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促销如何兼得销量与品牌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面案例:赔了夫人又折兵
  
  某著名调料品牌W经常会在大卖场开展买—送一(买一瓶番茄酱送同样的番茄酱一瓶)活动可是促销效果一点儿都不理想。为什么会失败呢?
  
  1、师出无名,力度过大。
  促销与其说是给顾客实惠,不如说是给“心理满足”。应该给实惠,更要让顾客感觉实惠。口惠而实不至,那有欺骗嫌疑,恐难长久;给了实惠顾客却没感受到,那就如同锦衣夜行。怎一个冤字了得。
  而把促销力度与顾客的“心理满足”打等号,更是大错特错。买一赠一的促销力度够大,大到给顾客感觉就是5折销售(实际买一赠一和5折销售对于厂家的成本和利润是不同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说法,顾客会对促销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产生质疑。“平日里卖15元,今个儿既不是年节休息日,也没听说啥个周年庆的,咋就5折销售了呢?”于是顾客会认为这个促销价就是厂家可以承受的正常价格,那么以后价格回调,顾客就会感觉价值不符,价格虚高。
  
  2、活动形式一成不变。
  W品牌的番茄酱只要做促销,几乎都是买一赠一,位置也基本是调料柜的瑞头。如此重复,顾客司空见惯,“哦,又是买一赠一”(这句话对厂家是致命打击),无法激起任何兴趣。不能引起兴趣的促销已经失败了一半。
  
  3、促销活动过于频繁。
  经过我们的观察,W品牌的番茄酱平均每1个半月一次促销。如此有规律,顾客就没有趁便宜先抢购回家的欲望,“这次不买,下个月再来买好了”。但是等待的过程中,顾客却可能被竞品夺走。于是促销把平时的销售也拉了下来。
  频繁的促销活动还让一些小店经销商钻了空子。他们找二批都拿不到的价格,现在直接上卖场5折进货,放在小店以原价卖出。小店货源的跟踪调查证实,调料、食品,洗化等产品都存在这种现象。于是促销成了另一种转仓,不但没有让顾客得到实惠,同时也造成一定的渠道混乱。
  
  正面案例:品牌、销量一石二鸟
  
  同样是价格促销,调味品L品牌却能修成正果。
  L风味豆豉的正常售价5.4元,日常促销价一般在4.9元左右,差不多是9折。只有遇到年、节等特定时期,才会下降至3.9元,约7折。尽管与W晶牌买一赠一的力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顾客购买反而积极。
  
  1、没有特殊噱头不做大幅度让利促销。
  常规促销基本就是9折,而且不是常年打特价。0.5元的常规促销力度,让人感觉价位实在,价格坚挺,没有多少水分。
  
  2、常规促销、节令促销相结合。
  用常规促销的低降价幅度反衬年节促销的大幅让利,“让利1.5元,比平时的让利增加了2倍的优惠啊”。并经常变换货架陈列与瑞头。堆码的形式,不让顾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3、让利幅度适宜。
  没有5折的买一赠一,重要促销时段也控制在7折以上,很好地维护了自身品牌的价值感和利润空间。
  有时,常规促销的力度不大,可能不会出现火爆的促销场面,但从品牌整体的长期利益来看,通过这种铺垫,坚挺了价格,又为重点促销提供了价格比较,综合效应是得大于失。相反,常规促销力度太大,顶多出现昙花一现的销售“盛景”,以后任何促销都将异常艰难。
  
  4、促销频率控制得当。
  由于平时的促销频率和价格控制得比较好,因此在重大节日或者其他特定促销时段降价达30%时,效果就非常好。随机调查显示,顾客认为L豆豉平时卖得最便宜才降0.5元,现在降1.5元,是平时的3倍,所以赶紧趁便宜买回家。
  很多促销失败往往有一个原因,不是促销力度不够,而是促销频率和节奏紊乱。如果长期做一种促销,其实等同于把该产品的顾客心理价位下调到促销价格。尤其是品牌产品,切不可因为竞品做促销就跟进,而应按照自己的计划,控制频率和节奏。建议每年重点促销不要超过4次。适当的频率可以让促销更有价值感和吸引力,不至于让顾客麻木而不予关注。
  
