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超:从拴马桩到博物院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用近两个亿的资金收集到一堆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破石头”,又将用六、七年的时间建立一座目前国内最大的民办民俗博物院。有人说他是一个“文物贩子”,有人说他是民间文物的抢救者,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把石头往山里背”的“瓜(傻)子”。那么,他到底是什么?
  
  前不久,国内最大的民办民俗博物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在西安市南郊的南五台山脚下奠基,不久的将来, 32000余件精美的民俗文物收藏品将在这里与世人见面。
  过去十余年间,王勇超“做贼”似地用个人的资金将散落于民间的民俗文物抢救回来。用他的话说,“人都有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尽可能地把我们关中民俗文化的根留住。”
  
  王勇超的“新家”
  
  3月里的一天,本刊记者来到距西安市不到50公里的南五台山脚下。在一处仿古砖质围墙里,坐落着一片目前占地300余亩的正在建设中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眼前,推土机的噪声此起彼伏,众多从各地请来的仿古建筑修缮人员,正忙活着复原一座从外地整体搬迁来的明清古民居。
  博物院依山坡而建,院中小路逶迤曲折。在博物院王勇超院长的引领下,记者在院中荒草遍生的西北角上,看到了耳闻已久的数千根拴马桩和上百口大小不一的饮马槽,以及上马石、门墩等民间石雕。拴马桩在草丛中密密匝匝地肃立着,被人们称为“地面上的兵马俑”,
  面对如此多的民间民俗物件,王勇超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身为陕西天都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办公地点设在西安市内的书院门,但他说每个星期都会来这里好几次,建博物院有专业人员负责,他来的目的大多是看看这里的宝贝,“几天不见,就像丢了魂似的。我生在这片土地上,收集回来的这些宝贝也理应安置在这里,这里是我们的家。”
  王勇超最早的收藏是从拴马桩起步的,本刊2003年第五期曾以《王勇超:拯救地上兵马俑》的报道对此予以关注。三年过去了,王勇超不仅收集了更多的拴马桩,而且收藏的范围更广泛,涉及陕西关中民俗、民居、木雕、民间服饰等多方面。王勇超说,目前他已经开始着手收集整理陕西的民间戏曲。而更让王勇超高兴的是,他给这些从各地农家的厕所、猪圈、院墙等处收集来的拴马桩、饮马槽找到了一个家——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遮遮掩掩搞收藏
  
  收藏在今天人们看来是一件风光的事,一种财富的象征。但对王勇超而言,前些年从事收藏跟“做贼”差不多。王勇超说,他是从1989年开始从事收藏业的,起初总是遮遮掩掩、掖掖藏藏,唯恐被冠以倒卖文物罪。“那会儿国家政策不明,搞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七里八乡的收购活动一度变得神秘兮兮,收来的石雕、木雕等埋在车厢底部,上面覆以蔬菜、水果,重要的收藏品上有时还会用大量的煤炭作掩护。运回西安后,藏品则被分埋入地下,或用稻草杂物掩盖。
  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加,王勇超也变得忧心忡忡起来,这么多的藏品,如果不加以妥善保管,被毁坏仍是必然的,收藏的初衷也就成为泡影。
  早在1990年初,王勇超便产生了要办一所民俗博物馆的想法,但苦于政策不明朗,只好继续遮遮掩掩地“囤积”。直到十多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民间收藏政策的放宽以及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王勇超的“地下博物馆”才终于有了名分。2002年6月25日,王勇超成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申请获得了批准。
  在博物院中,记者看到正在重新复原的明清古民居,它们是王勇超从全省各地收购回来的40座院落、上千间房屋中的一部分,其中11座院落已被完整地移植到了这里,竣工在即。这11座院落中有清光绪年间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的故居,有被誉为关中大儒毛班香住过的老屋。特别让人留连忘返的是明代三朝元老孙丕扬的老四合院,其精美绝伦的照壁,雕梁画栋的屋檐,一砖一瓦尽透着华贵之气。
  2003年,王勇超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被列入西安市旅游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市财政下拨5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2004年2月,陕西省文化厅表彰王勇超为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先进个人;2004年10月,王勇超以对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一篇有关王勇超的报道这样说,“一个搞建筑的老板,偏喜欢上民俗文化保护,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可王勇超不仅做到了,而且借此成了陕西首位非公有制单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老板。”
  据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获得的消息,“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投资6000亿元打造十大工程,其中第十项的社会事业工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项目位列其中。
  
