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散文的虚和实呢?在散文中,具体的描写为实,抽象的情感为虚;眼见耳闻是实,回忆联想是虚;用甲事物来衬托乙事物,乙是实,甲是虚。打个比方,散文的虚与实就好比一幅画,眼睛所能看到的就是“实”,而超出画面的让人难以言喻的会心之处就是“虚”。
散文就像一件艺术品,它的美感的有无和高下,很大程度就在这“虚”处的有无和深浅。在记叙性散文的写作中唯有超乎眼见耳闻的虚境,才能拓开审美的情怀和艺术的思维空间,才能在方寸之间容万千气象,绵邈于尺素之中,引发无限的兴味。
一般来说,记叙散文中的“虚”是指追忆、幻想、夸张、联想等,“实”是指写眼前之事。记叙性散文中如果以虚为虚,就会给人一种不着边际的虚无感;而以实为实,纯粹地写眼前事又会没有生气和韵味,必须避免。所以写记叙性散文应重视虚实结合。
那么记叙性散文应怎样才能做到虚实结合呢?
先请看谢雨凝的《一袭绿色的纱帐》:
今天,是父亲一周年的忌辰。
一年前,我站在澳門老家父亲的寝室,望着那张大大的双格铁床,空着,下格床上,一袭淡绿色的纱帐向左右分开挽起——父亲喜欢睡碌架床,原是为了那蚊帐。他觉得安全。无论冬与夏,他睡时都要放下它,像一层安全的网。
父亲晚年颇积聚到些钱,买一间千把尺的房子给一家人住。他的房有露台,可以种植他心爱的花草,房里放一张母亲的独睡床,一张安乐椅、小书桌,然后便是这张特大的双格床。好多次,我们劝他不要睡碌架床,改换一张能吊蚊帐的床,每一次,父亲都是笑一笑,说:“我觉得舒服、安稳呀!”
父亲是个务实而爱整洁的人。有时还近于固执。譬如那睡床,任我们劝说多次他都不肯更换,为了方便他能在下格床挂帐子,他宁可找人来把上格床升高,让空气易于流通,这就算是接受了我们的意见,作少少修改了。
一年了。今天我回来,那张特大的双格铁床连同绿纱帐都不见了。这位置仍然放着的是另一张新的木造的双格床。
一乍见,我心不由得一阵乱跳,这才想到已有许多时日不曾回来。
忽然间,我好想念那一袭淡绿的纱帐。
许多亲友奇怪,我父——一个七十几岁老头子,如何会选用一袭绿色的蚊帐?
母亲总是快人快语地说:你爸是个爱美的个性,到老了也不改。
只有我明白。父亲打从年轻时起便爱穿鲜艳颜色的衣服,选用绿蚊帐,当然也有爱娇美的成分。然也绝不是爱美那么简单。在他心目中,他一定认为绿色可以过滤一些灯光,令晚上睡眠舒泰,早上醒来悦目,因为母亲爱抽烟,常夜里起来咳嗽,虽然他们早已分床而睡,一亮灯总会有些影响的。父亲一向是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这点他必然也有计算。
母亲见我站在这张新的双格床前呆想,便在我耳边说:“旧床还是上两个月你弟弟才叫人搬走的。换过一张双格床,方便你们回来可以多睡几个人呢!”
我一阵心酸,然而却也不想解释什么。
母亲一向自以为了解父亲,其实,我想她绝不了解那绿蚊帐的由来。父亲惯于把一切埋在心中,他们两口子从中年开始一直吵吵闹闹到晚年。我忘不了在医院,父亲去世的前几天,有一次,他忽然握住母亲的手,满目含泪,只轻轻说了一句:“以往的事不要计较了。”
后来,母亲对我们说,这是父亲向她认错了。其实,我们都听得出来,父亲的话意是:“我如今不再怪你了。”
他们至死都在误会,都在误会呵!