  小结
  1、非常规促销一定要找到让顾客信服的“借口”。
  2、促销形式要有变化。
  3、让利幅度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
  4、通过相对的让利幅度,令顾客感觉实惠。
  5、促销并非多多益善。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销售,任何一位老板都会要求员工“把顾客作为上帝”,但过分的寒暄、赞美和喋喋不休的介绍,却会引起“上帝”们的反感。  所以,能控制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服务距离”,就成了服装店等服务行业关注的重点。因为服务距离决定了成交率,从而影响服装店的赢利水平。    空间距离    空间上的距离比较容易控制,只需要明确服务规范就能实现。  首先,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要有目光控制距离,一般保持3米左右,即在
期刊
行业态势蓬勃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简单的“剃头刀”与“凡士林”,发展到现在集美容、美发、浴足、医疗美容、保健美容、造型设计、美容教育、专业线美容等集生产、研发、服务并行的一个完整产业链。  2003年,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销售额达到300余亿元人民币,2004年,整个美容化妆品业全行业总体服务产值约2000亿元人民币,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平均每年递增30%。  中国美
期刊
编前:极度具备静销力的产品还是少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使产品在终端陷入“有导购卖货,无导购不卖货”的尴尬境地。企业现在想的就是:如何能让导购卖更多的货……  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关于终端导购力提升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导购好坏最影响终端销量    什么在影响我们的终端销量?你会说:品牌的广告拉力,产品差异性,服务能力……没错,这些都对。但就单店而言,则有四个关键环节:硬终端建设、软终端建设
期刊
市场不景气,总代资金、能力与市场不匹配,对其“削藩”势属必然,但政府官员出身的总代林老板不好说话,脾气又大,如何才能让其乖乖地交出市场操控权呢?    重庆市天然气储量巨大,燃具市场容量大,华帝在重庆的销售上亿元,年代、山城这些区域品牌年销量也近4000万,而且还有近百家杂牌军,都活得相当滋润。相比之下,知名品牌千喜燃具在重庆的销售却异常惨淡,每年不过区区千万元。千喜公司频频调整但不见起色,其总经
期刊
笔者以手机行业为例,详细阐述大节促销规划的五个关键要素。    一、不要错过最该投放资源的那个时段    圣诞、元旦与春节的市场销售,同五一、十一黄金周有很大区别。五一、十一黄金周的销售和促销主要集中在短短的?天时间内,而春节期间节日较多,销售高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基本有3个高峰:圣诞-元旦、1月份下半月、春节后半段。尤其是1月份下半月近2周的时间,由于工资、奖金、过节费的大量
期刊
与快速消费晶的经销商相比,水泥企业经销商有两大特点:一是经销商的业务与厂家业务员的直销必然产生冲突;二是绝大多数经销商同时也是水泥产品的运输商,在窜货、抢单方面有天然优势。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国水泥企业的销售管理者。    业务员抢不过经销商    一般而言,产能在50万吨以下的水泥企业,主要销量都要通过经销商来完成。当企业产能超过100万吨时,经销商就无法成为可依赖的主要渠道成员,
期刊
网络的普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当自己的目标顾客群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时,企业又该如何充分运用网络这一渠道实现品牌传播、产品推广乃至产品销售的目的呢?创新试验场特别推出“E化营销”栏目,探讨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之路。    不必花费太多的营销预算,让潜在用户准确地找到企业的信息并主动联系,这是营销人员最渴望获得的营销效果,不过在互联网普及应用之前,这只
期刊
2005年11月19日,就在央视召开完招标会以后,另外两家电视媒体霸主安徽卫视和湖南卫视在北京分别举行了2006年的广告招标会。在以“领跑剧时代”为主题的安徽卫视2006年招标会上,安徽卫视副台长邹晓利认为,2005年独播剧在中国电视传媒的巨大成功昭示了其强大的威力,这也吸引了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媒体的竞相追逐。但目前中国电视媒体对独播剧的购买还仅限于对韩剧独家版权的引进,而更加符合收视习惯的国内优
期刊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谈到的大多是复杂的恶行,以及它如何阻碍做正确的事情。此刻,我们想用这样一个想法,即用简单是商业中很多成功故事的核心来结尾。有些公司我们已经接触过,比如宝洁公司;有些则没有接触过。  下面是一些不同行业中正利用简单的力量的代表性公司。  棒约翰比萨 约翰在比萨品类中成功的结果是《餐馆与协会》杂志连续两年把这家公司推荐为“美国最好的比萨连锁”。  当我们向创办人约翰·施耐特询问如何
期刊
反思篇:  数字英雄的商业逻辑    一位即将留学英国的在校女大学生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com公司在中国大把“数钱”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对我来说,难忘的购物经历并不是在大街上买东西,而是在家里妈妈陪我一起网上购物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妈妈在网上同时看中了一个品牌的保健品,作为医生的妈妈通过网上介绍以及朋友推荐,在详细了解其药理后,马上购买,并提议我也购买。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了网上购物“大血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