  把民族之根留住
  
  王勇超干建筑20年赚了不少钱,本可以用它来滚动更多的资金,然而他却感觉缺少了什么。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他格外看重文化,羡慕那些有知识的文化人,他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中不光有赚钱的需求,更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他曾自费去西安理工大学学习,后来又到西北大学中文系自费走读。1991年,他在书院门开了一家“洗砚园”,为省内外文化人设立了一个交流的场所,据说陈忠实、贾平凹、刘文西等人都是那里的常客。
  与王勇超的交流是断断续续进行的,虽然干了一件像是文化人干的事业,但王勇超仍然保持着一个关中汉子的淳朴和豪爽。
  《新西部》:据说成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审批手续办了5年,为什么审批那么艰难?
  王勇超:对民间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是近十年来才开始重视的,特别是1997年《民办博物馆暂行条例》下发后,我才真正有了信心。但是《条例》到基层还是有一个落实和认知的过程,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我收藏的是烂石头、烂房子,都是些废弃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200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后,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到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事业中,并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即便如此,我们在这里建设博物院,当地的地方政府还是有个认识的过程,但我相信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慢慢会获得他们的认可和重视的。
  《新西部》:您的这些藏品是从哪些地方收集来的?
  王勇超: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渭北的八个县。拴马桩的地域性比较强,北至山西的侯马,西至陕西的宝鸡。别的地方虽说也有拴马桩,但都比较简单,只有咱们关中地区才有如此雕琢精美的拴马桩,它们是咱们周秦汉唐文化的一种延续。
  《新西部》:您为什么曾一度不敢公开自己的藏品数量?
  王勇超:怕被没收了呗(笑)。我是从1989年开始从事这方面收藏的,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在这方面没有政策,加之一般人都把这些民俗石雕看成是文物,如果明目张胆地收藏,公安部门就可能来干涉你。
  《新西部》:您收购如此多的藏品,资金从何而来?
  王勇超:为了收购藏品,近年来有时从银行贷款,有时向朋友借款,加之我还有集团公司。这些藏品在20年前收购价很便宜,如果放在今天,的确有些吃不消。那时一根拴马桩也就百十来元,现在千元一根都很平常,也有精品高达几万元一根的。没有钱咱可以借、可以挣,但这些民俗艺术品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没了就是没了。
  《新西部》:目前您的藏品总量有多少件?
  王勇超:32800余件。
  《新西部》:方便的话,能告诉我截至目前您共投入藏品收购中的资金有多少吗?
  王勇超:包括石雕、木雕、民居,已接近两个亿。
  《新西部》:您似乎对博物院的前景充满信心。
  王勇超:是的。从我们博物院中的民俗藏品数量上来看,目前在国内无人可比。它将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民俗文物的收藏基地、展览基地、历史文化的展示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也是国内不可替代的一个旅游景点。
  《新西部》:您将博物院选址在这里,是否基于家乡观念和资金方面的考虑?
  王勇超:这些因素都存在。我们的藏品体积大、数量多,需要大量的展示空间,离城市太近,地价比较高昂。南五台被誉为未来西安旅游业的后花园,目前地价相对便宜,为了形成规模,动静结合,营造氛围,我们最终考虑在这里安家落户。到3年后正式开放时,那时动态的皮影演出、秦腔戏演出、地方民歌演出,将与静态的石雕、民居等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展示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新西部》:有人把你称为瓜(傻)子,说你把石头往山里背,别人有钱炒房地产,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你却投巨资收购破石头、破房子,听见这种评价您生气吗?
  王勇超:没必要生气,人各有志嘛(笑)。对于一个经营者来说,把活钱变成死钱是不可思议的事,也是不被人理解的。我明知投入这么多资金收购这些民俗文物用于建博物院,几辈子也收不回投资。你说我王勇超是瓜子也好、脑子进水了也罢,我就是认这个死理。如果是为了名和利,我是不会干这种投入大,产出小的事儿的。是人都有梦想,不是我说大话,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尽可能地把我们关中民俗文化的根留住。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30日,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原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志勤有期徒刑6年。不过,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王志勤案只是去年广西钦州法院系统陆续开庭审理和宣判的该市28起系列医疗腐败案中的一个——    2005年3月初,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大直卫生院院长、会计、出纳3人有共同收受药品回扣的嫌疑,由于这封信中反映的事实较为详实,钦北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将这条线
