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乘法口诀的可信性,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其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形式还有速算比赛,如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 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一条训练学生思维敏捷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的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出计算器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应用题教学:果园里有梨树45棵,比橘树少9棵,橘树有多少棵?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梨树比橘树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要求橘树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地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江苏】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乘法口诀的可信性,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其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形式还有速算比赛,如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 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一条训练学生思维敏捷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的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出计算器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应用题教学:果园里有梨树45棵,比橘树少9棵,橘树有多少棵?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梨树比橘树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要求橘树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地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