但是,这一年,母亲日见消瘦,频频来香港找我们,住不了几天又走,绝口不提父亲的旧事。我感觉到她的寂寞与无奈。
而那一张双格大铁床终于也搬走了,只是没有留下那一袭绿色的纱帐。
这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在文中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写自己一年前回到澳門老家看到父亲用过的一袭绿色的纱帐,而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种种事,从而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性散文中运用“虚”与“实”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以实显虚,化景、物为情思。以实为虚就是采用以景寓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依附在一起,沟通成一个整体。如在《一袭绿色的纱帐》中作者以绿纱帐为情感线索,围绕父亲爱用绿色纱帐展开文笔,通过父亲生前所爱之物,一步步一层层从多个角度加以抒写自己对老父亲的感情。在文中“老家父亲的寝室”、“那张大大的双格铁床”、“一袭淡绿色的纱帐”这是实物,作者看见这些实物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这时文中所记叙的父亲所用过的这些“物”已经不单纯是物了,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物,作者将看得见的“实”物转化成了看不见的“情”,借物叙事,借物寄哀思,感情深沉厚重。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关键是要处理好物与情感的“相通”点,要自然合理,不可随意。否则,物与情志不能依附在一起,也就会损害文章辞意的表达。
2 以虚映实,再现生活。这种方法就是由眼前事或物通过联想、幻想、回忆,带出对往事的追忆,以此来再现以往的人或事的一种表现方法。如《一袭绿色的纱帐》的作者就是由眼前父亲睡过的床和用过的绿色纱帐引发联想,追忆起了父亲的往事,表现了父亲务实、爱整洁,有些固执,惯于把一切事情埋在心中,懂得保护自己等的性格。在联想回忆中,父亲生前爱用一袭绿色的纱帐,爱睡碌架床,与母亲一直吵吵闹闹而不能互相了解,临死前对母亲的宽容等细节得到了生动地展现,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悼念之情也就自然地寄寓于这些事件中了。很显然在文中对父亲这个人及与其相关的事都是在联想回忆中虚写的内容,而正是这些虚写的内容才能将一个已经逝去的父亲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没有这些联想回忆式的虚写,那么作者的情感表达就会漂浮,没有根据,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也就会显得苍白,当然也就不能感染读者了。通过联想回忆来虚写人与事,要准确地抓住眼前物与联想回忆之物之间的相关点,即要抓准两者之间的触点,否则联想回忆的内容就会显得生硬,进而破坏文章的结构,影响内容的表达。
3 虚实结合,丰富文章内容。记叙性散文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但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些记叙性的文章也常用“虚此实彼”的手法,以实显虚,以虚映实。如《一袭绿色的纱帐》中父亲的忌日是实的,新的木造的双格床是实的,因为这都是“我”此时所见的,实写这些是既为了引出对父亲生前言行的叙述的需要;一袭绿纱帐、父亲住的房间的环境、父亲的言行是虚的,因为这是通过作者的回忆联想来表现的,虚写这些是为了丰富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文中作者以实引出虚,又由虚映衬实,虚实交融,使得文章结构流畅,内容丰满,情感充沛。
总之,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表现手法上可用虚设、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事物,写景可“幻景”,写人可“合成”,记事可“造事”。当然,这些都要以能给人“表现真实”为前提,否则所写内容会变得虚无飘渺,使文章空洞贫乏,失去艺术感染力。
【训练提升】
1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常被身边的点滴所触动,一朵春花、一缕夏风、一片落叶、一段音乐甚至是一个微笑、一次擦肩而过……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的心弦,奇妙的感觉,美丽的瞬间,透明的想象,温暖的怀念,一刹那漾遍全身,让我们更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幸福并学会生活。
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题,请以所学的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性散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 門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身边的朋友走了又来,煤油灯成了古董,网络、超女、MP4、阿迪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真诚正像那千年的琥珀坚守心中不变的神话,友谊一如那些朝花开了再谢又被俯身拾起,小心珍藏……
请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虚实结合的记叙性散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3 你有过在月下散步的经历吗?把它写下来。
(1)你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去散步的?
