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的记忆与倾诉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付秀莹凝神驻足在远逝的乡土诗意情境中,在少女视角的远观和回望中,她看到了氤氲在这种情境中欲说还休的各色人物、情感与伤痛。她笔下的《旧院》是沉厚温暖的土壤,既芜杂又纯粹。芜杂的是姥姥一生和女儿女婿们纠缠不清的恩怨,纯粹的是“我”对旧院的依恋、感怀与伤逝。孙女辈的“我”躲在少女视角中,暗暗看着旧院纷呈的旧事。旧院的门在记忆中打开,亲情的疼痛流逝在黑白色的底片中,犹如一部老电影。在“我”生命中留下印记的是旧院的亲情、疼爱、枣树、露天电影、压车、以及那香醇甘甜的酸枣。
  文本通过少女视角透视了旧院女性的命运,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恨情仇,只有波澜不惊的日常和日常生存中的龃龉、挣扎与无助。但是在旧院的大家庭里,恩、怨竟然是如此地水乳交融,情、理也映射着伦理道德的影子说不清道不明。在作者善解人意的叙述中,乡土女性的一生既漫长又单调,姥姥一辈子迷失在对男性子嗣的期盼中,面对姨妈们平凡庸常的世俗人生,有着几分无奈中的满足和黯然神伤。
  乡村家庭伦理与无我之母性
  《旧院》用诗意的回望重建了已经远逝和坍塌的乡村伦理世界,在旧院的家庭伦理秩序中,围绕着传宗接代的主题,姥姥展开了她一生的经营。抛开旧院大门之外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关起门来,就是亘古不变的中国家庭伦理的道场。姥爷懦弱无能且性格闲散,能干而坚强的姥姥成为旧院的掌控者,也成为家庭伦理的最高权威与决定者。姥姥一生操劳坚韧,养育了六个女儿,面对“我”父母依然无法生儿子的事实,竟然铁石心肠地将他们扫地出门!因为没有男性子嗣的心结,尽管女儿女婿温和孝顺,她依然无法释怀,无法面对传统家庭伦理所应对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焦虑。姥姥是曾经匍匐在古旧中国大地上的无数女性中的一个,几次文化历史激浊扬清的启蒙,也无法厘清这种家庭伦理的是非曲折。无疑这类人物依旧在广袤的乡土社会中应运而生,且不绝如缕。女性最悲哀的地方莫过于女性自己对自己性别的轻视,姥姥最终为女儿所厌恶,除了生存的龃龉之外,更多的就是这种观念以及完全无我的一种生存态度,这种“无我”是一种无女性主体的状态。姥姥用她坚韧的母性和妻性构建了温暖坚固的旧院,且让旧院在风雨飘摇的中国乡土社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样女性的勇气、聪慧与刚强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姥姥的五个女儿来说,为了旧院成为旧院,她们充分地配合了这种家庭伦理的架构。然而,正是为了这样一个旧院,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威势下,一旦建构起这种无女性主体的母性与妻性的权威,其后果也是可怕可怖的。
  女性的倾诉地
  中国传统大家庭在某种意义上是悲剧性的,家族繁衍兴盛带来的是分门立户,各自过生活,更何况大家族日渐衰落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路上,何曾有过善终的可能?从旧院嫁出的是一个个好女儿,在中国女子出嫁被称为“归”,因为夫家才是女子最终的归宿。在《旧院》中,叙述者“我”强烈地暗示女子如归之后的归宿其实是不知道的。实际上,所有的叙述都在讲述旧院一个个女子的心性与情思,这种女心的倾诉充溢着文本,带着对于前辈女子美好青春深深的怅惋,留恋着旧院。女子出嫁之后,依然会回到旧院,在自己曾经撒娇任性的青春之地,诉说着琐碎的快乐和零星的烦恼。旧院是所谓的娘家,当她们委屈的时候,旧院是女儿们的倾诉地。
  这个文本最有新意的地方在于对“我”母亲和五姨命运的刻画。招婿入赘是有伤颜面的事情,然而在一个需要男性子嗣的大家庭里,又成为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姥姥的一生也就栽在这件事情上!招了女婿,摆开了婆婆的姿态,面对的却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我”的母亲懦弱柔顺,最终在丈夫和母亲的倾轧中抑郁而终。五姨和丈夫撑起了旧院的门面,最终却弃旧院而去。因为对于五姨来说,旧院不再是作为夫家对立存在的女心倾诉地,而成了内心伤痛之地。小说对于五姨心性性格的刻画,都很见功力,尤其是对于母亲以婆婆身份造成逼压的切肤痛感,面对入赘丈夫的复杂心态,都在行云流水的内心独白中,流向旧院最幽深的暗夜。同时,在暗夜中又闪动着灼人的幽光,那是看不见的旧院的阴影,徘徊在旧院的枣树上,暗示着五姨最终对于旧院的遗弃。同时旧院中独特的算是女人堆中的男人,其中对于倒插门女婿的叙事曲折委婉,细腻动人。
  乡土伦理的回望与反思
  传统伦理支撑下的大家庭给人带来归属感,因为她蕴含着乡土经验中最值得留恋的祖孙之情、婚嫁风俗、故乡人物、甚至于积淀在潜意识层面的对于自己根性的某种归属感。《旧院》的独特之处在于付秀莹营造了一个乡土经验流动的旧院,用她青枝碧叶的语言重构了属于伦理亲情的诗意氛围。然而在回望的视角中,她从“爱情到处流传”的忆旧情绪中出走了,离开了对于乡土经验一味温情柔软的叙述。她的笔从伦理亲情的层面切入人性的层面,开拓了属于她自己的写作领地和情境。这样,《旧院》成为付秀莹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在诗意的伦理亲情中,她用客观公正的女性视角,对于传统乡土和伦理进行着属于她的浅斟低吟。
  对于《旧院》中的人来说,他们从旧院中汲取了成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又都带着对于旧院难言的情绪,离开了旧院。旧院正如一个象征的符号,呈现着乡土伦理对于我们精神的滋养、慰藉和救赎,同时又因为深陷其中,旧院又成为我们精神的愧疚、重负与伤痛。这可能就是传统伦理对于当下的意义以及它在当下缺失的原因。尤其在当下,单一的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家庭的、情感的、社会的甚至于伦理意义上的现实问题,因此《旧院》的写作具有了别样的意义。传统乡土经验流动的旧院是个富有意味的隐喻,她让我们回眸来时路上曾经有过的家族的风景、人物和记忆,并在这种呈现中,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伦理道德重新的定位与思考。少女视角中,旧院时空呈现出梦幻般的蜜色,即便是家庭人员之间的龃龉与不堪,都在宁静淡然的叙述中,最终走向了和解与体谅。旧院最终的坍塌和姥姥的逝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旧院依然保有着她必可替代的精神性与原初性。对于当下也不无某种暗示:抛弃旧院时空所承载的一切,我们可能会极快地走向未来,然而,我们的倾诉地在何处,我们将如何回归到自我的出发地?
