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养成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会给学生思维与认知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价值,此外,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数学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应在教育中对数学思想进行有效渗透。论文对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渗透的价值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渗透的方式。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渗透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因此这个时期的学习思维势必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科是学生接受基础数学换算以及图形长度面积计算等知识点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形成的数学体系会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以及对待数学的态度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老师除了落实教育目标之外还应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一、小学常用数学思想剖析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或者等式关系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思想,这种思想能够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或者解题手段的理解与认知。特别对具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差的学生,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慢慢提升其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生对厘米与分米的概念是较为模糊的,因为学生缺少两者关系的全面认知,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通过线段的方式将厘米与分米的长度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看到两者间的差异与关系,在将来的生活学习中也能通过这一方式参考。
  (二)转化变换思想
  转化变换思想是将未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简单问题的思想。深奥的知识点都建立在简单知识点的重组上,因此各类数学知识点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因此,转化思维能够对深奥知识进行高效地剖析,使得深奥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小学五年级中的小数乘法,学生在学习小数点时不知怎么去学,那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小数点去掉转化成整数乘法,而这个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学生就可以进行正确计算,在计算后教师再阐述怎么进行小数点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式了。
  (三)分类组合思想
  分类组合思想与转化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只是分类组合思想更为注重通过分类的方式将问题进行重组,将小学数学问题中相关的概念知识根据课堂要求进行重新组合,采用分类的方式计算正确答案。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组合图形计算中就可以将组合图形中的各类图形进行区分,从而进行计算,这样就能能够获得组合图形的大小面积。
  (四)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主要应用于小学数学中的数量等式问题中,使采用未知数设计的计算方式将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建立起来,组成方程,再采用最基本的数学计算模式计算未知数的数值,从而获得问题正确答案的一种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较为频繁,因此对方程思想进行渗透,势必能够养成学生假设解题的习惯,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渗透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因此大脑思维能力发育尚不全面,具象思维较为活跃,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则较为缺乏,再加上小学生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的了解,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对抽象、逻辑性高的知识无法有深刻的认知,假如不通过有效措施使学生拥有和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思路与方式,那么将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抗拒心理,数学的教育目的也将无法达成。所以,将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教育中,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认知的事物,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此外,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进而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实践、探究、应对问题,长时间如此,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思想是数学规律与本质的浓缩,所以,将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教育中不但能使数学教育更具备生动性,还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规律的同时独立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活动成就感,加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图形、事物得到充分体现并使课堂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此外,渗透转化思想还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豁然开朗,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
  (三)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阶段的学生,囿于年龄、经验的限制,知识面和眼界都比较狭隘,更易于接受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物品。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可以训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关于“菱形的入门”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单独向一名学生展示一幅矛尖的图片,然后让其在讲台上讲述所看到的图片上的物体,说明物体特征,其他同学只能通过看过图片的同学的叙述,猜想图片上展示的具体物品。全班同学的好奇心被点燃,课堂气氛活跃,大家兴致勃勃地热切讨论着,最终得出矛尖的结论。教师正是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设置情境,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效果明显。
  三、结语
  数学思想应通过有效的方式与对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小学生的特性与数学科目内容相结合,将数学思想渗透进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昌贵.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4).
  [2]牛玉威.探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20(30).
  [3]武梅英探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教育界,2019(22).
  [4]佟颖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初探[J].文渊(高中版),2019(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职学校化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化学知识,学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无法产生学习热情,这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把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注入勃勃生机,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本文将对中职化学翻转课堂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只有将爱国主义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來,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爱国主义的意识。同时,小学生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中的爱国主义知识来了解家国情怀,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爱国主义之间进行很好的结合,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得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指出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利于个人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永恒主题,思想品德课程是教育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渠道之一。老师应借助恰当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可以从充分挖掘教材、营造教学氛围、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道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自然也不适合应用在当今的教学课堂中,时间长了,学生会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排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小玩意儿可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小玩意儿从来不被我抛弃的。它好可爱,令人想要抱抱它。它就是我从小时候一直玩到大的玩意儿——怒怒!  你有玩过愤怒鸟的游戏吗?其实,怒怒是一个愤怒鸟抱枕。我拥有怒怒的那天是在我四岁的生日。爸爸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礼物送给我。好奇心特别强的我毫不犹豫地拆开。里面是一个可爱的愤怒鸟抱枕。抱枕上面还缝着我的名字呢!我一见到它就已经“一见钟
期刊
摘要: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作者的浅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小学识字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游戏、巩固所学,拓宽识字空间,构建识字平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目的在于促进小学识字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识字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识字教学的过
期刊
摘要:根据最新课程规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育其形成良好核心素养。而思维能力则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大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意义;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学生由于天性禀赋、兴趣爱好、学习基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历史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难度也随之增加,这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实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本文着重分析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以及探究有效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史料实证是指人们通过对历史事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各学科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全新的学习体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此,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迁移训练、最后的巩固提高这三个环节展开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