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晋县雷家庄学区 河北 宁晋 055550)
【摘 要】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课程的变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构。从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教师的成长、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定位、新课程与教学常规的审视,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角度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胆识,变革头脑中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重构新的教育观念,探索课程改革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重构;体验与思考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程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时,我们的心灵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先前的旁观变成了无助的彷徨,先前的惊羡变成了沉重的惊叹!新课程正在实际地变革着我们头脑中关于教育的信条,我们必须努力地重构心灵中的教育殿堂。
1. 变革封闭的“教学”观念,重构开放的课程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然将“课程”凸现在我们面前,将会彻底变革我们习惯的“教学”和我们的教学习惯。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中首先需要摆正的和面对的一对关系。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再是预设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学也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课程的不断生成与开发。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的课文,长期以来,我们太习惯于讲深讲透课文的思想内容,太注重理性而忽略了感性。现在看来,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以及体验这种感受的过程,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它更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还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其他相关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这样的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我们习惯的“教学”了,而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2. 变革教师奉献与牺牲的悲壮,重构教师分享与成长的快乐 有一首歌颂教师的诗是这样写的:“你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几乎成了奉献与牺牲的代名词,这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理想定位,也是教师沾沾自喜的一点虚荣与悲壮。
教师的命运是不是就应该这样?以前我们有过怀疑,却不敢质疑,因为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已深入人心,因为我们习惯于教育生涯就是一个挥霍积累、挥霍生命的过程。新课程让我们对教师的命运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由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价值取向,课程综合性的不断加大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充满了发展性。教师由传统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决策者,教师有更大的空间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创造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当然还是需要奉献、需要有所牺牲,但决不至于悲壮;教师的生命中更多的是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召唤、心灵的启迪,其中应该充满成长和伴随成长的快乐。
3. 变革教育的功利与急躁,重构教育的平和与关怀 在漫漫的教育史上,我们特别怀念中国的“百家争鸣”,怀念西方的“雅典教育”,那是一个真教育的时代,一个以人为本,争取人的全面发展的启蒙时代,遗憾的是我们接受启蒙的时间太长了,长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急功近利,来饮鸩止渴。于是,教育的变异渐渐开始。教育等于知识的传递,等于技能的形成;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生活,仅仅是为了升学而不是为了做人。
4. 变革传统的教学常规,重构百花齐放的教学个性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重复千百次以后就会变成传统;一种传统在同一的价值观的认同下就会成为一种规范。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多规范的,又叫常规,比如,课堂的形式,总是讲台在前,课桌在后,老师在上面,学生在下面;教学的程序总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备课本是用表格制成的,规定了要写的项目和大致的篇幅;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亘古不变;作业批改的符号是统一的……所有的一切,我们都习惯了,并且下意识地以为习惯的就是正确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条基本常规:先学生字新词,扫清障碍;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常规背后的思想是扎实基础,生字新词更是基础的基础。我们能不能改变这条常规:先尝试自己识字、读通课文,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巩固生字。我们直觉地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就是我们的理由;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兴趣很高,书声朗朗是我们更充足的理由;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阅读习惯明显改善是我们不容置疑的理由。
5. 变革学习的形式与范围,重构学习的自由天堂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充满欢乐和自由的;而实际上,我们已在学生的周围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规定了一条又一条的边界。学习内容是分年级分学期的,超越一点就是“超大纲”;学习目标锁定在一张张远远近近的试卷上,考什么就学什么;学习方法简单,知识就得背,技能就得练……而学生就像一个个被捆绑着的精灵,纵使你有百般能耐,也只能按部就班。
事实上,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早已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很重。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而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元学习因素驱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投入学习,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的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骆寒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出现的问题及其反思[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邱福明.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摘 要】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课程的变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构。从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教师的成长、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定位、新课程与教学常规的审视,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角度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胆识,变革头脑中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重构新的教育观念,探索课程改革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重构;体验与思考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程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时,我们的心灵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先前的旁观变成了无助的彷徨,先前的惊羡变成了沉重的惊叹!新课程正在实际地变革着我们头脑中关于教育的信条,我们必须努力地重构心灵中的教育殿堂。
1. 变革封闭的“教学”观念,重构开放的课程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然将“课程”凸现在我们面前,将会彻底变革我们习惯的“教学”和我们的教学习惯。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中首先需要摆正的和面对的一对关系。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再是预设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学也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课程的不断生成与开发。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的课文,长期以来,我们太习惯于讲深讲透课文的思想内容,太注重理性而忽略了感性。现在看来,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以及体验这种感受的过程,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它更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还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其他相关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这样的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我们习惯的“教学”了,而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2. 变革教师奉献与牺牲的悲壮,重构教师分享与成长的快乐 有一首歌颂教师的诗是这样写的:“你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几乎成了奉献与牺牲的代名词,这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理想定位,也是教师沾沾自喜的一点虚荣与悲壮。
教师的命运是不是就应该这样?以前我们有过怀疑,却不敢质疑,因为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已深入人心,因为我们习惯于教育生涯就是一个挥霍积累、挥霍生命的过程。新课程让我们对教师的命运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由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价值取向,课程综合性的不断加大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充满了发展性。教师由传统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决策者,教师有更大的空间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创造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当然还是需要奉献、需要有所牺牲,但决不至于悲壮;教师的生命中更多的是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召唤、心灵的启迪,其中应该充满成长和伴随成长的快乐。
3. 变革教育的功利与急躁,重构教育的平和与关怀 在漫漫的教育史上,我们特别怀念中国的“百家争鸣”,怀念西方的“雅典教育”,那是一个真教育的时代,一个以人为本,争取人的全面发展的启蒙时代,遗憾的是我们接受启蒙的时间太长了,长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急功近利,来饮鸩止渴。于是,教育的变异渐渐开始。教育等于知识的传递,等于技能的形成;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生活,仅仅是为了升学而不是为了做人。
4. 变革传统的教学常规,重构百花齐放的教学个性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重复千百次以后就会变成传统;一种传统在同一的价值观的认同下就会成为一种规范。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多规范的,又叫常规,比如,课堂的形式,总是讲台在前,课桌在后,老师在上面,学生在下面;教学的程序总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备课本是用表格制成的,规定了要写的项目和大致的篇幅;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亘古不变;作业批改的符号是统一的……所有的一切,我们都习惯了,并且下意识地以为习惯的就是正确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条基本常规:先学生字新词,扫清障碍;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常规背后的思想是扎实基础,生字新词更是基础的基础。我们能不能改变这条常规:先尝试自己识字、读通课文,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巩固生字。我们直觉地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就是我们的理由;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兴趣很高,书声朗朗是我们更充足的理由;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阅读习惯明显改善是我们不容置疑的理由。
5. 变革学习的形式与范围,重构学习的自由天堂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充满欢乐和自由的;而实际上,我们已在学生的周围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规定了一条又一条的边界。学习内容是分年级分学期的,超越一点就是“超大纲”;学习目标锁定在一张张远远近近的试卷上,考什么就学什么;学习方法简单,知识就得背,技能就得练……而学生就像一个个被捆绑着的精灵,纵使你有百般能耐,也只能按部就班。
事实上,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早已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很重。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而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元学习因素驱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投入学习,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的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骆寒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出现的问题及其反思[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邱福明.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