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文化逐渐与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网络文化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出现偏离主导价值观的趋势,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几种常见的错误价值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文化这一特殊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具有网络特色的网络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新的文化背景,网络文化中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一方面为大学生的价值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文化底蕴,同时网络中一些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渗透,使得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出现偏差,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重担。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众多思想观念汇集的信息库,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任务置身于一个复杂而混乱的文化氛围之中,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功利化,享乐,个人价值至上的现象。
(一)享乐主义盛行
网络信息的杂烩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诱惑,彩票中奖,游戏挣钱,网上兼职,网络小说家,面对一系列网络中成功人士真实生活的刺激,当代大学生纷纷弃本逐末,赚钱享受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适当的兼职补贴生活所需固然重要,然而为追求金钱刺激,将学业置之脑后,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则势必得不偿失。大学生终日沉浸于网络之中,学习上只求六十分万岁,将生活目标锁定在能赚多少钱,买多少名牌衣物上,全然忘记自己当年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理想抱负。
尤其是校园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课余生活完全与电脑绑定在一起,除了吃饭逛街俨然成为标准的宅男宅女,只知网络天地喜洋洋,不晓四时风光醉人心,终日奋斗在网络聊天室、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等娱乐项目上,真正通过电脑查资料,研究学问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即使有在其他同学眼里也被看成异类。更甚者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一切就绪只等一张文凭在手,衣锦还乡,把大学的岁月光阴看做人生难得的逍遥岁月,大学的花前月下是人生难得的度假胜地,大学中奉行一句话:大学就是来玩的,此时不玩更待何时,趁着年轻美貌,彰显个性,殊不知年轻时的玩乐享受换来得是此后一生的辛苦和悲戚。
(二)个人主义盛行
网络的发展,将民主开放的思想注入人心,将个性解放的自由权利带进人们生活,与此同时也将扭曲化的自由民主思想注入人心,大学生拥有了维护自身所谓合法权利的重量级砝码,反而将权利实行的界限强行介入道德修养所禁止的范围之内,在至高无上的法律保护下,一切个人利益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个人都可以义无反顾理所当然的去争取,同学之间为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大学生依据法律自由平等原则,充分发挥个人言论自由的权利,只要违背个人利益,无论对于错,皆可争辩,并被视为学生中的英雄,同学之间不懂得谦让,你争我夺,理由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有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的权利,因此,大学生可以不用排队去挤公交,可以理直气壮顶撞长辈,就为他们有维护自由的权利,网络中一些违反道德事件的曝光,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网友们基于自我利益考虑所发表的不同言论、不同观点,不同思想流派齐头并进,涌进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大家庭中,面对反动思想、不道德思想的广泛传播,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的同时往往取其糟粕弃其精华,面对违反公德事件的众多支持言论,更加为大学生原本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维护和保持的借口。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存在偏差,网络的不利影响仅仅是外在的因素,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错误的内在原因依然是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教育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背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各个环节偏离正常轨道。
(一)学校教育关注不足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相当于进入一个小社会,虽然年龄在增长但心智不成熟,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不足,加之很多高校把精力放在教学规模的扩建和学术研究上,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思想变化关注不足,面对社会不良思想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学生抑制力薄弱久而久之便与之产生趋同性,大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众多社会中物质金钱的诱惑,原本物质基础严重不足的大学生在其面前兵败如山倒,意志薄弱的年轻大学生在个人价值观选择上必然走入歧途。
(二)家庭教育松懈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老师的严密监督下学习生活,循规蹈矩不敢越离池一步。然而对于走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很多父母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觉得把孩子送入大学就完成了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对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只提供生活所需,其他方面概不过问,大学生在逃离父母的管束之后,大学老师又不管不问,处于思想转变关键期的他们,告别了黑色七月的煎熬,欣喜若狂之余,放松了对自身道德品行的教育和培养,更甚者,有的父母亲人自身在行为上也不能很好的为孩子起好带头模范作用,他们贪财、自私、势利的特征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上。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熏陶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推进,各种思想的涌入,“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科学技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与本民族文化特色大相径庭的西方异质文化。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发生冲突时,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而是文化的,并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反映。”①西方各种学说和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党内某些贪污腐败行为,偶像明星的丑恶传闻,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和价值观的抉择上出现错位。特别是市场经济压力下,社会上人情淡薄,友情作为交往的媒介被金钱所代替,商场中的尔虞我诈造成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一些传统的优良道德标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失去立足之地,谦让变成软弱的象征,礼貌变成虚伪的表现,非正统的社会价值标准成为人们崇尚的准则。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不仅需要足够的物质保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因素,系统分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学校教育
