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视频资料以其直观、信息量大,使学生获得视角、听觉、感觉、文字等全方位的刺激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特点,能够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国际金融》课程建设的体会,谈谈如何巧妙地运用视频资料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并对提高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作用做出初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料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视频资料运用的必要性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从《国际金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课程内容丰富。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二是汇率问题。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国际金融》的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看,该课程许多学科及课程紧密联系。一是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二是货币银行学中的系列理论。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理论、利率理论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学科。例如,要用到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国际金融》原理的阐述还要涉及到一些初级的高等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有较好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变化,WTO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热点和核心问题。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由于课程内容的性质的差异,必然要求该课程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的讲述、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紧贴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其中活动图像是信息量最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视频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其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教学中使用的视频资料集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能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极强的表现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其强烈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凸显知识本质发展和学生思维,能够创建出生动的表象,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教学效果又避免了教师授课满堂灌的弊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与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极其契合,是国际金融教学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通过建设国际金融课程的实践过程,在搜集资料以及把视频资料运用到国际金融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视频资料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具有显著作用。
(一)视频资料可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效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金融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对于国际金融领域的许多知识点感到学起来很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最终只能疲于应付。通过搜集合适的国际金融视频资料,把这些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收效很好,学生学习的兴趣骤然提高。比如,在进行外汇汇率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运用《货币战争——人民币》视频资料,这段资料从新中国诞生人民币的运行开始全面地报道了建国以来人民币的发展历程,时间近30分钟。这30分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系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改革历程,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汇率改革的全貌,知道汇率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了解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运用视频资料,可扩充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
《国际金融》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十多章内容上面,否则就会陷入教条化的教学当中。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选取《资本市场》1~8集视频库以及《华尔街》等视频,大约有4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内容从资本市场的起源到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当今中外资本市场的现状。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学习国际金融知识,能够古为今用,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连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学生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也不再感觉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割裂,而是紧密相连的。
(三)运用视频案例资料,进行案例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教学一直以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趣味性强、知识点多、素材丰富等特点为师生所热衷。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口述或课件介绍案例,然后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比起由教师直接讲授知识效果要好一些。但如果用视频资料中的场景、视觉效果、音频效果、图像效果、文字效果等来展示案例,再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效果会更好。比如欧元诞生、中航油事件等,经典视频案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视频资料库,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校宽带网的普及,各个高校学生宿舍都具备条件能够上网,或者在固定的机房上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推荐一些好的视频网站以及建议搜索的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己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向學生推荐选择一些专家的讲座和教学视频,并安排学生思考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视频资料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运用视频资料切忌时间过长、内容空洞
视频资料的资源主要来自一些影音资源,如著名经济学家的讲座和访谈、电视台的经济栏目、专题纪录片、新闻报道等。但无论是哪种途径,用作案例讨论的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既能保证案例的完整,又不会喧宾夺主,冲淡课堂教学效果。视频资料的内容有时也要经过编辑、剪接,形成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案例内容,需要教师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来做此项工作。
(二)切忌学生将影像资料片当作节目来看,缺乏思考
视频资料直观、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学生将其作为节目来看,不能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是附加内容并不加以重视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保证影像资料片的质量和相关性,切忌滥用影像资料或过分加大信息量而给学生带来负担。二是设计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深入性。如在课前一周,将查阅相关文字资料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将视频资料和查阅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据此写观后感。
(三)视频资料使用不可过于频繁,以免影响系统的理论教学
视频资料的使用确实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过于频繁地使用视频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观看视频时的视角、听觉、感觉、文字等全方位的刺激与教师理论讲授时的单一、枯燥形成对比,让学生总想轻松地看视频而不愿意全神贯注听课堂讲授,这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因此视频资料的使用要有度,要精、要专。
四、针对促进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思考与探索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视频资料库
学生使用U盘复制课件容易引起电脑病毒的传播,也占用了课间休息时间,通过对视频教学资料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并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对接,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的条件,也有利于资料在更大范围传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辅导材料、课件、讲稿、考试模拟试题、案例等与视频资料一起让学生一站式享用全部教学材料,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掌握有用的信息技术,同时也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信息化。
(二)组织学生课前课后观看相关视频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教学效果可以把较长的视频资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是组织班级的部分同学共同观看。这既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好方法,也可以在微观结构层面建立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三)视频资料要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而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视频资料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同行,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必须及时修改视频资料的内容与形式,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把国际金融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06).
[3]张文强.《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07,(06).
[4]柴迎红.多媒体课件中视频资料的准备[J].科教文汇,2009,(08).