期刊
在我国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西部一些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却日益突出。  据报道,贵州省望漠县县乡两级债务已高达1.56亿元,县财政只能保工资,勉强维持运转。而在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25个行政村,目前没有一个村能够喝上自来水。“我们也很想为农民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但是经费严重不足,一切都是空谈。”该镇党委书记介绍说,现在全镇的债务已经达100多万元。  虽然西部在去年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但面对财政困
期刊
不久前,在兰州理工大学,少数学生因没有按照校方规定的日期交上学费,学校通知他们办理停学手续,否则将给予“退学警告”。(见2005年12月23日《西部商报》)   面对仅仅是因为错过交费期限,而丧失了考试、注册机会的贫困生,该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如是说:这样做是要这部分学生外出打工,尽快补交所欠学费。然而更令笔者诧异的是,甘肃省教育厅高教处的刘处长居然也表示,学生拖欠学费已给学校教学造成了很大压力,所
期刊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还记得这首儿歌吗?2005年在隆冬中已经过去,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又一个春天就要来了。和燕子一样,诸多南下越冬的鸟儿要回来了。它们还会再带着禽流感病毒飞回吗?答案无法确定。    候鸟一般是指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地来往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越冬场所、繁殖地和迁徙地点。候鸟的主要特征是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
期刊
于丹,一个巧言令色伶牙俐齿的女人困多次受陕西电视台之邀到陕讲座笔者得以与其谋面。于丹的滔滔不绝给人从不打绊子的深刻印象。所谓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而在于丹身上似乎很不适用,她既精于言也敏于行。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论语)心得》,让于丹迅速走红这不是轻而易举歪打正着的事,是她多年刻苦锤炼的结果。  孔圣人的《论语》被文人奉为圭臬,但其精华不过限于说说而已,像于丹解读得那么透彻的体会却很难得。于丹
期刊
维吾尔族有不少节日,其中最隆重的,当数伊斯兰传统节日古尔邦节了。古尔邦节是一个典型的宗教节日,但勤劳勇敢的新疆喀什人却为它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使这个肃穆的节日更加充满轻松和感情的色彩。    到巴扎去    古尔邦节的前两天,是大大小小的巴扎一年中最兴盛的时候。喀什的东门巴扎每天的客流量能达到十余万人。头巾、花帽、器皿和羯羊,都是人们采购的对象。尤其是维吾尔族的姑娘们,几乎个个都是“香妃”,身上不知
期刊
国家中西部网驻西北特派员办公室(简称“特派员办”)入驻陕西,正是在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特派员办 樊琳主任(正局级)面对本刊专访记者,边吸着香烟,边娓娓动情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是2001年的初春,西安街头已经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为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为排头兵,国家中西部网奉命在西部桥头堡城市西安设立了特派员办公室。”历史的使命,造就“特派员办”成为主责西部开发单项工作性质的中央级第
期刊
提起秦随彦的名字,洛州人个个竖起拇指。当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更多的是别人。他的胸襟之所以宽广,他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商山骄子,你是一把钎锤,在干裂的山中凿出一眼甘泉,让希望流淌。你的目标是奔向共同富裕你的价值是探寻地下矿源,你把青春奉献给了大山却不曾有过半点遗憾。你说你是大山的儿子,就要把大山当成家园,让家园变得
期刊
2007年1月28日上午,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花团锦簇,春意盎然。2006中国西部亿万读者喜爱的品牌大型调查活动颁奖盛典暨中国西部自主创新品牌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联合会、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机构领导及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社中国新闻周刊等中央媒体负责人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规模空
期刊
今年3月1日,对于青海省61万农村牧区的孩子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从这天开始,他们再也不用交纳学杂费了!    3月1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英德尔乡中心寄宿制学校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牧民们带着孩子早早地来到学校报名。   卓玛吉老师说:“今天我们班上的36名学生全部报了名,尤其是4个辍学的学生也来报名上学了,我特别高兴。”   更尕村二社的牧民切俄太家带着他的两个姑娘早早来到更尕村寄宿学校报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