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构建与专业学习、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结合的教学实效性相结合,在优化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群等方面进行了思政课的路径思考与改革实践,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特点,真正使思政课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发挥出其德育和实用的双向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4-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涉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无论是从新教材的使用,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方式各异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增强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专业学习、医学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结合的教学实效性,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满足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特点,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切实发挥思政课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升高职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教材是静止的,生活是动态的是具体的实际问题,没能很好的兼顾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特点。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多有重复,有的学生写着“似曾相识”“不新鲜”,教学内容缺乏具体性和实效性,对教育对象的吸引力不够,课程针对时下的社会矛盾、社会热点及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够,大部分学生反应很难发现思政课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联系,因此在他们心中思政课无足轻重。医学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又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任务就是为城乡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注重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因此,它的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务要求,参照相关的执业资格标准构建的(如图1所示)。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仅是发挥其思想教育及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教育,还应该为职业岗位的培养和职业资格的准入而服务,根据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教育教学内容,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切实地渗透到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发挥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1)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加大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师信任度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广博且精深的知识是很难任其教学的,更谈不上实效性。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过硬的学术水平,敏锐的政治触角,开阔的教学思路,还要广泛涉猎哲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专业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并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提炼,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及时构建、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对所带专业及专业群的学习了解,使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组织的序化、教学情境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能贴近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真正使思政课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发挥出其德育和实用的双向功能,凸显其实用性和实效性。比如我们针对护理专业社会、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医学生教育问题,在思政课内容改革中就融入了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医学法规、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选取与医学职业和医生道德相关的案例,以此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专业实际、院校实际(如图2所示)。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实用功能。
(图2)
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为它是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应用能力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因此,医学院校课程教学的评价就要看该课程能否凸出专业特色,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在教学中深刻把握这种思路,积极进行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三注重(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坚持三贴近(教学内容选取贴近职业能力、教学组织序化贴近工作过程、教学情境设计贴近工作环境),努力构建思政课与医学专业相结合,与医学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问卷的跟踪调查、反馈,可以说改革后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寻找切入点、突破口,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既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凸现德育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4-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涉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无论是从新教材的使用,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方式各异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增强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专业学习、医学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结合的教学实效性,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满足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特点,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切实发挥思政课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升高职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教材是静止的,生活是动态的是具体的实际问题,没能很好的兼顾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特点。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多有重复,有的学生写着“似曾相识”“不新鲜”,教学内容缺乏具体性和实效性,对教育对象的吸引力不够,课程针对时下的社会矛盾、社会热点及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够,大部分学生反应很难发现思政课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岗位需求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联系,因此在他们心中思政课无足轻重。医学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又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任务就是为城乡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注重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因此,它的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务要求,参照相关的执业资格标准构建的(如图1所示)。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仅是发挥其思想教育及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教育,还应该为职业岗位的培养和职业资格的准入而服务,根据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教育教学内容,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切实地渗透到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发挥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1)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加大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师信任度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广博且精深的知识是很难任其教学的,更谈不上实效性。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过硬的学术水平,敏锐的政治触角,开阔的教学思路,还要广泛涉猎哲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专业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并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提炼,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及时构建、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对所带专业及专业群的学习了解,使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组织的序化、教学情境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能贴近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真正使思政课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发挥出其德育和实用的双向功能,凸显其实用性和实效性。比如我们针对护理专业社会、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医学生教育问题,在思政课内容改革中就融入了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医学法规、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选取与医学职业和医生道德相关的案例,以此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专业实际、院校实际(如图2所示)。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实用功能。
(图2)
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为它是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应用能力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因此,医学院校课程教学的评价就要看该课程能否凸出专业特色,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在教学中深刻把握这种思路,积极进行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三注重(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坚持三贴近(教学内容选取贴近职业能力、教学组织序化贴近工作过程、教学情境设计贴近工作环境),努力构建思政课与医学专业相结合,与医学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问卷的跟踪调查、反馈,可以说改革后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寻找切入点、突破口,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既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凸现德育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