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兴起与繁荣,使传统媒体走上了转型的道路。全媒体应运而生,成为众多传统媒体转型的首选。但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不仅是一种运作方式的变化。这一转型开启了媒介融合的趋势,并最终将对传播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全媒体;媒介融合;传播模式
近年来,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迅速崛起。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也在生存的压力下开始转型。此时,“全媒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被众多传统媒体看作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谋求生存、发展的绝佳路径。那么全媒体到底是指一种什么样的媒介呢?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一、理解全媒体
全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从大的背景来说,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使信息传播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从媒介行业来看,新媒体的兴起,不仅分流了原来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而且抢走巨额的利润。新媒体的逐步强大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将传统媒体推到了不得不转型的路上。而全媒体正是传统媒体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的转型尝试。
纵观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主要是一种应用新传播技术的变革,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媒体来说,将全媒体看作是一种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数字化的一种转化——即将传统媒体的各类信息通过新技术实现多渠道的发布;二是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全媒体意味着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精通数字技术,既能熟练地应用文字、图片进行报道,又要能使用影像、音频等言说方式对信息进行建构和传播。例如青岛新闻网“自2008年,青岛新闻网将重点采访和率先发现的新闻,除在网站刊登之外,还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报、信息屏对外发布,并不断地联合其他报刊、电视,共同对新闻事件予以报道。这些新闻都出乎意料地引起了较大反响。”①
通过业界的这些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全媒体主要是意味着一种融合。这种融合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的“媒介融合”一样: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二、全媒体对传播模式的影响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如果说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概括,则模式就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方法)”②。在传播学领域,“传播理论的基本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我们理解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③到目前,关于传播模式的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这一模式揭示了,传播领域中最为关键的五个要素: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
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开启的媒介融合的趋势必将对现行的传播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尝试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内的渗透,影响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是构成传播模式的关键因素。因而正确认识全媒体尝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现象,把握媒介融合对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对我们把握媒介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从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对传播模式的影响。
1.对传播者的影响。模式中的“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在全媒体环境下,传播者收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三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一是作为个人的传播者,全媒体化提高了对个人的技能要求,传播者必须掌握数字技术,熟练使用文字、图片、影响、声音等各种符号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递;二是作为媒介组织的传播者,全媒体化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即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出现,,媒介不再传播单一符号类型的信息,而是将数字化了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影响、声音等形式传播出去。
2.对传播内容来说。“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全媒体化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全媒体化的媒介改变了传统的文字等逻辑性强的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转向一个以视频、图像为主的感性传播年代,“读图时代”、“眼球经济”等名词的出现是这一现象的一个例证。其次全媒体化的媒介使进入传播领域的信息极大丰富,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打破了版面、时间等传统媒体的限制,为众多信息提供了进入传播活动的机会。再次全媒体化的媒介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数字技术传播削弱了信息控制的能力,并增强了获取环境外部信息的能力,因而使信息的多样性增强。
3.对渠道来说,“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全媒体化的直接影响就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对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在传统的传播环境里,媒介被认可的传播方式只有一种,比如说报刊传播信息的方式被认可的是文稿,而电视在时视频图像。但是在全媒体化之后,报刊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开始出现视频图像,例如宁波日报在报道跨海大桥通车时,“中国宁波网共派出3名全媒体记者进行现场互动直播,配备了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多种设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进行现场直播。”④由此可见,数字技术在技术上打破了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的界限,使得传播渠道不断融合,出现全媒体化。对个人传播媒介来说,手机不仅是一种个人通讯工具,而且是一种媒介。3G时代的到来,解决了手机作为一种媒介的带宽问题,使得提升了手机接收、发布、采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4.对受众的影响。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中“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媒介全媒体化对受众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二是受众的信息发布能力提高。在上文对全媒体化对传播内容的影响已经论述了进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多样性、丰富性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受众获得接近媒介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手机报等媒介全媒体化的发展形势使得位于偏远地区的受众可以及时获得信息。而媒介全媒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新媒体都加强了对受众信息反馈的重视和能力,受众的声音更容易进入传播渠道。例如最近发生成都公交车起火事件,网民传出的声音被各类媒体广为传播。
5.对效果的影响。“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但是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能否引起受众行为的变化,由于很难找到明确的可测量变量,因而也存在一些争议。如果抛开这些不确定性,以信息到达目标受众的次数为标准,媒介的全媒体化的确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比如,一些网站的定位广告,通过记录受众上网信息、浏览记录等对受众进行定位,然后将一些可能引起受众兴趣的广告发送给受众。但是媒介全媒体化也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存在负面的评价。最大的问题有:信息的视频化、图片化,导致了受众对感性认识的追求而放弃了理性思维;信息的庞杂性掩盖了有用的信息,造成信息污染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对传播模式的五个要素都有巨大的影响。在传播活动中,这五个要素并不是独立运行、互不相干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全媒体化对每个要素产生对影响,最终将会影响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的方式。随着这些影响的不断深入,最终会导致一种新的媒介环境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孟晓佳,李春声.全媒体:一站式宣传服务的必然选择——青岛新闻网的全媒体实验[J].青年记者,2009,2.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31.
