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1021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道德观、审美观,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写作和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作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又要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看待和分析客观事物。
  关键词:渗透德育原因 方法
  
  正文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习作,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当代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为什么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现状: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文笔流畅,中心明确,但立意不高,缺乏高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习作的中心思想。文以立意为主,而“意在笔先”。文章必须观点正确,中心突出。要求学生做到:在模仿范文时,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范文进行立意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完《茶花赋》一文的立意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抒发热爱祖国、歌颂劳动人民智慧,学生便能这一立意自拟出《长城赋》、《黄河赋》、《塔河赋》等题目。把教作文与教作文结合起来,提高立意,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作文立意才高;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刻,作文立意才有深度。学生作文立意正确与否要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引导,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认识。这样写起作文来才能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二、时代需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作文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形式,也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考试要求:在高考语文的《考试说明》等级中规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初中会考《考试标准》中规定:“在遵循《大纲》的前提下,要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状物、抒情、表达思想观念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综上所述,健康的作文内容就是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第二条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三条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单单只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以,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经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感情,对所写事物表达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写作。
  学生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图热闹,觉得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的过程及意义,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较好的习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爱参加劳动,做家中长辈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可以以写作训练为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在本班级内开展包饺子、小组办班报、排演课本剧等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协作,尊重他人,团结他人,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既能亲身体验活动过程,又能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还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一年四季身边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学生结合活动写作,通过作文受教育,以此达到育人目的。
  二、通过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如评价别人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写作顺序去分析评价,还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遣词用句中去评价,从别人的好词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评价分析别人好文章的同时激发写作欲望,也可以利用别人的文章中的情志来影响自己,以悲胜怒,以悲胜思、以思胜恐、以忍胜喜、以喜胜悲。
  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和创新,而学生的作文是体现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去進行道德体验,在体验中丰润自己的心灵,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立足生活实际,注重引导教育。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学校的各种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扩展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关在课堂里,为文而文,单纯抓写作技巧,进行封闭式训练,无论从练笔的角度来看,还是育人的角度来看,都是不足取的。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的体现,这种认识水平的体现包括正确的立场观点、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怀、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见闻等。而认识是表达的关键,学生的认识是教育和生活实践中积累出来的。首先,学生的认识能力要靠平时的教育和培养。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强阅读实践和社会实践锻炼。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读好有字的书,包括学好各门学科,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各门学科的教材和有益的课外读物,以及广播、影视等,都是学生的教科书。借此才能把他们引入社会领域,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发展认识能力。社会生活实践,要求学生读好无字书,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社会,都要善于观察思考,提高鉴别能力。社会生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学生身处在社会环境中,耳闻目睹必然会受到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获得正确的认识,形成感受,借此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开拓情怀,积聚文思。
  二、加强表达训练,促进认知发展。
  从接触某种生活到认识表现它,对学生来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对作文教学来说,有一个表达训练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最终融为一体。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确定中心思想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习作,在明确题意要求后,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中总结、概括出中心思想,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中心思想无法凭空决定,它源于学生日常接触和积累的生活现实,是生活中无数实际材料在学生头脑中的概括性反映。对同一事物,不同学生所确定的中心思想不尽相同,这和他们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有很大关系,更和他们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密切相关。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确定中心思想就是引导学生把平时观察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例如学生在写一次集体活动,有的赞扬活动中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的写活动带来的欢乐;有的写活动失败应吸取的教训。这些不同的中心思想,说明学生参加活动的不同收获,究其原因,同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别密切相关。这又说明了,要写出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不在于写作技巧,主要在于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取决于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认识水平。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生活,以敏锐的思想来剖析生活现象,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较高的起点。
  三、依据习作内容,落实思想教育。
  學生习作的内容不只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还包含了他们认识事物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现了他们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就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我们既要重视习作内容的思想性,又不能搞片面性和绝对化,也不能拔苗助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容,只要不是消极的,就不必加以指责。为了落实作文教学的思想教育要求,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有真情实感。提倡写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对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基础。有些学生写作大多受范文的束缚和考试的压力影响,很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致使学生胡言编造,移植别人的作品,不仅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还会养成学生说谎的坏习惯,这和我们教书育人是相悖的。学生的作文应要求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了这个前提,教师才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感情的状况,也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否则,不但不能很好的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不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也削减了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要帮助他们明辨正误,分清是非,使他们的思想认识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谴责自己年迈的奶奶,不该呆在家里好吃懒做,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不该坐享其成。应该让他明白年迈的老人辛苦劳累了一辈子,该歇歇颐养天年无可厚非,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不能丢,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总之,对学生习作内容所反映的种种思想认识问题,要坚持指导方针,循循善诱,给予启发教育,这不仅是练笔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
