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弊病和问题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和解决现存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0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质量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既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所在,更是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长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相关企业和我国政府迎接国际化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现状
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稳步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此不相协调的质量问题工程,如被称为“俯卧撑楼”的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工程、被称为“楼薄薄”的浙江太阳湖小区、有“楼歪歪”之称却一度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等。既危害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破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影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更严重影响了我国倡导诚信的国际形象。
2原因分析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现状的形成原因,解决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形成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要宏观与微观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近期目标与远景规划结合,现从以下方面分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项目实施期间不按程序和有关文件执行,采取所谓“适当变通”、“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甚至明知故犯、弄虚作假等手段。常有如下表现:①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仅仅换个名称,无项目针对性;②工程技术交底、施工图会审过于笼统、走过场;③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甚至不试验直接使用虚假检测试验报告,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被使用;④节点部位、关键工序直至质量缺陷不经有关方检查认可擅自隐蔽;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客观、不及时,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⑥项目经理只管拿项目而不管理项目,现场情况得过且过甚至不闻不问;⑦建设单位越位随意修改设计、重大修改不经审查备案直接实施;⑧工程质量评价过于短视,造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⑩“人情”大于程序、“关系”大于法律等现象在局部地区有所抬头,影响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执行。
2.2建设监理制度尚需完善
实行建设監理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取代计划经济模式下不合时宜的工程管理方式、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是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监理领域与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接轨形势远不容乐观。存在问题如下:①没有真正实行全面监理”,目前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控制几乎都是从项目施工阶段开始的,而且侧重于工程施工质量方面,远未达到建设监理应有的预期效果。②监理市场不规范,行业和地方割据、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不同形式参与工程监理、监理单位过度膨胀、挂靠资质、低质高挂、非法转包。③监理费用取费过低,为节约开支削减人手,见证、旁站、平行检验等环节缺位等等。
2.3项目有关各方责任主体单位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地勘、施工企业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各方责任主体单位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抱着侥幸心理,不断挑战工程质量底线,在施工活动中出现建设单位授意或相关单位自主违反规范、不按方案和顺序施工、不按图纸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
2.4法律体系不健全和监管力度不到位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极少采取手段对各企业法人代表、各相关直接责任人予以包括涉及个人信用的严厉处罚,目前低廉的违法成本无法达到以儆效尤的预期效果,违法主体企业以及人员完全能够在被处罚后改头换面重新组织实施新的建设项目,在这当中,地方保护主义、承接工程中的腐败现象也给他们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成长的保护伞。
3建议
3.1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有效、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部署: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有关法律法规中应明确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考评指标,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力。采用立法保证、信用信息高度公开、走市场化服务道路、与时俱进横向拓宽信用服务范围、纵向加强信用服务能力、提高执行标准严厉惩戒制度等手段切实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转。
3.2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监理制度
①采取相应措施脱开建设、监理单位的合同缔约方关系,改变目前“大业主、小监理”的现状,建立监理单位介入工程建设领域新的机制和形式,如监理单位由监理协会组织招标产生、取消低价中标、监理经费在政府报建费中进行收取、由监理协会对监理费用进行审核及支出等。②对监理市场的监管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作为监理市场的培育方和监理市场的监管者,应该平衡常态监理和工程工期的辩证关系,尤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切不可重项目建设轻市场监管、重短期效益轻长效管理。③积极推进步伐、落实“全面监理”:一方面从质量监理为主向“三控制”监理拓展;另一方面从施工阶段向建设的其他阶段拓展(如勘察阶段、设计阶段等)。
3.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管力度
①国家和政府从长远角度和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各区域、各国家、各地区的成熟做法,逐步酝酿、制定、细化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细则、导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完备的法律基础。②尝试并逐步推行建筑质量管理加分扣分制度,量化各责任主体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其得分作为有关单位项目规划、勘察、设计、实施等环节中有关单位竞标评价指标之一。③以立法的方式改变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几近工程施工现场质检员的现状,强化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检查地位,对于发现质量问题的企业有关单位加大经济、行政及刑事处罚力度,切实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
3.4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
①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以供即时查阅,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销售价格、销售进度及工程质量现状予以公示,将问题工程曝光,对于优质工程进行通报,增强透明度,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②政府公权部门赋予新闻媒体相应的权利,为新闻媒体监督创造更多的条件,必要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新闻监督豁免权。
3.5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平稳过渡实行现房销售
目前局部地区已经开始试点现房销售制度,但是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地采用相应措施,这样既保证了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又能改变目前过分依赖于各责任主体单位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现状,实现平稳过渡。