[5]彭虹斌.论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课程结构的整合[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料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视频资料运用的必要性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从《国际金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课程内容丰富。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二是汇率问题。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国际金融》的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看,该课程许多学科及课程紧密联系。一是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二是货币银行学中的系列理论。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理论、利率理论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学科。例如,要用到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国际金融》原理的阐述还要涉及到一些初级的高等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有较好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变化,WTO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热点和核心问题。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由于课程内容的性质的差异,必然要求该课程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的讲述、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紧贴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其中活动图像是信息量最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视频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其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教学中使用的视频资料集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能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极强的表现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其强烈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凸显知识本质发展和学生思维,能够创建出生动的表象,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教学效果又避免了教师授课满堂灌的弊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与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极其契合,是国际金融教学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通过建设国际金融课程的实践过程,在搜集资料以及把视频资料运用到国际金融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视频资料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具有显著作用。
(一)视频资料可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效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金融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对于国际金融领域的许多知识点感到学起来很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最终只能疲于应付。通过搜集合适的国际金融视频资料,把这些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收效很好,学生学习的兴趣骤然提高。比如,在进行外汇汇率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运用《货币战争——人民币》视频资料,这段资料从新中国诞生人民币的运行开始全面地报道了建国以来人民币的发展历程,时间近30分钟。这30分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系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改革历程,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汇率改革的全貌,知道汇率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了解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运用视频资料,可扩充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
《国际金融》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十多章内容上面,否则就会陷入教条化的教学当中。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选取《资本市场》1~8集视频库以及《华尔街》等视频,大约有4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内容从资本市场的起源到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当今中外资本市场的现状。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学习国际金融知识,能够古为今用,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连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学生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也不再感觉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割裂,而是紧密相连的。
(三)运用视频案例资料,进行案例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教学一直以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趣味性强、知识点多、素材丰富等特点为师生所热衷。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口述或课件介绍案例,然后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比起由教师直接讲授知识效果要好一些。但如果用视频资料中的场景、视觉效果、音频效果、图像效果、文字效果等来展示案例,再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效果会更好。比如欧元诞生、中航油事件等,经典视频案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视频资料库,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校宽带网的普及,各个高校学生宿舍都具备条件能够上网,或者在固定的机房上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推荐一些好的视频网站以及建议搜索的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己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向學生推荐选择一些专家的讲座和教学视频,并安排学生思考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视频资料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运用视频资料切忌时间过长、内容空洞
视频资料的资源主要来自一些影音资源,如著名经济学家的讲座和访谈、电视台的经济栏目、专题纪录片、新闻报道等。但无论是哪种途径,用作案例讨论的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既能保证案例的完整,又不会喧宾夺主,冲淡课堂教学效果。视频资料的内容有时也要经过编辑、剪接,形成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案例内容,需要教师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来做此项工作。
(二)切忌学生将影像资料片当作节目来看,缺乏思考
视频资料直观、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学生将其作为节目来看,不能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是附加内容并不加以重视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保证影像资料片的质量和相关性,切忌滥用影像资料或过分加大信息量而给学生带来负担。二是设计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深入性。如在课前一周,将查阅相关文字资料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将视频资料和查阅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据此写观后感。
(三)视频资料使用不可过于频繁,以免影响系统的理论教学
视频资料的使用确实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过于频繁地使用视频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观看视频时的视角、听觉、感觉、文字等全方位的刺激与教师理论讲授时的单一、枯燥形成对比,让学生总想轻松地看视频而不愿意全神贯注听课堂讲授,这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因此视频资料的使用要有度,要精、要专。
四、针对促进视频资料在《国际金融》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思考与探索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视频资料库
学生使用U盘复制课件容易引起电脑病毒的传播,也占用了课间休息时间,通过对视频教学资料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并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对接,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的条件,也有利于资料在更大范围传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辅导材料、课件、讲稿、考试模拟试题、案例等与视频资料一起让学生一站式享用全部教学材料,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掌握有用的信息技术,同时也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信息化。
(二)组织学生课前课后观看相关视频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教学效果可以把较长的视频资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是组织班级的部分同学共同观看。这既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好方法,也可以在微观结构层面建立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三)视频资料要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而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视频资料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同行,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必须及时修改视频资料的内容与形式,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把国际金融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06).
[3]张文强.《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07,(06).
[4]柴迎红.多媒体课件中视频资料的准备[J].科教文汇,2009,(08).
[5]彭虹斌.论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课程结构的整合[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