  四、创设良好情境,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的关键。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通过以下途径:(1)阅读优秀文章,观看优秀影视节目。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听,写观后小评论,并组织学生讨论。(2)接触先进人物,参加公益活动,使学生受到感染,培养学生的公益心,学生既能从中受到教育,又丰富了写作素材。(3)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戒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尚去影响学生。
  五、在作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实施德育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作文教学分四个学段,并分别提出“阶段目标”。在不同的学段渗透德育教育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随着学段的增高,德育渗透的内涵也更加的深入,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逐渐树立较为完整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在作文教学的各种形式中进行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不同形式中渗透的生长点,进行各种隐性的和显性的德育教育。新人教版语文教材开辟了综合性学习园地,在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很多的德育渗透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向长辈询问老照片的故事,向家人询问某件藏品的来龙去脉,同学之间探讨如何看待妈妈唠叨这样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我爱我家,我爱我妈的思想感情,并将这种生活中的原始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七、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作文命题中渗透德育教育。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思路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大千世界,万花筒般的社会现象每天呈现在学生眼前,有新的也有旧的,有是也有非,有善也有恶。教师应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正确的判断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并鼓励学生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逐步接近真理,感情逐步走向健康,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三)、在作为活动中贯彻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教育。张载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三国诸葛亮也为后人留下了“志当存高远。”的豪言。正因为有了这些名人名言,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更要培养学生“立大志,立远志”的性情。为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作文活动中应该举行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如阅读名人传记;和师长交流长大了想干什么;办一份以“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我的理想”演讲比赛……..再汇总自己所有的材料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远大理想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认识到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路途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只有克服困难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
  (四)、在作文评改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从学词造句到缀段成篇,正像孩子走路一样,得有相当长的过程。教师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积极的加以引导。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药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注意学生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积极有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认识是否正确。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育人,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在作文的讲评中渗透德育教育。文章贵在真实,人格贵在诚实。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借助范文,虚情假意,堆砌词语,脱离生活实际。在讲评课上,教师要教育学生写作文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的写下来,不夸大,也不缩小,不说假话或空话、大话,要写真心话,写朴实的,有真情实感的话,不能凭空编造。仿写重在“仿”上,就是借鉴与范文相似的句式,写自己的文章。文章既要有模仿、借鉴,又要有创新。
  八、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考虑地域特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安排了一次关于“我也追星”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以自己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类似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在名人身上发现闪光点,汲取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让他们感到美德离我们不远。再次以语文综合性活动为例,语文综合性活动要开发校本资源,展示地域特色,同学们通过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体会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萌生努力学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并将活动心得整理成文。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契机,掌握这一教育手段,出色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在一个灿烂的季节里,与一群灿烂的生命相遇,教书育人的日子是激情燃烧的日子,很多的美丽,感动发生在我的身旁,回顾做班主任工作的这段日子,足以用白岩松的一句话来概括“痛并快乐着。”  翻开记忆的扉页,一束红色的康乃馨赫然出现在眼前,那是前年的教师节一个班级最调皮的女生送给我的。她是一个中性人,她的体质,语音,行为,都和男孩子一样,调皮,淘气,放荡不羁,是一个校内外声名远扬的坏学生。他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
期刊
摘要:中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以发展有氧代谢为主,多采用有目的的游戏性训练手段。教学训练有它固有的规律性,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训练方案与步骤,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两者必须是统一的。   关键词:体育训练有氧代谢训练方案与步骤     中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以发展有氧代谢为主,多采用有目的的游戏性训练手段。随着训练的时间日增,逐渐加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漫画作为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绘画,以简捷而又形象生动的形式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意蕴,因而备受现代人的青睐。于是以漫画作为写作素材的漫画作文应运而生。漫画作文是集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评论为一体的作文形式。它要求学生对漫画进行观察、思考和领悟,然后将漫画传达的主旨用文章表达出来。  对于高中生来说,漫画作文是难度较大的材料作文之一。其实,漫画作文难就
期刊
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主要职责的职业。教师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个体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相连,他是从职业活动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阶段道德、具体职业和行业特殊要求的统一。 
期刊
二十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强调整体素质。搞好素质教育,这是我们目前共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让我们深思一个深刻而严峻的课题,而且对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培养合格人才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这是教育通过几番曲折之后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素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探究严谨求实方法科学灵活变通以人为本创新教学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普遍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从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的角度来看,物理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自然界在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与时俱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推陈出新。我们每一位走进新课标中的中学物理教师人人都在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使其具有扎实
期刊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仍然是新时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班主任老师如果不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以训斥的口气与之谈话,则难以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作为班主任,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温
期刊
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好的学习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人有各种生活习惯,比如作息习惯、消费习惯,它们会影响人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我们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习惯的意思。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应该是懂得自主学习,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是培养现代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将新课程标准吃透、研究透,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领会,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练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 数学课教学目的 教材 学生思考  教师上好课是教师的本份,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也是教师上好课的集中体现,如果能开创性的上课,那就是好老师。特别是数学课,因为数学课是一门
期刊
摘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动力和活力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教育规划纲要》对学校多校化发展提供了宏伟蓝图,特色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都需要校长在制定计划中得到体现,改变教职工的工作作风,形成有力的学校班子队伍,才会让学校发展更有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特色教育义务教育工作作风团队建设  为全面促进我县教育系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