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观察是一把启动思维的钥匙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小学科学课上的生动案例引发科学老师的创造性思考,将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的培养融入科学观察活动。不仅如此,将科学观察过程和唤起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相结合。这是在科学课中渗入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科学观察;德育;思维
  【案例回放】
  上课铃声响起,走进三年级的教室,还没有进入上课状态的小家伙们一看到我,就纷纷嚷了起来:“李**不见了!”“刚才老师批评他不专心……”“我看到他刚才还躲在厕所边哭……”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上科学课,这个班的班主任已经吩咐过,这个李**属于那种胆小怕事,做事没有信心,对学习不上心,又小气爱哭的小男孩,常常遇到一件小事就哭得没完没了,大家常常觉得无可奈何。我踮起脚尖,远远看到李**正在厕所旁边的一棵大树下站着。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我先稳定了班里同学们的情绪,布置了大家关于《大树单元》知识的预习任务和小组要完成的讨论任务,就悄悄地走到大树旁边。我看到李**正呆呆地看着树身,脸上还挂着泪痕。
  “你在看什么呢?”我轻轻地问。他看到我,很惊讶,低下头来,接着又忍不住看向树身。这是一棵大芒果树,树皮粗糙起纹,还有一串小蚂蚁在走动。
  “怪好看的!”我赞叹了一声。
  听到我的赞叹,他一下子来劲了,说:“是啊,张老师,我看到这棵树身上的皮很奇怪;还有,树上还有蚂蚁,刚才我还看到有一只大虫子一下飞走了!”
  “你观察得真仔细,还看到了什么呢?”
  “有只螳螂,在上面!嘘,小声一点!”
  “这么厉害,看得真仔细,发现得真多!你能不能做张老师的小助手呢?”我乘机劝说他。他犹豫了一下:“我行吗?”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肯定行!就看你的了!”
  “那我要做什么?”
  “那有很多任务的!首先第一项,就是把刚才看到的这么有趣的东西给我们班的同学介绍一下,可以吗?”我鼓励地看着他,“你肯定行!”我顺势拉过他的手,带着他回到教室。
  几十双小嘴巴闭了起来,几十对好奇的眼睛望着我们一起走进教室。“同学们,李**同学很认真地观察了一棵大树,现在有重要的发现要告诉大家,大家欢迎吗?”掌声响了起来。李**把刚才发现的树身、枝条、小蚂蚁等小动物一样一样地向大家介绍,有条不紊,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他讲完了,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他讲得好吗?”
  “好!”
  “观察得仔细吗?”
  “仔细!”
  “我现在宣布,李**是张老师上科学课的小助手了!”在大家一片羡慕声中,李**可得意了!
  “大家也想去观察一下吗?”
  “想!”喊声震天。
  “但是,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大家最后小结:注意观察的顺序;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安静地观察,不要惊扰小动物;不能攀爬、摘取……
  【辅导情况】
  在接下来的《观察大树》、《寻找小动物》等科学课中,观察顺利地进行着。在李**的身边常常围着许多同学,和他一起探讨观察的结果,他的脸上也挂出了自信的笑容。半个学期下来,竟然没有再碰到他哭闹的情况。后来,他还常常跑到我的身边,兴高采烈地交流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活动情况、植物的生长状况、身边物体的变化等等,无话不谈。爱在哪里播种,就在那里收获喜悦。他变得不再胆小怕事了。
  从那以后,他变得对身边的事物上心了,做事情专注了,学习认真了,特别对科学课及科学知识充满了热情,整个人开心活泼了不少,对科学的热情带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案例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在大家都感到好奇的同时,一定要使他们养成认真细致、科学有序的观察习惯。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研究的基础,它对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老师用适当的方式带领小学生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通过观察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启动学生思维的源泉,改变孩子学习的习惯。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做什么呢?
