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学会就会具备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并逐步形成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并且促进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历史意识能力、综合思维以及社会实践方面的发展。然后立足于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而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并且解决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题,并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以及社会实践。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形成,更多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可塑造性,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通过长期教育得到的,那么这就说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灌输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健全的人格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不至于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而被社会所淘汰。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后期让学生记忆练习就可以获得,并且具有发展的连续性,能够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具有整合性。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当教师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如果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最终目标,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毕竟万事开头难。如果在一开始提出的关键问题偏离了教学轨道,那么后续的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
1.基于空间感知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空间感知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区域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的认知,而人教版中教材虽然是学生认识区域关系以及了解人地关系的最重要的来源,但是教材内容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加入一些自己的见闻,增加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空间感知。例如在讲解二战以后的世界新格局,可以让学生结合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地图板块相联系,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美国争取世界霸权多获得的利益。
2.基于历史意识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历史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进行历史思考的时候要结合历史证据,而不是歪曲历史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科学的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教师应该从历史考证、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认同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例如讲解九下《失误与挫折》这一课的时候,历史与社会教学课本中可能给与史料不是那么全面,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历史史料,然后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辩证的看待中国发展的现状,并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并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3.基于综合思维的角度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当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从时间、空間的角度,联系当代的生活实际,围绕关键问题,关注历史问题之间的联系,重新整合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线索,并且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脉络。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独立,更多的是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的过程中要运用综合的思维去考虑历史与社会的联系。例如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候,让学生用发展的眼观看待未来的社会,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学习时代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可以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中国,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4.基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社会实践更多的是强调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生活实践,在探究活动中打破课本常识,经过实践探究活动确定历史与社会学教学观念问题,并且能够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关注实践。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有一个活动主题:举出若干事实,批驳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荒谬言论。学生可以从网上查找资料,也可以从采访自己身边的人入手甚至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法西斯的暴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究自己想要的答案。
总结
综上所述,从学科核心素养走向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这两者都是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那么关键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没有关键问题确定的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学生核心素养就失去了方向。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确立历史与社会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课程.2017(02)
[2]林炳伟.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Z2)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以及社会实践。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形成,更多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可塑造性,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通过长期教育得到的,那么这就说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灌输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健全的人格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不至于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而被社会所淘汰。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后期让学生记忆练习就可以获得,并且具有发展的连续性,能够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具有整合性。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当教师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如果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最终目标,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毕竟万事开头难。如果在一开始提出的关键问题偏离了教学轨道,那么后续的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
1.基于空间感知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空间感知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区域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的认知,而人教版中教材虽然是学生认识区域关系以及了解人地关系的最重要的来源,但是教材内容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加入一些自己的见闻,增加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空间感知。例如在讲解二战以后的世界新格局,可以让学生结合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地图板块相联系,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美国争取世界霸权多获得的利益。
2.基于历史意识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历史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进行历史思考的时候要结合历史证据,而不是歪曲历史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科学的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教师应该从历史考证、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认同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例如讲解九下《失误与挫折》这一课的时候,历史与社会教学课本中可能给与史料不是那么全面,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历史史料,然后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辩证的看待中国发展的现状,并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并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3.基于综合思维的角度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当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从时间、空間的角度,联系当代的生活实际,围绕关键问题,关注历史问题之间的联系,重新整合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线索,并且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脉络。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独立,更多的是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的过程中要运用综合的思维去考虑历史与社会的联系。例如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候,让学生用发展的眼观看待未来的社会,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学习时代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可以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中国,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4.基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确定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社会实践更多的是强调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生活实践,在探究活动中打破课本常识,经过实践探究活动确定历史与社会学教学观念问题,并且能够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关注实践。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有一个活动主题:举出若干事实,批驳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荒谬言论。学生可以从网上查找资料,也可以从采访自己身边的人入手甚至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法西斯的暴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究自己想要的答案。
总结
综上所述,从学科核心素养走向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这两者都是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那么关键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没有关键问题确定的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学生核心素养就失去了方向。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确立历史与社会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课程.2017(02)
[2]林炳伟.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