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现代数学教学活动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实践活动,即“做中学”。在充满智慧、充满个性、充满情感的课堂中,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方法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提升、思想感情的升华,达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师生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是密切联系的,教为学服务,学为教打基础,教促进学,学促进教,教学相长。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个富有意义的有效学习情境,提出一个个充满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错误的概念理解和操作行为暴露出来,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把握各个教学时机适时地进行引导,用学生生成的资源促进他们自主建构知识,从而主动获取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一、顺学而教,让孩子学得轻松、自如、有创意
例如, 北京名师华应龙执教《角的度量》一课,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三个不同角度的滑滑梯,问孩子们有什么不同。
生:滑滑梯的角度不同,有大有小。
师:你怎么知道角的大小呢?
生:量一量呀。
师追问:怎么量,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请举手。
(会量的同学不是很多,只有一部分同学举手)以上这些情境大家都很熟悉,也没什么特别,但接下来的情境却体现了华老师的匠心独具。
华老师没有让学生马上量角,也没有让学生来认识量角器,而是组织学生在“纸”的量角器上画角,并启发学生:怎样画?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有不同画法?画完角,学生明确了一个要点: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边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之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试着量作业纸上的角1。当然,孩子们基本不会,将量角器翻来覆去,一头雾水。华老师让一名学生把他的典型“量法”展示给大家,并让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你能看出角1是多少度吗?
生:(低头)不能。
师:你量的时候有什么困惑和不明白吗?
生不语,老师又将这句话面对全班问了一遍。于是大家纷纷表态——
生1:量角器是半圆的,不好量。
生2:量角器应怎么放?我还不知道。
生3:另一半圆用到哪去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线呢?
…………
足足用了3分钟,华老师耐心地听完了每一个孩子的疑惑,他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孩子不知不觉就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也完完全全掌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就“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来说,很多教师关注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但是华老师却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他并不急于指导学生怎样使用量角器,而是从量角器上发现角。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确:量角器上那些对学生来说错综复杂的线是做什么用的。尤其是画“一度”的角更是经典,“可以画得粗一点吗?”看似不经意,却有很多玄妙在其间。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一度”的角是什么样的?学生了解到的可能还不止这些。
顺学而教,就是要顺着孩子的思维,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如《角的度量》一课,我们总认为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就掌握了画角,其实不然。现实中,是先有了角,还是先有了量角器呢?量角器应该是在量角与画角的需求下才产生的,华老师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律,让学生在“做量角器”的活动中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可见,只有顺学而教,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刻、学得有味。
二、顺势而导,让孩子学得主动、生动、有深度
1.利用“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案是与教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教案重视教师的教,学案重视学生的学。学案导学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题先预习,在此基础上师生再进行交流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学案”笔者是和学生一起设计的,整个课堂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这一过程:①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②猜想三角形的内角之间到底藏有什么秘密呢?凭着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猜猜看。③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学具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相信你能行!
方法一: 我的结论:
方法二: 我的结论:
方法三: 我的结论:
……
并设计了“学习要求”:①先独立思考,你想怎样验证?②再小组合作探究 ,有不同的验证方法吗?③最后汇报展示,你的验证方法能让人信服吗?
课上,引导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提示,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笔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生1猜:任意两个角之和大于第三个角;
生2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固定的数(因为上学期学生就已知道了三角尺中各角的度数);
生3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接下来,我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足够的讨论之后,进入了汇报展示过程。
小组1: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生补充:不管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
小组2:我们小组是用折的方法,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生补充:因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个直角,另外两个锐角只要能拼成直角,三个内角的和就是180度了)
……
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间藏有什么秘密吗?从而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接着让孩子们思考:一个三角形里最多有几个直角或钝角?孩子们积极投入新一轮的探索中,很快就得出结论。
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步步深入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自始至终气氛和谐、生动、自然,既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个体成果展示,更有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热烈的讨论,集体成果的反馈,呈现出情知交融、知行统一、个性共扬、主动创新的气象。
2.巧用“插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灵感迸发,教师对这些“创意”应始终抱以呵护的态度,抓住孩子灵感迸发的刹那,给他们创设一个自主探究、自主体验、释疑的情境,让他们通过实践自己去发现、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出了一道选择题:在捐款活动中,五(1)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7元,五(2)班同学平均捐款8元,两班平均每人捐款( )元。(A) 7 (B) 8 (C) 7.5 (D)无法确定。大多数学生选的答案是D,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C。
评讲时,这位老师有意先让选C的学生说说为什么。一个学生说:“(7 8)÷2=7.5(元)啊。”这个说法立刻遭到了选择D的学生的强烈反对。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种解法肯定是错误的。求‘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需要知道全班同学捐款的总元数和两个班级的总人数。‘7 8’算出的不是捐款的总元数,2也不是总人数,结果当然也不是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师生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是密切联系的,教为学服务,学为教打基础,教促进学,学促进教,教学相长。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个富有意义的有效学习情境,提出一个个充满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错误的概念理解和操作行为暴露出来,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把握各个教学时机适时地进行引导,用学生生成的资源促进他们自主建构知识,从而主动获取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一、顺学而教,让孩子学得轻松、自如、有创意
例如, 北京名师华应龙执教《角的度量》一课,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三个不同角度的滑滑梯,问孩子们有什么不同。
生:滑滑梯的角度不同,有大有小。
师:你怎么知道角的大小呢?