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空间,加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力度,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二)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各大网站在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网吧的管理,建立和谐的网吧精神风貌,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的比例,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教育子女远离不良文化思想的诱导,严格管理子女的行为举止,发现子女有不良倾向要及时予以纠正,规范孩子的上网时间和上网行为,对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的大学生要配合学校积极加以纠正。
(四)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通过法律来保证某些价值观的教育实施,通过法制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纳入国家制度建设的日程,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建立价值观教育的专题网站,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专职队伍,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将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融入网络教育和管理中,取缔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扩大网络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信息和实事宣传,营造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网络环境氛围。
(五)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的关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品行的培养更为关键,在网络文化这一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要提高抵御不良文化思想侵蚀的自制力,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不受外在因素的诱惑,“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阡陌顽疾,任尔东西南北风”③战胜自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勇于和善于同错误的言行作斗争,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败与否关系国家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强化大学生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网络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舞台中,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摒除网络中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即是家长亲人的期望,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葛桂珍.试论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②周敦颐.爱莲说(北宋)诗.
③郑燮.题竹石(清)诗.
参考文献:
[1]费桢.透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J].法制与社会,2009(21).
[2]何国清.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求索,2004(1).
[3]赵征宇.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1996(4).
[4]马向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08).
作者简介:
王旭霞(1980—),女,甘肃金昌人,湖南科技大学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李春梅(1982—),女,河南三门峡人,湖南科技大学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具有网络特色的网络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新的文化背景,网络文化中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一方面为大学生的价值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文化底蕴,同时网络中一些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渗透,使得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出现偏差,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重担。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众多思想观念汇集的信息库,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任务置身于一个复杂而混乱的文化氛围之中,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功利化,享乐,个人价值至上的现象。
(一)享乐主义盛行
网络信息的杂烩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诱惑,彩票中奖,游戏挣钱,网上兼职,网络小说家,面对一系列网络中成功人士真实生活的刺激,当代大学生纷纷弃本逐末,赚钱享受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适当的兼职补贴生活所需固然重要,然而为追求金钱刺激,将学业置之脑后,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则势必得不偿失。大学生终日沉浸于网络之中,学习上只求六十分万岁,将生活目标锁定在能赚多少钱,买多少名牌衣物上,全然忘记自己当年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理想抱负。
尤其是校园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课余生活完全与电脑绑定在一起,除了吃饭逛街俨然成为标准的宅男宅女,只知网络天地喜洋洋,不晓四时风光醉人心,终日奋斗在网络聊天室、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等娱乐项目上,真正通过电脑查资料,研究学问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即使有在其他同学眼里也被看成异类。更甚者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一切就绪只等一张文凭在手,衣锦还乡,把大学的岁月光阴看做人生难得的逍遥岁月,大学的花前月下是人生难得的度假胜地,大学中奉行一句话:大学就是来玩的,此时不玩更待何时,趁着年轻美貌,彰显个性,殊不知年轻时的玩乐享受换来得是此后一生的辛苦和悲戚。
(二)个人主义盛行
网络的发展,将民主开放的思想注入人心,将个性解放的自由权利带进人们生活,与此同时也将扭曲化的自由民主思想注入人心,大学生拥有了维护自身所谓合法权利的重量级砝码,反而将权利实行的界限强行介入道德修养所禁止的范围之内,在至高无上的法律保护下,一切个人利益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个人都可以义无反顾理所当然的去争取,同学之间为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大学生依据法律自由平等原则,充分发挥个人言论自由的权利,只要违背个人利益,无论对于错,皆可争辩,并被视为学生中的英雄,同学之间不懂得谦让,你争我夺,理由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有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的权利,因此,大学生可以不用排队去挤公交,可以理直气壮顶撞长辈,就为他们有维护自由的权利,网络中一些违反道德事件的曝光,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网友们基于自我利益考虑所发表的不同言论、不同观点,不同思想流派齐头并进,涌进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大家庭中,面对反动思想、不道德思想的广泛传播,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的同时往往取其糟粕弃其精华,面对违反公德事件的众多支持言论,更加为大学生原本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维护和保持的借口。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存在偏差,网络的不利影响仅仅是外在的因素,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错误的内在原因依然是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教育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背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各个环节偏离正常轨道。
