倒,而不是蛮力,若技术动作不熟练,将对方摔倒时很容易造成自己意外摔倒或受伤,结果事倍功半。所以在散打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技术正确性的训练,每项技术动作都要进行反复的训练,达到动作技术的自动化。
三、加强体能训练,提高体能储备
散打运动竞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竞赛两分钟,休息一分钟,加之散打运动对抗激烈的特点,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如果运动员的体能匮乏,即使技术动作﹑战术运用的再熟练灵活,也会影响整个比赛成绩,甚至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所以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改变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手段﹑训练的内容等加强体能的储备。例如高原训练法﹑核心力量训练法等都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
四、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发生变化,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极易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使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只追求进攻而忽视了防守,特别是一些年轻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自身伤害。所以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六、避免带伤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处于伤病状态时,身体的各个机能都不是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都会受到限制,况且散打运动对抗激烈,灵活多变的特点,当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和比赛时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信心不足﹑身体疲劳感加重等现象,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当运动员受伤时首先应有医生诊断,对运动员进行康复治疗,其次是教练员针对受伤运动员的伤病情况,
七、减少局部负荷过重和合理安排恢复时间
局部负荷过重是指由于教练员训练方法不合理﹑不科学等导致运动员局部机体损伤,教练员在训练中科采取多种训练手段以加强某项技术动作的竞技程度。预防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运动员休息时间,散打运动属于高强度﹑大负荷的对抗性项目,运动员需要充分的恢复时间以调整身体机能。
除此之外,教练员要时刻观察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注意运动员的情绪波动情况,观察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因为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运动员通过休息很快就能得到恢复,有的运动员恢复能力差,则会出现身体疲劳程度明显,情绪低落等现象,所以提早预防,避免后患。
八、裁判执裁能力
散打裁判员不仅是比赛规则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运动员的保护者,随着散打竞赛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受伤比率也随之增高,对裁判员执裁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大多数裁判员的执裁经验稍欠缺,每年只执裁一两场大型的赛事,所以裁判员要提高比赛的执裁能力,并且在每年都要进行规范的裁判员培训,严格执行裁判员考核制度。
九、结论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以促进运动员的康复,保持良好地竞技状态,最后需要运动员亲身实践,适合自身的训练计划,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再次发生。
(二)严格按级别参赛,加强体重称量的精确性及严谨性,防止跨级比赛,特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赛事。加强裁判员的培训与选派工作,召集各省市裁判员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让裁判员了解最新的比赛信息,掌握统一的裁判标准,增强散打理论知识的学习,选派定量的裁判员参加各种比赛的裁判工作,提高执裁经验。
(三)对不同形式的散打比赛应制定不同的竞赛规则,由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生理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规则的制定﹑级别的划分﹑护具的穿戴﹑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上要更加周密严格,以免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4D03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2] 刘铭良.浅析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工程学报.2005(6):18-25.
[3]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26-29.
[4] 张文天.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的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