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我校开展了组内同题异构的组内研修活动,下面我就我们英语组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开展同题异构之后,谈论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在知识的处理上
1.本节课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on one’s mind ,其中文是挂在心上;惦念,书上的句子是What’s on your mind ? 当时看到这个知识点,我只能回忆起我们曾经学过的in one’s mind,其中文是在心里;在脑海中。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点我是忽略过去的,我感觉没有多少可以拓展的。但A老师从on one’s mind →in one’s mind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mind doing sth,听课时当听到她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所实话心里挺佩服的,她能够把初中阶段到现在为止mind 的重点用法都能够联系起来,系统性地给学生讲mind 的用法,虽然自己也送过三届初三,但平时自己疏于总结归纳,所以每次从初一开始重新一个轮回教学时很多知识点都有所遗忘,在上课时就很难有拓展性的教学,所讲的知识就不具备系统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归纳与总结,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所拓展!
2.书本上出现了 “As soon as you click the mouse, there’s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这个句子中的as soon as 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因为这个知识点之前学过,所以当时我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给了学生两个句子“她一回来我就会打电话给你”“我一醒来我妈妈就去上班了”我让同学根据中文翻译一下,适当地给了一些短语的提示,让学生把它们整合起来就可以了,我相信学生对于第一个句子 “I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she comes back” 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对于第二个句子 “As soon as I woke up, my mother went to work” 应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为了从形式上完成我本课的教学任务,所以我就把这个知识点带过去了,当时只是觉得知识点处理得不太到位,不觉得教学设计有何不妥。但A老师是把这两个句子的英文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区别并进行归纳总结,相信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刻的掌握,也就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那个老师达到的教学效率比我高!
二、在问题的设计上
1.在welcome to the unit 的part A 部分,主要讨论学生了解世界的方式,当时认为这个环节比较简单,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discussion “Travelling is a good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Why?” 学生通过讨论先给出他们的答案,我之后进行了总结,也给了一些他们暂时还没想到的理由。C 老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My favorite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is from ________that __________, 在that 后面说出他们通过某种方式了解世界之后所知道的发生在国内外的大事。当时看到这个设计时,我认为这个设计起点太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回答是:“My favorite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is from TV that Japan will hold the next Olympic games in Tokyo in 2020 ”听完这个回答,我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的教学环节只是一个很粗浅的讨论,但B 老师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题目的设计应该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这样的设计才是高效的!
2.在welcome to the unit 的part B 部分,主要讨论的是Simon 和Millie 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理由,所以对于这部分能设计的题目是:“ How does Millie learn about the world?” “How does Simon learn about the world?” “Why does Millie lik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from books?” “Why does Simon lik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through the Internet?” 这四个题目都比较简单,但给人一种非常繁琐的感觉,因为重复的部分太多了。所以我在这个教学设计的环节就设计了read and answer ,给出了两个问题。1. “ How does Millie learn about the world and why?” 2. “What about Simon?” 当时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可以了。但是C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她安排了两个任务 “listen and answer” “read and answer” ,同样的题目她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第一次出现的表格是两列三行,在第一次列上有Name、Mille、Simon. 在第二列的第一行是How does he/she learn about the world ? 第二和第三行让学生通过“listen and answer”的这个任务来完成。在“read and answer”这个任务环节,老师运用的还是这张表格,只不过这张表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一列Why does she/he like to learn that way?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个任务也是由易到难,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一种好奇和快乐中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应该说听了C 老师的课,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题目的设计一定要积极思考,只有大胆创新的设计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过程,“同题异构”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看到别的老师教学上一些新的思考与做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珍惜每一次这样的学习机会,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一、在知识的处理上
1.本节课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on one’s mind ,其中文是挂在心上;惦念,书上的句子是What’s on your mind ? 当时看到这个知识点,我只能回忆起我们曾经学过的in one’s mind,其中文是在心里;在脑海中。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点我是忽略过去的,我感觉没有多少可以拓展的。但A老师从on one’s mind →in one’s mind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mind doing sth,听课时当听到她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所实话心里挺佩服的,她能够把初中阶段到现在为止mind 的重点用法都能够联系起来,系统性地给学生讲mind 的用法,虽然自己也送过三届初三,但平时自己疏于总结归纳,所以每次从初一开始重新一个轮回教学时很多知识点都有所遗忘,在上课时就很难有拓展性的教学,所讲的知识就不具备系统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归纳与总结,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所拓展!
2.书本上出现了 “As soon as you click the mouse, there’s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这个句子中的as soon as 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因为这个知识点之前学过,所以当时我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给了学生两个句子“她一回来我就会打电话给你”“我一醒来我妈妈就去上班了”我让同学根据中文翻译一下,适当地给了一些短语的提示,让学生把它们整合起来就可以了,我相信学生对于第一个句子 “I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she comes back” 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对于第二个句子 “As soon as I woke up, my mother went to work” 应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为了从形式上完成我本课的教学任务,所以我就把这个知识点带过去了,当时只是觉得知识点处理得不太到位,不觉得教学设计有何不妥。但A老师是把这两个句子的英文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区别并进行归纳总结,相信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刻的掌握,也就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那个老师达到的教学效率比我高!
二、在问题的设计上
1.在welcome to the unit 的part A 部分,主要讨论学生了解世界的方式,当时认为这个环节比较简单,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discussion “Travelling is a good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Why?” 学生通过讨论先给出他们的答案,我之后进行了总结,也给了一些他们暂时还没想到的理由。C 老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My favorite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is from ________that __________, 在that 后面说出他们通过某种方式了解世界之后所知道的发生在国内外的大事。当时看到这个设计时,我认为这个设计起点太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回答是:“My favorite way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is from TV that Japan will hold the next Olympic games in Tokyo in 2020 ”听完这个回答,我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的教学环节只是一个很粗浅的讨论,但B 老师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题目的设计应该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这样的设计才是高效的!
2.在welcome to the unit 的part B 部分,主要讨论的是Simon 和Millie 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理由,所以对于这部分能设计的题目是:“ How does Millie learn about the world?” “How does Simon learn about the world?” “Why does Millie lik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from books?” “Why does Simon lik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through the Internet?” 这四个题目都比较简单,但给人一种非常繁琐的感觉,因为重复的部分太多了。所以我在这个教学设计的环节就设计了read and answer ,给出了两个问题。1. “ How does Millie learn about the world and why?” 2. “What about Simon?” 当时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可以了。但是C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她安排了两个任务 “listen and answer” “read and answer” ,同样的题目她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第一次出现的表格是两列三行,在第一次列上有Name、Mille、Simon. 在第二列的第一行是How does he/she learn about the world ? 第二和第三行让学生通过“listen and answer”的这个任务来完成。在“read and answer”这个任务环节,老师运用的还是这张表格,只不过这张表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一列Why does she/he like to learn that way?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个任务也是由易到难,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一种好奇和快乐中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应该说听了C 老师的课,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题目的设计一定要积极思考,只有大胆创新的设计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过程,“同题异构”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看到别的老师教学上一些新的思考与做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珍惜每一次这样的学习机会,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