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播放歌曲《大海》,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玩得开心吗?你们在海边都干了些什么?看到了些什么?
2. 出示课题,让我们通过词串识字来回味一下大海的美丽风光。
二、 观察插图,想象意境
1. 你看到插图上画了些什么?
2.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3. 指名按顺序说说图意,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点到的事物,最后构成教材上押韵的词串。
三、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 自由轻读,要求:看准拼音,尤其注意前后鼻音。
2. 指名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 准字音,边读边展开联想,想象大海的美丽。
四、 美读体验,学习生字
1. 学习第一行词串:① 过渡:小朋友,来到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你最喜欢做什么?② 就让我们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到沙滩上去玩吧!③ 踩在沙滩上的感觉怎样?④ 大海多么慷慨,她把送给小朋友的礼物都留在了沙滩上。你都捡到了些什么?看图说说。⑤ 小朋友们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捡着美丽的贝壳,多么开心啊!谁来读一读第一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沙”“贝”。教师范写,指出“沙”是三点水旁,指导学生写得左窄右宽。给“沙”“贝”再找几个朋友组成词。
2. 学习第二行词串:① 过渡:在海边捡着贝壳,真惬意。累了,就请直起腰来,再来看看海面上谁在自由自在地飞翔?② 想象:有时候会刮起狂风,海面上会掀起巨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 可海鸥毫不在乎,搏击风浪,真勇敢啊!④ 教学生字:“风”“浪”。教师范写,用色笔标出“风”的第二笔:横折斜钩;教学“浪”的第八笔:“竖提”。师先范写,接着用色笔标出笔画“竖提”,再让学生边书空“竖提”边齐读两遍笔画名称,最后,再让学生区别“竖提”和“竖钩”两个笔画,并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左面钩,右面提,笔画名称不忘记。给“风”“浪”也找几个朋友组成词。⑤ 指名读、齐读这一行词串,读出海鸥的勇敢,读出对海鸥的佩服。
3. 学习第三、四行词串:① 过渡:大海除了景色优美,物产也很丰富。② 观察插图,渔船上装满了什么?③ 除了图上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海产品?④ 想象:渔民们辛辛苦苦出海,终于伴着晚霞满载而归,心情会是怎样的呢?⑤ 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这两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渔”。教师范写,并与“鱼虾”的“鱼”进行比较,体会汉字的構词方法,领会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给“渔”再找几个朋友组词语。
五、 拓展延伸,齐读全文
1. 大海是大自然的杰作,除了名目繁多的海产品,海底还蕴含着丰富的石油等矿物,海风可以用来发电,海水可以用来提炼食盐。大海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2. 环保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大海资源,让大海为子孙万代造福。
3. 齐读全文,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进行的。所以,第三个环节尤其重视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别。先让学生自由轻读,再通过开火车读,及时发现学生读音不准确的地方,予以纠正,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升。通过“鱼”和“渔”的比较,让学生知道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在第二环节看图过程中,让学生把图上描绘的事物说出来,教者相机板书,也体现了图上描绘的事物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强化识字效果。
写字教学时,“浪”的第八笔——“竖提”,是新学的笔画,和“竖钩”很相似,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观察不够细致,容易将两者的笔画名称进行混淆,一句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教学前,我们沿海地区的学校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先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海边玩耍嬉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与教材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三余小学)
1. 播放歌曲《大海》,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玩得开心吗?你们在海边都干了些什么?看到了些什么?
2. 出示课题,让我们通过词串识字来回味一下大海的美丽风光。
二、 观察插图,想象意境
1. 你看到插图上画了些什么?
2.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3. 指名按顺序说说图意,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点到的事物,最后构成教材上押韵的词串。
三、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 自由轻读,要求:看准拼音,尤其注意前后鼻音。
2. 指名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 准字音,边读边展开联想,想象大海的美丽。
四、 美读体验,学习生字
1. 学习第一行词串:① 过渡:小朋友,来到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你最喜欢做什么?② 就让我们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到沙滩上去玩吧!③ 踩在沙滩上的感觉怎样?④ 大海多么慷慨,她把送给小朋友的礼物都留在了沙滩上。你都捡到了些什么?看图说说。⑤ 小朋友们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捡着美丽的贝壳,多么开心啊!谁来读一读第一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沙”“贝”。教师范写,指出“沙”是三点水旁,指导学生写得左窄右宽。给“沙”“贝”再找几个朋友组成词。
2. 学习第二行词串:① 过渡:在海边捡着贝壳,真惬意。累了,就请直起腰来,再来看看海面上谁在自由自在地飞翔?② 想象:有时候会刮起狂风,海面上会掀起巨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 可海鸥毫不在乎,搏击风浪,真勇敢啊!④ 教学生字:“风”“浪”。教师范写,用色笔标出“风”的第二笔:横折斜钩;教学“浪”的第八笔:“竖提”。师先范写,接着用色笔标出笔画“竖提”,再让学生边书空“竖提”边齐读两遍笔画名称,最后,再让学生区别“竖提”和“竖钩”两个笔画,并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左面钩,右面提,笔画名称不忘记。给“风”“浪”也找几个朋友组成词。⑤ 指名读、齐读这一行词串,读出海鸥的勇敢,读出对海鸥的佩服。
3. 学习第三、四行词串:① 过渡:大海除了景色优美,物产也很丰富。② 观察插图,渔船上装满了什么?③ 除了图上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海产品?④ 想象:渔民们辛辛苦苦出海,终于伴着晚霞满载而归,心情会是怎样的呢?⑤ 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这两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渔”。教师范写,并与“鱼虾”的“鱼”进行比较,体会汉字的構词方法,领会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给“渔”再找几个朋友组词语。
五、 拓展延伸,齐读全文
1. 大海是大自然的杰作,除了名目繁多的海产品,海底还蕴含着丰富的石油等矿物,海风可以用来发电,海水可以用来提炼食盐。大海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2. 环保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大海资源,让大海为子孙万代造福。
3. 齐读全文,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进行的。所以,第三个环节尤其重视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别。先让学生自由轻读,再通过开火车读,及时发现学生读音不准确的地方,予以纠正,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升。通过“鱼”和“渔”的比较,让学生知道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在第二环节看图过程中,让学生把图上描绘的事物说出来,教者相机板书,也体现了图上描绘的事物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强化识字效果。
写字教学时,“浪”的第八笔——“竖提”,是新学的笔画,和“竖钩”很相似,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观察不够细致,容易将两者的笔画名称进行混淆,一句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教学前,我们沿海地区的学校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先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海边玩耍嬉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与教材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三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