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管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成果正影响着基础教育的走向。其中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2011年又作了修订,新版课程标准更强调物理课程的实践性,希望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各地学校结合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纷纷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现就笔者所在学校实施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物理潜能的两个载体提出来与读者分享。
1实施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依据
2011新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实验课程资源。教师可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也可用效果更明显、实验误差更小的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同时,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等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于是笔者所在学校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地区、学校和师生特点,开发了两个课程项目:15分钟演说;90分钟制作。
2实施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两个载体
2.115分钟演说
本课程是借鉴语文和英语两课程的做法,语文和英语老师经常要学生走上讲台,叙述事件,阐述观点,交流思想,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把它迁移进物理课堂。
(1)目的
开辟一种新的物理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物理演说过程;认识到思想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公开见解并与他人交流的表达能力;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操作步骤
①准备阶段:提前一周宣布计划,明确要求,提出演说话题。话题体现物理学科知识、技能,如学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生知道光的色散最早是牛顿发现和研究的,就请同学们围绕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从图书馆、互联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名人传记的讨论,分工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确定演说小组的人员名单和人数,确定次数,一般一周一次。
②实施阶段:选定演说在哪节课,商定上台演说的学生,演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规定演说时间10分钟,讨论时间5分钟。一学期下来,一个班的学生还不能全部走上讲台,次数有限,但对没机会的学生是示范和引导,所以鼓励学生在课余对感兴趣的物理问题进行讨论,使课堂延伸到课外。
③评价阶段:从三方面进行,即自评、互评、师评。演说结束后,负责演说的同学对自己的话题谈体会;其他学生对该话题谈感受、思索;老师小结谈改进、希望。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在表达思想方面存在的长处和不足,可以看出,演说者是很看重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的,不论别人讲优点还是缺点,他们都边听边回顾自己刚才的经历,而未演说者则从中学到了怎样准备演说,怎样准备物理主题等。
(3)教师的任务
①对演说的目的,演说的基本原則,演说稿的撰写,语音、语调及手势等,作出说明。
②请参加演说的学生把演说的内容、方式等事先跟老师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作适当点拨,让学生作出修改,以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③因为类似的活动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生和老师的经验和水平有限,所以评价标准力求客观性,指导意见力求发展性,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并能引起学生作进一步的反思。
2.290分钟制作
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除了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外,动手能力也是要培养的重要内容。
(1)目的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操作步骤
①准备阶段:首先是思想准备。制作材料选择费时、费力,教师和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体系认可度还不高,所以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转变学生观念;其次是物质准备。老师预先布置制作仪器所需的材料、工具,把往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他们看,使他们受到启发,明确方向。
②实施阶段:师生讨论物理教学可进行的小制作主题。如万花筒、潜望镜、简易天平和橡皮筋测力计等。为了降低难度,培养合作精神,把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4人,每人负责一项任务,或选材,或加工,或组装,或改进,力争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各组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展示、评比。
③评价阶段:采用共评和师评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共评就是全班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把作品展示在讲台上,从四个方面打分,即结构是否符合原理,选材是否合理,外观是否精美,功能是否实用。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本次作业完成的质量高低还是能鉴别出来的。师评就是老师评价,在学生共评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设想。最后确定等级,以校本课程评定小组名义颁发纪念品和荣誉证书。获奖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还把作品拿给别的班级的同学欣赏。
1实施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依据
2011新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实验课程资源。教师可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也可用效果更明显、实验误差更小的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同时,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例如使用饮料瓶等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于是笔者所在学校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地区、学校和师生特点,开发了两个课程项目:15分钟演说;90分钟制作。
2实施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两个载体
2.115分钟演说
本课程是借鉴语文和英语两课程的做法,语文和英语老师经常要学生走上讲台,叙述事件,阐述观点,交流思想,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把它迁移进物理课堂。
(1)目的
开辟一种新的物理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物理演说过程;认识到思想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公开见解并与他人交流的表达能力;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操作步骤
①准备阶段:提前一周宣布计划,明确要求,提出演说话题。话题体现物理学科知识、技能,如学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生知道光的色散最早是牛顿发现和研究的,就请同学们围绕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从图书馆、互联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名人传记的讨论,分工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确定演说小组的人员名单和人数,确定次数,一般一周一次。
②实施阶段:选定演说在哪节课,商定上台演说的学生,演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规定演说时间10分钟,讨论时间5分钟。一学期下来,一个班的学生还不能全部走上讲台,次数有限,但对没机会的学生是示范和引导,所以鼓励学生在课余对感兴趣的物理问题进行讨论,使课堂延伸到课外。
③评价阶段:从三方面进行,即自评、互评、师评。演说结束后,负责演说的同学对自己的话题谈体会;其他学生对该话题谈感受、思索;老师小结谈改进、希望。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在表达思想方面存在的长处和不足,可以看出,演说者是很看重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的,不论别人讲优点还是缺点,他们都边听边回顾自己刚才的经历,而未演说者则从中学到了怎样准备演说,怎样准备物理主题等。
(3)教师的任务
①对演说的目的,演说的基本原則,演说稿的撰写,语音、语调及手势等,作出说明。
②请参加演说的学生把演说的内容、方式等事先跟老师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作适当点拨,让学生作出修改,以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③因为类似的活动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生和老师的经验和水平有限,所以评价标准力求客观性,指导意见力求发展性,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并能引起学生作进一步的反思。
2.290分钟制作
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除了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外,动手能力也是要培养的重要内容。
(1)目的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操作步骤
①准备阶段:首先是思想准备。制作材料选择费时、费力,教师和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体系认可度还不高,所以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转变学生观念;其次是物质准备。老师预先布置制作仪器所需的材料、工具,把往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他们看,使他们受到启发,明确方向。
②实施阶段:师生讨论物理教学可进行的小制作主题。如万花筒、潜望镜、简易天平和橡皮筋测力计等。为了降低难度,培养合作精神,把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4人,每人负责一项任务,或选材,或加工,或组装,或改进,力争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各组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展示、评比。
③评价阶段:采用共评和师评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共评就是全班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把作品展示在讲台上,从四个方面打分,即结构是否符合原理,选材是否合理,外观是否精美,功能是否实用。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本次作业完成的质量高低还是能鉴别出来的。师评就是老师评价,在学生共评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设想。最后确定等级,以校本课程评定小组名义颁发纪念品和荣誉证书。获奖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还把作品拿给别的班级的同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