(2)你看到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下的景物又是怎样的?把它描写出来。
(3)在这样的月色下引起了你那些联想和想象?
(4)面对这样的月色你有什么感触?
散文就像一件艺术品,它的美感的有无和高下,很大程度就在这“虚”处的有无和深浅。在记叙性散文的写作中唯有超乎眼见耳闻的虚境,才能拓开审美的情怀和艺术的思维空间,才能在方寸之间容万千气象,绵邈于尺素之中,引发无限的兴味。
一般来说,记叙散文中的“虚”是指追忆、幻想、夸张、联想等,“实”是指写眼前之事。记叙性散文中如果以虚为虚,就会给人一种不着边际的虚无感;而以实为实,纯粹地写眼前事又会没有生气和韵味,必须避免。所以写记叙性散文应重视虚实结合。
那么记叙性散文应怎样才能做到虚实结合呢?
先请看谢雨凝的《一袭绿色的纱帐》:
今天,是父亲一周年的忌辰。
一年前,我站在澳門老家父亲的寝室,望着那张大大的双格铁床,空着,下格床上,一袭淡绿色的纱帐向左右分开挽起——父亲喜欢睡碌架床,原是为了那蚊帐。他觉得安全。无论冬与夏,他睡时都要放下它,像一层安全的网。
父亲晚年颇积聚到些钱,买一间千把尺的房子给一家人住。他的房有露台,可以种植他心爱的花草,房里放一张母亲的独睡床,一张安乐椅、小书桌,然后便是这张特大的双格床。好多次,我们劝他不要睡碌架床,改换一张能吊蚊帐的床,每一次,父亲都是笑一笑,说:“我觉得舒服、安稳呀!”
父亲是个务实而爱整洁的人。有时还近于固执。譬如那睡床,任我们劝说多次他都不肯更换,为了方便他能在下格床挂帐子,他宁可找人来把上格床升高,让空气易于流通,这就算是接受了我们的意见,作少少修改了。
一年了。今天我回来,那张特大的双格铁床连同绿纱帐都不见了。这位置仍然放着的是另一张新的木造的双格床。
一乍见,我心不由得一阵乱跳,这才想到已有许多时日不曾回来。
忽然间,我好想念那一袭淡绿的纱帐。
许多亲友奇怪,我父——一个七十几岁老头子,如何会选用一袭绿色的蚊帐?
母亲总是快人快语地说:你爸是个爱美的个性,到老了也不改。
只有我明白。父亲打从年轻时起便爱穿鲜艳颜色的衣服,选用绿蚊帐,当然也有爱娇美的成分。然也绝不是爱美那么简单。在他心目中,他一定认为绿色可以过滤一些灯光,令晚上睡眠舒泰,早上醒来悦目,因为母亲爱抽烟,常夜里起来咳嗽,虽然他们早已分床而睡,一亮灯总会有些影响的。父亲一向是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这点他必然也有计算。
母亲见我站在这张新的双格床前呆想,便在我耳边说:“旧床还是上两个月你弟弟才叫人搬走的。换过一张双格床,方便你们回来可以多睡几个人呢!”
我一阵心酸,然而却也不想解释什么。
母亲一向自以为了解父亲,其实,我想她绝不了解那绿蚊帐的由来。父亲惯于把一切埋在心中,他们两口子从中年开始一直吵吵闹闹到晚年。我忘不了在医院,父亲去世的前几天,有一次,他忽然握住母亲的手,满目含泪,只轻轻说了一句:“以往的事不要计较了。”
后来,母亲对我们说,这是父亲向她认错了。其实,我们都听得出来,父亲的话意是:“我如今不再怪你了。”
他们至死都在误会,都在误会呵!
