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走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之路是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本文笔者在分析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及植物配置。
  关键词: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物多样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力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途径,然而应该建设怎样的城市园林呢?怎样才能使得园林景观的建设没有只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呢?因此,当前提倡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
  1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生态园林,就是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②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③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④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等途径,创作并建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景观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3.1 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3.2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1)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同时,慎重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
  (2)城市引入的植物种类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种群规模很小,甚至渐趋消亡。这与对绿化植物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和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就造就了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被冷落,这个现象最近几年有明显改观,尤其今年,浙江提出“彩色浙江”行动,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将越来越受重视。另一个现象是“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作法,也导致慢生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苗木的植物被抛弃,具有某些不足的绿化植物被轻易否定。植物本身无所谓高低好坏,春盛、夏绿、秋实和冬枯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关键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如在绿地中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等。
  (3)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开发利用绿化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以快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性的绿地。如Minawaki利用演替理论,快速恢复和重建当地的潜在植被,效果明显。城市地区恢复潜在植被主要包括植被确定、恢复重建和养护管理等三个阶段,地带性群落有利于提高物种潜在的共存性,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
  3.3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城市环境多样,系统脆弱和胁迫深刻,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综合因素、适应性和利用城市特殊小气候、地下环境,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适生环境,提高绿地维持机制。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植物造景中除基调树种外,应选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和草坪等,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针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因时制宜,保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和季相变化。特别是应重视乡土植物的运用,过分强调奇花异草,尤其是外地植物的无序引入,往往因气候突变而遭灭顶之灾;盲目照搬异地和他国绿地模式,跟风赶时髦,长官意志,代价极大,生态和景观功能也得不到保证,应特别引起重视。
  3.4 种间关系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
  绿地植物的种问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大量单一结构绿地的出现,除了与绿化观念和投资有关外,植物种问关系了解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竞争是主要的植物种问关系之一,为负相互作用,物种竞争能力具有竞争等级性,并受到目标种和邻居选择的影响。竞争和适应能力与扎根类型和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和他感作用等特征有关,受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活史以及环境条件和资源水平影响。其中他感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种问关系,属于直接干涉性竞争。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是决定竞争结果和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个体面临的竞争强度受其有效面积的影响,个体空间结构常决定物种问的相遇频度,影响种问相互作用强度。种问也有正相互作用,如树冠层为林下植物创造合适的荫生环境。因此,应加强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充分借鉴地带性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师法自然,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性,选择适宜的耐荫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并通过密度或频度制约等方式调整群落种问关系,同时促使其他植物生长。另外,成株比幼苗的耐性强,错开种问的更新时间,也有利于种问的共存,使群落种群趋向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和土肥等资源,提高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3.5 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
  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
  生态设计中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推广少灌和免灌的植物配置形式,利用绿地掉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植物结构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
  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稳定性,通过构建复杂的种类组成和结构,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境,使绿化植物一病虫害一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形成病虫害生态调控机制。因此,通过生态设计和生态系统管理,能够将病虫害防治由直接面对病虫害,转向间接利用绿地群落间生态位分异,生存和竞争关系以及生物代谢物等作用,调节目标植物与有害生物动态平衡,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
  3.6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生态的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城市能保留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种类以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我国也有借鉴意义。通过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等。半自然生境也包括一些人工营造的环境,如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而生态公园更是典型的例子。
  4 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倡导走节约型园林建设成为趋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避免铺张浪费、建设华而不实园林景观工程的必要保证。坚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构筑城市生态美好新家园。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桥梁结构在施工和营运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从理论上分析,施工裂缝的产生已经在预示着施工中某一管理环节的缺失,从而引起混凝土路面的提前破坏,缩短其设计的使用寿命,给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防止裂缝出现,应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裂缝防控措施,保证路桥裂缝得到有效制止。本文通
摘要:本文通过对住宅增设集中采暖系统的管井、室内采暖系统管道路由和泄水等方面的探讨,提出细节设计方案,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采暖管井;热表箱;楼梯平台净宽;泄水;排污阀;散热器;放气阀;防水反梁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小城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现。  关键词:小城镇;消防规划;消火栓  引言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生态建筑的建设已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建筑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具有有机、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有节制地改造,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支撑环境。本文主要讲了生态建筑的内涵、生态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今后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  1 引言  城市的规模不断
摘要:压缩空气系统占企业能耗的比重较大,本文主要针对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问题,对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重点介绍了空压机热回收技术及其应用,并进行了节能效益分析。  关键词: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热回收  引言  压缩空气是工业领域仅次于电力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源。与其它能源比,它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清晰透明,输送方便,易于储存,没有特殊的有害性能,没有起火危险,不怕超负荷,环境适应性强
关键词:消火栓保护半径;充实水柱  关于消火栓保护半径的认识,大家都有很多的看法,规范里面给出了计算方法,但是许多人在应用的时候方法并不妥,故此我在这里给大家谈谈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不周到的地方希望大家给与指正。
摘要:公园风景园林可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具有保健、游览、娱乐、美学、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潜力。公园风景园林的发展规划应本着“以文化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符合城市文化底蕴、人民休闲需求、城市发展规划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前提下,不断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发展规划合理、美观、安全、休闲和富有底蕴的公园风景园林作品。  关键词:公园;风景园林;发展规
摘要:经济的迅猛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渐高涨的多元审美需求,要求进一步对建筑行业进行提升,为中国设计师带来新的挑战与希望。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只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吸取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不断补充和发展传统,让新与旧在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中共生、互利、融合、转化,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及时发挥作用,才能使住宅设计得到合理创新和发展。城市规划与住宅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本文将对此
摘要: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一自然条件、历史文脉,这在古老的民俗地区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贵州民居建筑特点,并以设计为例,介绍民居形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居形态;文化特质;现代应用  引言  居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建筑的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与空间处理、外观造型、地形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居民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民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缺水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能源紧缺、能耗大不仅大大制约经济的发展,也将人民生活构成威胁。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为居榜首。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筑节能节水中的重要作用,正真把节能节水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给水设计与节能、节水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节水;给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