4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系统工程,需要直面现状、全面落实、不断创新、锐意改革,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0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质量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既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所在,更是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长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相关企业和我国政府迎接国际化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现状
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稳步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此不相协调的质量问题工程,如被称为“俯卧撑楼”的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工程、被称为“楼薄薄”的浙江太阳湖小区、有“楼歪歪”之称却一度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等。既危害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破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影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更严重影响了我国倡导诚信的国际形象。
2原因分析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现状的形成原因,解决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形成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要宏观与微观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近期目标与远景规划结合,现从以下方面分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项目实施期间不按程序和有关文件执行,采取所谓“适当变通”、“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甚至明知故犯、弄虚作假等手段。常有如下表现:①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仅仅换个名称,无项目针对性;②工程技术交底、施工图会审过于笼统、走过场;③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甚至不试验直接使用虚假检测试验报告,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被使用;④节点部位、关键工序直至质量缺陷不经有关方检查认可擅自隐蔽;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客观、不及时,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⑥项目经理只管拿项目而不管理项目,现场情况得过且过甚至不闻不问;⑦建设单位越位随意修改设计、重大修改不经审查备案直接实施;⑧工程质量评价过于短视,造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⑩“人情”大于程序、“关系”大于法律等现象在局部地区有所抬头,影响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执行。
2.2建设监理制度尚需完善
实行建设監理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取代计划经济模式下不合时宜的工程管理方式、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是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监理领域与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接轨形势远不容乐观。存在问题如下:①没有真正实行全面监理”,目前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控制几乎都是从项目施工阶段开始的,而且侧重于工程施工质量方面,远未达到建设监理应有的预期效果。②监理市场不规范,行业和地方割据、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不同形式参与工程监理、监理单位过度膨胀、挂靠资质、低质高挂、非法转包。③监理费用取费过低,为节约开支削减人手,见证、旁站、平行检验等环节缺位等等。
2.3项目有关各方责任主体单位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地勘、施工企业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各方责任主体单位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抱着侥幸心理,不断挑战工程质量底线,在施工活动中出现建设单位授意或相关单位自主违反规范、不按方案和顺序施工、不按图纸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
2.4法律体系不健全和监管力度不到位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极少采取手段对各企业法人代表、各相关直接责任人予以包括涉及个人信用的严厉处罚,目前低廉的违法成本无法达到以儆效尤的预期效果,违法主体企业以及人员完全能够在被处罚后改头换面重新组织实施新的建设项目,在这当中,地方保护主义、承接工程中的腐败现象也给他们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成长的保护伞。
3建议
3.1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有效、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部署: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有关法律法规中应明确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考评指标,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力。采用立法保证、信用信息高度公开、走市场化服务道路、与时俱进横向拓宽信用服务范围、纵向加强信用服务能力、提高执行标准严厉惩戒制度等手段切实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转。
3.2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监理制度
①采取相应措施脱开建设、监理单位的合同缔约方关系,改变目前“大业主、小监理”的现状,建立监理单位介入工程建设领域新的机制和形式,如监理单位由监理协会组织招标产生、取消低价中标、监理经费在政府报建费中进行收取、由监理协会对监理费用进行审核及支出等。②对监理市场的监管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作为监理市场的培育方和监理市场的监管者,应该平衡常态监理和工程工期的辩证关系,尤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切不可重项目建设轻市场监管、重短期效益轻长效管理。③积极推进步伐、落实“全面监理”:一方面从质量监理为主向“三控制”监理拓展;另一方面从施工阶段向建设的其他阶段拓展(如勘察阶段、设计阶段等)。
3.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管力度
①国家和政府从长远角度和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各区域、各国家、各地区的成熟做法,逐步酝酿、制定、细化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细则、导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完备的法律基础。②尝试并逐步推行建筑质量管理加分扣分制度,量化各责任主体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其得分作为有关单位项目规划、勘察、设计、实施等环节中有关单位竞标评价指标之一。③以立法的方式改变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几近工程施工现场质检员的现状,强化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检查地位,对于发现质量问题的企业有关单位加大经济、行政及刑事处罚力度,切实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
3.4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
①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以供即时查阅,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销售价格、销售进度及工程质量现状予以公示,将问题工程曝光,对于优质工程进行通报,增强透明度,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②政府公权部门赋予新闻媒体相应的权利,为新闻媒体监督创造更多的条件,必要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新闻监督豁免权。
3.5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平稳过渡实行现房销售
目前局部地区已经开始试点现房销售制度,但是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地采用相应措施,这样既保证了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又能改变目前过分依赖于各责任主体单位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现状,实现平稳过渡。
4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系统工程,需要直面现状、全面落实、不断创新、锐意改革,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