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众所周知,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篆刻家,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白石老人擅长画虾,欣赏他的水墨虾,把他所画的虾与真虾作个对比,不难看出,白石老人删除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如虾壳上细碎的斑纹和亮光等,虾须和虾脚也不全画,而在虾头正中他却加一笔浓墨,以使虾头显得较有份量,而且和左右两边用浓墨画的虾眼相呼应,更加强了虾的神气。然而在真虾上却未必有这重色块,比较图中的虾与自然的虾,真可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是齐白石老先生91岁时题于画上的,也是他终其一生最为经典的对艺术本质的自我认识。所谓“媚俗”就是讨好世俗,“欺世”就是欺骗世人的意思。这既是他的造型观,也是他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审美意趣,既不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继“传神论”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贡献。他把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与境界浓缩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
齐白石虽然出身民间,具备极强的摹写能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裹足不前,停留表面,走向媚俗。他擅长运用大写意,其形式中包孕着真、善、美的内涵,充溢着民间生活的情感,为人民大众所喜爱。他把美的形象、爱的情感归还于人民,并身体力行着“不媚俗、不欺世”的艺术主张。
中国画论中,有许多关于“形似”与“神似”、“似”与“不似”的评论,似与不似之间是指画家在描绘客观事物有意无意的创造活动。首先,绘画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次,绘画的高妙之处以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绘画,尤其是中国画讲究的不是对事物简单的记录和描绘,而是对描绘的对象进行概括提炼,显示出物象的特点和神采来,简单地说就是画出神韵来,“似与不似”就是神韵的最好诠释。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个艺术观点也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反对两个极端的,若是画得太似,则为写真,索然无味;若是不似,则为欺世。
齐白石对花鸟鱼虫的“形”的描绘可谓极“似”,然而与真形比较仍然有如此如彼的“不似”。而这个“不似”,不但无碍于“形”的肖似,反更有利于“神”的肖似,使得形象之美理想化。画家从对象外部或内部的各种关系、逻辑、形态、结构之中抽出那些既带着普遍意义,又富于个性色彩的特征,进行集中浓缩或夸张、变形的强化处理,孕育出不似生活原型而又酷似生活原型的艺术形象,达到艺术的“真”。
“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追求的一种意境,强调的是对物质本体精神的提炼,注重神似大于表面的形似。看似极简单的几笔,那是多年观察、写生后的一种厚积薄发,是一种升华。“似与不似”包含提炼、加强内心与事物共鸣的因素,削弱、剔除与共鸣无关的因素,从而得出必然结果,而不是失控或无奈的结果。
中国画还讲究气韵,以神韵吸引人。欣赏画作的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创造,从而可以得到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从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精髓,也领悟到了他的画在随意而作之中的简括大气、朴直拙真,师法自然而又概括自然,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然而,丰富的笔墨趣味并不是艺术家的目的,其本质是运用特殊的工具材料表现个人情感与本民族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融合。
三
空图有云:“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同样,知审美,方能精于研艺。虽然“似与不似之间”是对绘画的审美特性的揭示,但它超越实用功利目的和需要的主张,却不限于绘画艺术,对审美特性的探索与表达应该成为当代艺术的共同追求。
艺术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我们的艺术活动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为广大群众服务,因此新的艺术格调不能脱离群众,而是为群众所接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以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与陶冶情操。必须按照绘画的演绎过程,沿着事物本质发展的轨迹,运用新的观念,使自己个性的灵感与时代的审美心理相吻合。
众所周知,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篆刻家,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白石老人擅长画虾,欣赏他的水墨虾,把他所画的虾与真虾作个对比,不难看出,白石老人删除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如虾壳上细碎的斑纹和亮光等,虾须和虾脚也不全画,而在虾头正中他却加一笔浓墨,以使虾头显得较有份量,而且和左右两边用浓墨画的虾眼相呼应,更加强了虾的神气。然而在真虾上却未必有这重色块,比较图中的虾与自然的虾,真可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是齐白石老先生91岁时题于画上的,也是他终其一生最为经典的对艺术本质的自我认识。所谓“媚俗”就是讨好世俗,“欺世”就是欺骗世人的意思。这既是他的造型观,也是他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审美意趣,既不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继“传神论”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贡献。他把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与境界浓缩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
齐白石虽然出身民间,具备极强的摹写能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裹足不前,停留表面,走向媚俗。他擅长运用大写意,其形式中包孕着真、善、美的内涵,充溢着民间生活的情感,为人民大众所喜爱。他把美的形象、爱的情感归还于人民,并身体力行着“不媚俗、不欺世”的艺术主张。
中国画论中,有许多关于“形似”与“神似”、“似”与“不似”的评论,似与不似之间是指画家在描绘客观事物有意无意的创造活动。首先,绘画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次,绘画的高妙之处以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绘画,尤其是中国画讲究的不是对事物简单的记录和描绘,而是对描绘的对象进行概括提炼,显示出物象的特点和神采来,简单地说就是画出神韵来,“似与不似”就是神韵的最好诠释。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个艺术观点也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反对两个极端的,若是画得太似,则为写真,索然无味;若是不似,则为欺世。
齐白石对花鸟鱼虫的“形”的描绘可谓极“似”,然而与真形比较仍然有如此如彼的“不似”。而这个“不似”,不但无碍于“形”的肖似,反更有利于“神”的肖似,使得形象之美理想化。画家从对象外部或内部的各种关系、逻辑、形态、结构之中抽出那些既带着普遍意义,又富于个性色彩的特征,进行集中浓缩或夸张、变形的强化处理,孕育出不似生活原型而又酷似生活原型的艺术形象,达到艺术的“真”。
“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追求的一种意境,强调的是对物质本体精神的提炼,注重神似大于表面的形似。看似极简单的几笔,那是多年观察、写生后的一种厚积薄发,是一种升华。“似与不似”包含提炼、加强内心与事物共鸣的因素,削弱、剔除与共鸣无关的因素,从而得出必然结果,而不是失控或无奈的结果。
中国画还讲究气韵,以神韵吸引人。欣赏画作的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创造,从而可以得到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从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精髓,也领悟到了他的画在随意而作之中的简括大气、朴直拙真,师法自然而又概括自然,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然而,丰富的笔墨趣味并不是艺术家的目的,其本质是运用特殊的工具材料表现个人情感与本民族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融合。
三
空图有云:“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同样,知审美,方能精于研艺。虽然“似与不似之间”是对绘画的审美特性的揭示,但它超越实用功利目的和需要的主张,却不限于绘画艺术,对审美特性的探索与表达应该成为当代艺术的共同追求。
艺术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我们的艺术活动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为广大群众服务,因此新的艺术格调不能脱离群众,而是为群众所接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以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与陶冶情操。必须按照绘画的演绎过程,沿着事物本质发展的轨迹,运用新的观念,使自己个性的灵感与时代的审美心理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