  一、调动科学观察的主动性,唤起学习自信心
  案例中李同学是胆小怕事,做事没有信心,对学习不上心,又小气爱哭的小男孩,但是他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对感兴趣的物体充满了热情,对小动物、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我正是利用他的这种心理,从侧面鼓励他,让他感到自己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从而调动他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良性竞争。科学课堂上常常有活生生的蜗牛、蚯蚓等小动物被带进课堂,引起课堂上的轰动;一支鲜花摆在了讲台上,让大家睁大好奇的眼睛,这便于大家学习花的结构;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大家进入科学世界。这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课内外的花花世界和现代化手段,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促使他们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踏上学习的阶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明确科学观察的目的,培养科学素养
  例如《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把一个马铃薯放在一盆水中,看到它沉到水中;把它捞起来放在另一盆水中,看到它浮起来,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这两盆水不一样!”如果这样就引起一个问题:这节课到底观察“水”还是观察“马铃薯”呢?如果老师进一步引导,使得观察的目的很明确:就观察这两盆水有什么不一样!使得下一步的目标更明确了。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行为和活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因此,我们在科学课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
  注意到前文例子中提出的问题:“但是,(这次观察)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出去活动的热情带了回来,让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次我们出去活动不是玩,而是带着任务进行观察的。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后小结:“注意观察的顺序;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安静地观察,不要惊扰小动物;不能攀爬、摘取……”。这要求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时遵守科学原则——尊重生命,理解自然。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方法。如果我们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让大家都知道不管什么观察活动都得尊重大自然;观察学习,是建立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的。
  三、力求观察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思维
  儿童观察的一个缺点是笼统而不精确,他们不善于区分事物的细微差别,更找不出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特征,而某些事物的本质又总是被表面的现象所掩盖。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明察客观对象所呈现的外部特征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观察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而且还要精确、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看看在科学课上探究《磁铁磁性的强弱》一课,怎样通过以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一:一手持磁铁,一手持一枚回形针,利用手感、眼观,初步体会不同的两块磁铁哪一块的磁性较强,哪一块较弱。但是手感的表现不好表述,而且说服力不强,于是有了实验二。
  实验二:使不同的两块磁铁接近回形针,看看各自能吸起多少枚回形针。因为有了数量的多少,说服力增强了。学生在观察中有很直观的认识。
  实验三:用两块磁铁在相同的距离同时去吸引同一枚回形针,看看那一块磁铁能较快地吸起回形针。学生经过几次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能说明哪一块磁铁磁性强吗?为什么?这个实验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回形针移动的方向、路线,进一步分析磁铁磁性的特点,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的观察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深度,激发创新思维。
  四、增强观察的精确性,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科学老师要培养学生以积极探索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为重要。小学六年级有不少机械实验,而且要用到测力计。在引导学生用测力计时,培养其精确观察的能力很重要。例如做摩擦实验,物体开始动的时候看着测力计读数,还是平稳运动(近似匀速运动)的时候看着测力计读数呢?这很重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探究性人才。而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是科学预想和科学发现的开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素质、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就如同握住了一把启动思维的钥匙,学生能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课程活动主题化的探讨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解决“低效、片面”现象以及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但它的生成必须要遵循五个原则,根据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学习模块”,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坚持活动主题系列化引领,行政推动,提供开发途径,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
【摘 要】在探索青年幼儿教师岗位成长的过程中,提倡教中有学,自主互助,在互帮互学中为青年教师岗位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让互相学习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互助式学习内容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专家”走向“草根”,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开展互助式学习,让青年教师在相互帮扶中满足了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根据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自主互助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互
【摘 要】结合对“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内涵的理解,提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三原则,再通过互动研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导学、展示评价五方面阐述了“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信息技术;策略  一、“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内涵  “研学后教”主要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提出的导学案指引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学知识。针对学生在研学中存留的困惑与问题,教师
【摘 要】常言道:“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对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也对校长专业化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校长专业化已成为提升学校管理和校长素质的必然要求。但,校长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校长在岗位上经历学习力、策划力、文化力、创新力、亲和力、评价力等能力的磨练和提升。如此,才能成为专业化校长,从而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校长;专业化;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教师在生活案例中培养师德,在身边榜样中体验成长;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式的德育评价中明理导行,在生活体验式的品德教学中感悟道理,有助于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生活中焕发光彩。  【关键词】德育工作;贴近生活  生活世界,内涵丰富,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包含真善美,也包括假丑恶。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注重让德育的内容与形式从生活出发,让师生用心
【摘 要】随着番禺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教师在研学案的编写、课堂教学的引导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上有所革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钻研知识和探求方法,提升能力。而教师则要在课堂上及时进行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是自主的、开放的,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动态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捕捉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这样
摘 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为学生服务,就必须站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运用服务意识管理学生,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转变育人观念,从“保姆型”向“服务型”班主任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努力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学生提高认识并转化为行动,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服务意识
【摘 要】比例尺的应用练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笔者通过两次的教学实践对比和反思,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对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关键词】整合;比例尺;实践与反思  一、初次教学实践  (出示增城地图)  增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有名的旅游城市了。今天老师就想带着大家来一个增城派,潭白水寨一日游得怎样,但在出发前
摘 要: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常因写作的字数要求而苦恼,常因作文字数而犯愁,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字词积累少,生活体验少。文章建议学生从作文的“元素”方面进行积累:好词佳句、好文章的片断、生活经历、借鉴与反思等。有了原始的积累,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素材;作文修改  习作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都有着重
【摘 要】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的互助、合作学习策略体系,它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在其中角色的合理性及充分发挥程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多个方面的角色。在不同角色下,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有不同。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近年来,我区教育正积极推进“研学后教”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其特殊的优势,而成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