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但不冷酷 专横却不无情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点认为:《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专横势利、冷酷无情。初读文本,似乎是这样,但深入研读。认真玩味之后。便觉得这种评价又失公允。笔者以为:文学欣赏的核心是人性,要以人为本,不可取文之“义”而舍人之“性”。习惯上这样解读刘兄,是没有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看待,而是把他当做一个概念,一开始就把他定格为反面形象,即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化身,用他来反衬正面形象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如果从情理人手,从人性出发,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刘兄诚然势利专横,但不冷酷无情。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刘兄逼妹改嫁,客观效果是悲惨的,但主观愿望是美好的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思想认识都不可能摆脱现实主流思想的束缚。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东汉末年,中国封建制度正处于上升时期,封建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就连充满叛逆精神的刘兰芝也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封建礼教,她再三辩解的是自己并没违反这些规范。那么,作为既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被人吃,又反过来吃人的封建家长的刘兄,恪守封建礼教就很正常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因此他深信:只有坚守封建教条,才能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基于此,他才希望妹妹改嫁。在他看来,妹妹既不可能也不能再回焦家去,兰芝被休,是婆媳互不相容的必然结果,要叫焦母回心转意,再度迎取,实难指望。即使仲卿苦苦哀求,焦家勉强迎回兰芝,破镜重圆,也绝无幸福可言。因为婆媳关系出现了不可愈合的裂痕,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刘兄深知这一点,作为兄长,他要为妹妹的现实问题考虑。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社会,只有依附于男人,女人才有可能得到幸福,被休回家的兰芝,只有改嫁才可能重获幸福,才可能有美好的归宿。再说,两汉之际,再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妇女改嫁也不是不光彩的事。西汉卓文君再嫁司马相如,传为美谈;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饴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蔡文姬初嫁卫仲道,再嫁匈奴,后嫁官吏董祀,也未遭人非议。可见,刘兄逼妹改嫁,确实是为兰芝的未来着想。而要改嫁,太守令郎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从文本看,太守令郎各方面都不错,就个人条件而言是“娇逸未有婚”。“娇逸”者,“娇美文雅”也,即外貌气质俱佳;“未有婚”的言外之意是兰芝嫁过去将是有地位有身份的“妻”,而不是“妾”。就家庭背景而言,有堂堂太守作为靠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刘兄对妹妹前途的想法是现实的,也肯定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婚姻观念,何错之有!当然,刘兄在为妹妹考虑的同时也有利己的打算,他想把维护亲人的终身幸福和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要在自己与妹妹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只是没有成功。“善良的心”变成了“屠夫的手”,活活逼死了自己的亲妹妹,但他的本意决不是害死妹妹,这从以后“两家求合葬”这一后悔不及的举动中可以看出,
  
  二、刘兄逼妹改嫁,基于理性、冷静的思考
  
  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的抗争是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不自觉且没有出路的冲突,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古往今来,这样的抗争就没有胜利过。作为封建家长代表的焦母凶狠霸道,一意孤行。而矛盾另一方的仲卿却性格懦弱,没有能力解决婆媳矛盾,也不能改变母命拯救自己。面对妻子的委屈和母亲的责骂,他无所适从,只有向母亲和妻子哀求的份,不能坚持己见。当焦母骂他“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时,只是“默无声”,如此怯弱不堪,怎能挽救自己和兰芝的命运。所以,摆在兰芝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等仲卿回来一起赴死;一是改嫁。开始新的婚姻生活。作为兄长,如遵从妹妹的意愿,不就等于眼睁睁地看着妹妹送死吗?这种情况下,刘兄逼妹改嫁,无疑是明智之举,只是他没有想到妹妹那样刚烈坚贞,会以死追求理想的爱情。其实,任何时候,美好的婚姻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时间推移了一千多年。到了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的子君和涓生表面上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由结合,但经受不住封建势力的重压,最终分道扬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刘兄不横加干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仍然是一场悲剧。
  
  三、刘兄逼妹改嫁,并不是下逐客令,更不是推卸养老责任
  
  传统观点认为:刘兄所言“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是下逐客令,要赶走妹妹。其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其往欲何云”的意思是你打算将来怎么办,这正体现了刘兄的关爱之心。年轻女子被休,长期在娘家生活。终非长久之计,即使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也有违人伦、背人情之嫌,绝无幸福可言。改嫁是合情合理之事,况且,兰芝心灵手巧、勤劳能干,不可能在娘家吃闲饭。因此,刘兄逼妹改嫁的动机,合理的解释是为妹妹前途考虑,替妹妹将来打算。
  一千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形象的解读,不能囿于传统的、权威的观点,应当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准确评价,尽量恢复其原貌。
其他文献
古诗词蕴藏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文字,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加强古诗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笔者浅谈几点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    小学古诗词有三个基本教学目标:一是数量
期刊
长颈鹿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说:“更高!”  猎豹一边追着兔子一边说:“更快!”  大象一边踩着蚂蚁一边说:“更强!”  变色龙一边变着色一边说:“绿色!”  黄雀一边看着争斗不休的鹬和蚌.一边不动声色地说:“重在参与!”  狗熊一边掰着玉米一边说:“运动最光荣!”  摇头虫一边摇着头一边说:“左三圈儿.右三圈儿,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家一起来做运动!”  蜗牛一边举着“爬行最慢”的金杯一边说:“只要努
期刊
近几年,散文阅读仍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首选。赋分在18—22分之间。介绍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倒是不少,只可惜太过笼统,学生不会实际操作。读不懂文章,一切方法与技巧也就派不上用场,在不懂文意的情况下去做题,得分自然很低,导致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产生畏难情绪。为了简化方法。便于操作,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散文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一、整体阅读——结构梳理法    所谓结构梳理法,是指
期刊
“积累梳理”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浅易文言诗文的能力,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也是语文高考大纲的具体要求。作为常见常用文言虚词首席的“而”,自然成为课程和相关资料关注的第一对象。然而其常见用法的“表假设”和“表且的”,不论课程还是其他相关资料都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即便涉及也很少课内例句,“表假设”大多取初中原教材《冯婉贞》中“诸君而有意,惟余马首是瞻”为例
期刊
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为人们长期所习用。所以,历年的高考都把它列为必考内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实际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以为,成语误用常见的类型有:    一、望文生义    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它的意义大多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如果只凭主观臆断。从字面上去牵强
期刊
“语文味”是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老师正式提出的。他说:“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由此可见,充满语文味
期刊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高级的脑力活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一篇文章的完成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我们认为“情”就是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情感。纵观历史上的文学名著。无不浸透着作者浓厚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首先被打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我们应该
期刊
感恩  郑培科    虽然 我知道  仅仅感恩 是不够的  但是 除了感恩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愿祈祷的人自己也会受到庇佑  愿甘愿赠花的人拥有不老的容颜  愿天下付出爱的人都能得到情的回馈  愿在寒风中搭载别人的人拥有平安  在春风中向别人露出笑容  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在寒风中拥抱别人  自己也会得到温暖    墙角  史若楠    我  努力突破城墙  为的是能在缝隙间  找到一线生机  
期刊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它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
期刊
何其芳是现代著名诗人,也是散文家,写于1933年的《雨前》就是他的代表作。今天读来这篇散文仍不失为令人百嚼不厌的佳作。  1933年,日本已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又加紧蚕食华北,而国民党却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可以说当时的民族危机深重,社会政治气候低沉,因此作为有着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免陷入了彷徨,于是作者把这种对黑暗现实不满、失望,又没有找到出路的那种忧郁伤感的复杂情绪,借助那迟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