(一)学校教育关注不足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相当于进入一个小社会,虽然年龄在增长但心智不成熟,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不足,加之很多高校把精力放在教学规模的扩建和学术研究上,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思想变化关注不足,面对社会不良思想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学生抑制力薄弱久而久之便与之产生趋同性,大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众多社会中物质金钱的诱惑,原本物质基础严重不足的大学生在其面前兵败如山倒,意志薄弱的年轻大学生在个人价值观选择上必然走入歧途。
(二)家庭教育松懈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老师的严密监督下学习生活,循规蹈矩不敢越离池一步。然而对于走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很多父母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觉得把孩子送入大学就完成了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对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只提供生活所需,其他方面概不过问,大学生在逃离父母的管束之后,大学老师又不管不问,处于思想转变关键期的他们,告别了黑色七月的煎熬,欣喜若狂之余,放松了对自身道德品行的教育和培养,更甚者,有的父母亲人自身在行为上也不能很好的为孩子起好带头模范作用,他们贪财、自私、势利的特征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上。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熏陶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推进,各种思想的涌入,“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科学技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与本民族文化特色大相径庭的西方异质文化。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发生冲突时,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而是文化的,并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反映。”①西方各种学说和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党内某些贪污腐败行为,偶像明星的丑恶传闻,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和价值观的抉择上出现错位。特别是市场经济压力下,社会上人情淡薄,友情作为交往的媒介被金钱所代替,商场中的尔虞我诈造成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一些传统的优良道德标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失去立足之地,谦让变成软弱的象征,礼貌变成虚伪的表现,非正统的社会价值标准成为人们崇尚的准则。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不仅需要足够的物质保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因素,系统分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学校教育
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空间,加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力度,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二)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各大网站在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网吧的管理,建立和谐的网吧精神风貌,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的比例,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教育子女远离不良文化思想的诱导,严格管理子女的行为举止,发现子女有不良倾向要及时予以纠正,规范孩子的上网时间和上网行为,对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的大学生要配合学校积极加以纠正。
(四)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通过法律来保证某些价值观的教育实施,通过法制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纳入国家制度建设的日程,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建立价值观教育的专题网站,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专职队伍,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将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融入网络教育和管理中,取缔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扩大网络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信息和实事宣传,营造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网络环境氛围。
(五)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的关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品行的培养更为关键,在网络文化这一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要提高抵御不良文化思想侵蚀的自制力,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不受外在因素的诱惑,“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阡陌顽疾,任尔东西南北风”③战胜自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勇于和善于同错误的言行作斗争,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败与否关系国家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强化大学生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网络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舞台中,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摒除网络中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即是家长亲人的期望,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葛桂珍.试论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②周敦颐.爱莲说(北宋)诗.
③郑燮.题竹石(清)诗.
参考文献:
[1]费桢.透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J].法制与社会,2009(21).
[2]何国清.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求索,2004(1).
[3]赵征宇.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1996(4).
[4]马向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08).
作者简介:
王旭霞(1980—),女,甘肃金昌人,湖南科技大学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李春梅(1982—),女,河南三门峡人,湖南科技大学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