但是,这一年,母亲日见消瘦,频频来香港找我们,住不了几天又走,绝口不提父亲的旧事。我感觉到她的寂寞与无奈。
而那一张双格大铁床终于也搬走了,只是没有留下那一袭绿色的纱帐。
这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在文中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写自己一年前回到澳門老家看到父亲用过的一袭绿色的纱帐,而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种种事,从而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性散文中运用“虚”与“实”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以实显虚,化景、物为情思。以实为虚就是采用以景寓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依附在一起,沟通成一个整体。如在《一袭绿色的纱帐》中作者以绿纱帐为情感线索,围绕父亲爱用绿色纱帐展开文笔,通过父亲生前所爱之物,一步步一层层从多个角度加以抒写自己对老父亲的感情。在文中“老家父亲的寝室”、“那张大大的双格铁床”、“一袭淡绿色的纱帐”这是实物,作者看见这些实物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这时文中所记叙的父亲所用过的这些“物”已经不单纯是物了,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物,作者将看得见的“实”物转化成了看不见的“情”,借物叙事,借物寄哀思,感情深沉厚重。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关键是要处理好物与情感的“相通”点,要自然合理,不可随意。否则,物与情志不能依附在一起,也就会损害文章辞意的表达。
2 以虚映实,再现生活。这种方法就是由眼前事或物通过联想、幻想、回忆,带出对往事的追忆,以此来再现以往的人或事的一种表现方法。如《一袭绿色的纱帐》的作者就是由眼前父亲睡过的床和用过的绿色纱帐引发联想,追忆起了父亲的往事,表现了父亲务实、爱整洁,有些固执,惯于把一切事情埋在心中,懂得保护自己等的性格。在联想回忆中,父亲生前爱用一袭绿色的纱帐,爱睡碌架床,与母亲一直吵吵闹闹而不能互相了解,临死前对母亲的宽容等细节得到了生动地展现,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悼念之情也就自然地寄寓于这些事件中了。很显然在文中对父亲这个人及与其相关的事都是在联想回忆中虚写的内容,而正是这些虚写的内容才能将一个已经逝去的父亲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没有这些联想回忆式的虚写,那么作者的情感表达就会漂浮,没有根据,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也就会显得苍白,当然也就不能感染读者了。通过联想回忆来虚写人与事,要准确地抓住眼前物与联想回忆之物之间的相关点,即要抓准两者之间的触点,否则联想回忆的内容就会显得生硬,进而破坏文章的结构,影响内容的表达。
3 虚实结合,丰富文章内容。记叙性散文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但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些记叙性的文章也常用“虚此实彼”的手法,以实显虚,以虚映实。如《一袭绿色的纱帐》中父亲的忌日是实的,新的木造的双格床是实的,因为这都是“我”此时所见的,实写这些是既为了引出对父亲生前言行的叙述的需要;一袭绿纱帐、父亲住的房间的环境、父亲的言行是虚的,因为这是通过作者的回忆联想来表现的,虚写这些是为了丰富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文中作者以实引出虚,又由虚映衬实,虚实交融,使得文章结构流畅,内容丰满,情感充沛。
总之,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表现手法上可用虚设、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事物,写景可“幻景”,写人可“合成”,记事可“造事”。当然,这些都要以能给人“表现真实”为前提,否则所写内容会变得虚无飘渺,使文章空洞贫乏,失去艺术感染力。
【训练提升】
1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常被身边的点滴所触动,一朵春花、一缕夏风、一片落叶、一段音乐甚至是一个微笑、一次擦肩而过……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的心弦,奇妙的感觉,美丽的瞬间,透明的想象,温暖的怀念,一刹那漾遍全身,让我们更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幸福并学会生活。
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题,请以所学的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性散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 門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身边的朋友走了又来,煤油灯成了古董,网络、超女、MP4、阿迪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真诚正像那千年的琥珀坚守心中不变的神话,友谊一如那些朝花开了再谢又被俯身拾起,小心珍藏……
请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虚实结合的记叙性散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3 你有过在月下散步的经历吗?把它写下来。
(1)你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去散步的?
(2)你看到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下的景物又是怎样的?把它描写出来。
(3)在这样的月色下引起了你那些联想和想象?
(4)面对这样的月色你有什么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