生:量一量呀。
师追问:怎么量,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请举手。
(会量的同学不是很多,只有一部分同学举手)以上这些情境大家都很熟悉,也没什么特别,但接下来的情境却体现了华老师的匠心独具。
华老师没有让学生马上量角,也没有让学生来认识量角器,而是组织学生在“纸”的量角器上画角,并启发学生:怎样画?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有不同画法?画完角,学生明确了一个要点: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边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之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试着量作业纸上的角1。当然,孩子们基本不会,将量角器翻来覆去,一头雾水。华老师让一名学生把他的典型“量法”展示给大家,并让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你能看出角1是多少度吗?
生:(低头)不能。
师:你量的时候有什么困惑和不明白吗?
生不语,老师又将这句话面对全班问了一遍。于是大家纷纷表态——
生1:量角器是半圆的,不好量。
生2:量角器应怎么放?我还不知道。
生3:另一半圆用到哪去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线呢?
…………
足足用了3分钟,华老师耐心地听完了每一个孩子的疑惑,他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孩子不知不觉就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也完完全全掌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就“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来说,很多教师关注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但是华老师却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他并不急于指导学生怎样使用量角器,而是从量角器上发现角。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确:量角器上那些对学生来说错综复杂的线是做什么用的。尤其是画“一度”的角更是经典,“可以画得粗一点吗?”看似不经意,却有很多玄妙在其间。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一度”的角是什么样的?学生了解到的可能还不止这些。
顺学而教,就是要顺着孩子的思维,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如《角的度量》一课,我们总认为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就掌握了画角,其实不然。现实中,是先有了角,还是先有了量角器呢?量角器应该是在量角与画角的需求下才产生的,华老师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律,让学生在“做量角器”的活动中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可见,只有顺学而教,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刻、学得有味。
二、顺势而导,让孩子学得主动、生动、有深度
1.利用“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案是与教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教案重视教师的教,学案重视学生的学。学案导学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题先预习,在此基础上师生再进行交流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学案”笔者是和学生一起设计的,整个课堂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这一过程:①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②猜想三角形的内角之间到底藏有什么秘密呢?凭着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猜猜看。③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学具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相信你能行!
方法一: 我的结论:
方法二: 我的结论:
方法三: 我的结论:
……
并设计了“学习要求”:①先独立思考,你想怎样验证?②再小组合作探究 ,有不同的验证方法吗?③最后汇报展示,你的验证方法能让人信服吗?
课上,引导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提示,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笔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生1猜:任意两个角之和大于第三个角;
生2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固定的数(因为上学期学生就已知道了三角尺中各角的度数);
生3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接下来,我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足够的讨论之后,进入了汇报展示过程。
小组1: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生补充:不管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
小组2:我们小组是用折的方法,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生补充:因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个直角,另外两个锐角只要能拼成直角,三个内角的和就是180度了)
……
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间藏有什么秘密吗?从而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接着让孩子们思考:一个三角形里最多有几个直角或钝角?孩子们积极投入新一轮的探索中,很快就得出结论。
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步步深入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自始至终气氛和谐、生动、自然,既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个体成果展示,更有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热烈的讨论,集体成果的反馈,呈现出情知交融、知行统一、个性共扬、主动创新的气象。
2.巧用“插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灵感迸发,教师对这些“创意”应始终抱以呵护的态度,抓住孩子灵感迸发的刹那,给他们创设一个自主探究、自主体验、释疑的情境,让他们通过实践自己去发现、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出了一道选择题:在捐款活动中,五(1)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7元,五(2)班同学平均捐款8元,两班平均每人捐款( )元。(A) 7 (B) 8 (C) 7.5 (D)无法确定。大多数学生选的答案是D,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C。
评讲时,这位老师有意先让选C的学生说说为什么。一个学生说:“(7 8)÷2=7.5(元)啊。”这个说法立刻遭到了选择D的学生的强烈反对。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种解法肯定是错误的。求‘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需要知道全班同学捐款的总元数和两个班级的总人数。‘7 8’算出的不是捐款的总元数,2也不是总人数,结果当然也不是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