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具体情形,包含事件、事理、已知条件、问题及数量关系诸要素。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其注意力往往被题目中事件的非本质属性所迷惑,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不能集中地抓住题中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易使思维陷入误区,导致解答错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分析方法 解答技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对应用题解答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综合性更强些的应用题解答就感到更难。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困难,正确顺利分析解答应用题呢?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掌握简单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小学阶段简单数量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用加法求两部分和。部分量+部分量=总量;②用减法计算已知总量求部分量。总量-部分量=另一部分量;③用乘法求相同加数的和。相同加数×个数=总和;④用除法计算已知总量及相同加数的个数,求相同加数。总量÷个数=相同加数。或已知总量及相同加数,求相同加数的个数。总量÷相同加数=个数。对以上简单的数量关系,要求结合具体情景,能够正确理解、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二、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在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解答基础上,学会分析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关键。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解答简单一步计算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一个质的飞跃,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又是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现就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1.以基本数量关系为知识块,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从有利于学生学好应用题出发,把基本数量关系类似或相关解题思路相近的题目组织在一起分组出现,这样可以通过例题的学习和训练,以基本数量关系为核心,以应用题之间类似或相关的数量关系的联系为纽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求两个数的和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安排在一起教学,这样即可减少学生思维过程,又利于学生解答。
2.以分析法、综合法为基本思路,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分析法思路是从问题推向条件,即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瞄准已知条件,逐步找出需要的条件,直到所需条件都是已知条件。综合法思路是从条件推向问题,即从条件出发,瞄准问题,逐步使用条件找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直到需要解答的问题得到解决。有时在解答应用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分析思路,或把两种思路结合起来使用,分析时使用分析法,列式时使用综合法。
3.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抓住新舊知识进行对比,找到新知识生长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分析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例题:有桃树75棵,梨树100棵,苹果树比桃树与梨树总棵数少15棵,求苹果树有多少棵?我设计复习题是:有桃树75棵,苹果树比桃树少1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将例题与复习题比较,相同点:都是桃树75棵,苹果树比其他树少15棵,都是求苹果树棵数。不同点:复习题被比的量是桃树棵数已知,例题中被比的量是桃树与梨树的总和,是未知的,从而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桃树与梨树的和这个中间问题,再求出苹果的棵数。例题教学后进行变式练习并比较题型与解法,使学生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三、合理运用解题方法,是解答应用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对应思想与方法,转化思想与方法,比较思想与方法,假设思想与方法,对应思想与方法等。掌握这些思想与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和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还可以达到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现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可使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数量关系,提高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许多实际问题不可能事事都与本身的经历直接相联系,因而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把所有实际问题都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形结合问题,同时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目的
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抓住应用题的本质特征,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厂房长27米,宽18米,要在厂房里地面铺上边长是0.9米的正方形地砖,共要铺多少块?经过画图分析,让学生借助表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质是求(27×18)平方米里包含几个(0.9×0.9)平方米,用除法计算(27×18)÷(0.9×0.9)=600(块)
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路与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应用题本身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从而正确熟练解答,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吴志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分析方法 解答技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对应用题解答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综合性更强些的应用题解答就感到更难。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困难,正确顺利分析解答应用题呢?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掌握简单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小学阶段简单数量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用加法求两部分和。部分量+部分量=总量;②用减法计算已知总量求部分量。总量-部分量=另一部分量;③用乘法求相同加数的和。相同加数×个数=总和;④用除法计算已知总量及相同加数的个数,求相同加数。总量÷个数=相同加数。或已知总量及相同加数,求相同加数的个数。总量÷相同加数=个数。对以上简单的数量关系,要求结合具体情景,能够正确理解、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二、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在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解答基础上,学会分析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关键。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解答简单一步计算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一个质的飞跃,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又是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现就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1.以基本数量关系为知识块,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从有利于学生学好应用题出发,把基本数量关系类似或相关解题思路相近的题目组织在一起分组出现,这样可以通过例题的学习和训练,以基本数量关系为核心,以应用题之间类似或相关的数量关系的联系为纽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求两个数的和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安排在一起教学,这样即可减少学生思维过程,又利于学生解答。
2.以分析法、综合法为基本思路,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分析法思路是从问题推向条件,即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瞄准已知条件,逐步找出需要的条件,直到所需条件都是已知条件。综合法思路是从条件推向问题,即从条件出发,瞄准问题,逐步使用条件找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直到需要解答的问题得到解决。有时在解答应用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分析思路,或把两种思路结合起来使用,分析时使用分析法,列式时使用综合法。
3.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抓住新舊知识进行对比,找到新知识生长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分析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例题:有桃树75棵,梨树100棵,苹果树比桃树与梨树总棵数少15棵,求苹果树有多少棵?我设计复习题是:有桃树75棵,苹果树比桃树少1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将例题与复习题比较,相同点:都是桃树75棵,苹果树比其他树少15棵,都是求苹果树棵数。不同点:复习题被比的量是桃树棵数已知,例题中被比的量是桃树与梨树的总和,是未知的,从而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桃树与梨树的和这个中间问题,再求出苹果的棵数。例题教学后进行变式练习并比较题型与解法,使学生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三、合理运用解题方法,是解答应用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对应思想与方法,转化思想与方法,比较思想与方法,假设思想与方法,对应思想与方法等。掌握这些思想与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和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还可以达到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现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可使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数量关系,提高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许多实际问题不可能事事都与本身的经历直接相联系,因而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把所有实际问题都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形结合问题,同时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目的
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抓住应用题的本质特征,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厂房长27米,宽18米,要在厂房里地面铺上边长是0.9米的正方形地砖,共要铺多少块?经过画图分析,让学生借助表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质是求(27×18)平方米里包含几个(0.9×0.9)平方米,用除法计算(27×18)÷(0.9×0.9)=600(块)
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路与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应用题本身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从而正确熟练解答,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吴志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