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29日,南京市教研室徐晓彬老师请南京十三中原高三(10)班的学生盛星玮同学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师培训会上发言,介绍她高三的学习经验。本刊刊发她的发言稿,供读者参考。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一、 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做“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做“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用“大视野”,做“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的“时事讲坛”。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讲坛”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讲坛”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的“时事讲坛”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淡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连续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讲坛”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仍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素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的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视角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于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讲坛”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里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讲坛”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的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条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了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
三、 让阅读成为风气,让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梁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犹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四、 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发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五、 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就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市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的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月十日灯下所记》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差先生》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月十日灯下所记》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差先生》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月十日灯下所记》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差先生》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一、 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做“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做“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用“大视野”,做“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的“时事讲坛”。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讲坛”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讲坛”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的“时事讲坛”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淡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连续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讲坛”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仍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素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的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视角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于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讲坛”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里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讲坛”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的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条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了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
三、 让阅读成为风气,让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梁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犹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四、 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发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五、 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就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市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的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月十日灯下所记》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差先生》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月十日灯下所记》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差先生》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月十日灯下所记》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差先生》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