其他文献
彼得·布鲁克在他著名的《空的空间》一书中开篇便道出了他理解的戏剧:“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从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有了舞台、演员和观众这么简单的三个元素,真的就能完全构成一出戏剧吗?其实看似他把戏剧的本质极简化了,可实际上他对崇高戏剧提出了至高的要求——简约但绝不简单。在看完林怀民云门舞集带来的《流
期刊
电影《1942》的热烈反响虽然比我想象的更快地过去了,但我还是希望这一波高潮过后应该留下点什么,也就是留下不同于其他电影观看后的影响。观众对电影的赞誉集中在表现人性、见证历史及其表现方式的客观化等方面。这些也的确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不致这些意义随着档期而成为过去,或为其他电影更高明的故事与更精彩的娱乐所替代,有必要对这部电影进行更深入的追问。  为什么要细节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
期刊
消费社会的到来以物的丰盛、符号的琳琅满目为主要特征,符号正在区分我们的生活。品牌成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记,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外部象征。如今,品牌已凌驾于商品之上,构成商品生产、营销和消费的重要内容。品牌是跟意义、快感等欲望紧密相联的那一部分,是去除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属于符号价值的部分。这一部分被美化为文化,譬如流行于男性世界的烟酒文化、车文化以及女性世界的化妆品文化。对品牌的想象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想
期刊
2012年12月17日,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教授、博导杨叔子先生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办公室接受了本刊编辑的专访,就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文艺创新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窗外冷雨霏霏,室内如坐春风。79岁的杨先生面容清矍,神情和蔼,一再谦称自己谈文论艺是“门外汉”。交谈中,杨先生思维敏捷,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当他感觉记忆不确或论说不够充分
期刊
2009年下半年,由朱伟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汉剧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获准立项,是年岁暮即在湖北大学举行了研讨会,就课题的研究方向、具体论题、研究方法等听取学界意见。今年8月,课题组又将行将付梓的《汉剧研究资料汇编》打印稿呈于案前,嘱我写序以纪其盛。朱教授的勤勉踏实,深厚学养,严谨学风,理论建树,课题组成员陈志勇、孙向峰的敦厚朴实,睿智聪颖,一心向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感佩,故在
期刊
“体制+市场”  新世纪以来,文化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几年出版、报刊、广电领域的改制格外引人关注。如果说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单位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改革转型的主旋律,那么与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在强有力的政府推动下所完成的“抓大放小”、“破产重组”的激进市场化改革不同,文化、宣传领域因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喉舌功能始终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新闻出版自由与政治民主化也成为经历苏
期刊
编者按:2012年11月1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年秋讲·喻家山文学论坛”在武昌举行。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小说评论》杂志社、湖北省作家协会、长江文艺出版社、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评论家及著名作家韩少功、格非等以“写作:革命OR游戏”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分两期连载会议纪要。  李俊国(华科中文系教授、写作研究中
期刊
艺术现场·刘纲纪书画
期刊
我喜欢陈国峰的《精神病患者》,更准确地说,喜欢它的戏剧文本,因为我并没在剧场看过它的演出。它的海报和剧照,让我心生向往。设计得富有创意、别具风格的海报,暗合作品的意义指向,符合它的另类气质——那黑色底纹上一只被夸张变形描绘的眼睛,如在无边暗夜中探寻真理、救赎灵魂的心灵,洞察着黑暗,也反抗着黑暗。但它的剧照却有些让我失望,除了那颇有创意的“弹坑”设计,男女主人公并不引人注目甚至有些学生气的形象,破坏
期刊
“横站”与“质疑”,是张炜先生的文学写作姿态,也是张炜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意义。  “横站”,曾经是鲁迅当年的自况与自嘲。在风云谲诡的年月,鲁迅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人生方位中,独取毫无方位性的“横站”姿态,如安泰稳立于大地,驻足于当下,向死而生;而且,向着一切有形的或无形的,看似“新生”的或已经老旧的“无物之阵”,一一举起他那如椽大笔,释放出质疑与解构的文学能量。  在小说创作里,张炜通过他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