[3]乐利文,罗蕾蕾.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当代美国的国际宣传体制[J].东北大学学报,2002,4(1).
[4]朱宗建,王璐.宁报集团的整合传播――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直播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09,2.
【关键词】全媒体;媒介融合;传播模式
近年来,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迅速崛起。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也在生存的压力下开始转型。此时,“全媒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被众多传统媒体看作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谋求生存、发展的绝佳路径。那么全媒体到底是指一种什么样的媒介呢?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一、理解全媒体
全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从大的背景来说,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使信息传播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从媒介行业来看,新媒体的兴起,不仅分流了原来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而且抢走巨额的利润。新媒体的逐步强大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将传统媒体推到了不得不转型的路上。而全媒体正是传统媒体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的转型尝试。
纵观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主要是一种应用新传播技术的变革,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媒体来说,将全媒体看作是一种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数字化的一种转化——即将传统媒体的各类信息通过新技术实现多渠道的发布;二是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全媒体意味着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精通数字技术,既能熟练地应用文字、图片进行报道,又要能使用影像、音频等言说方式对信息进行建构和传播。例如青岛新闻网“自2008年,青岛新闻网将重点采访和率先发现的新闻,除在网站刊登之外,还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报、信息屏对外发布,并不断地联合其他报刊、电视,共同对新闻事件予以报道。这些新闻都出乎意料地引起了较大反响。”①
通过业界的这些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全媒体主要是意味着一种融合。这种融合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的“媒介融合”一样: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二、全媒体对传播模式的影响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如果说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概括,则模式就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方法)”②。在传播学领域,“传播理论的基本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我们理解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③到目前,关于传播模式的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这一模式揭示了,传播领域中最为关键的五个要素: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
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开启的媒介融合的趋势必将对现行的传播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尝试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内的渗透,影响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是构成传播模式的关键因素。因而正确认识全媒体尝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现象,把握媒介融合对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对我们把握媒介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从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对传播模式的影响。
1.对传播者的影响。模式中的“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在全媒体环境下,传播者收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三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一是作为个人的传播者,全媒体化提高了对个人的技能要求,传播者必须掌握数字技术,熟练使用文字、图片、影响、声音等各种符号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递;二是作为媒介组织的传播者,全媒体化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即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出现,,媒介不再传播单一符号类型的信息,而是将数字化了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影响、声音等形式传播出去。
2.对传播内容来说。“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全媒体化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全媒体化的媒介改变了传统的文字等逻辑性强的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转向一个以视频、图像为主的感性传播年代,“读图时代”、“眼球经济”等名词的出现是这一现象的一个例证。其次全媒体化的媒介使进入传播领域的信息极大丰富,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打破了版面、时间等传统媒体的限制,为众多信息提供了进入传播活动的机会。再次全媒体化的媒介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数字技术传播削弱了信息控制的能力,并增强了获取环境外部信息的能力,因而使信息的多样性增强。
3.对渠道来说,“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全媒体化的直接影响就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对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在传统的传播环境里,媒介被认可的传播方式只有一种,比如说报刊传播信息的方式被认可的是文稿,而电视在时视频图像。但是在全媒体化之后,报刊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开始出现视频图像,例如宁波日报在报道跨海大桥通车时,“中国宁波网共派出3名全媒体记者进行现场互动直播,配备了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多种设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进行现场直播。”④由此可见,数字技术在技术上打破了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的界限,使得传播渠道不断融合,出现全媒体化。对个人传播媒介来说,手机不仅是一种个人通讯工具,而且是一种媒介。3G时代的到来,解决了手机作为一种媒介的带宽问题,使得提升了手机接收、发布、采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4.对受众的影响。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中“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媒介全媒体化对受众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二是受众的信息发布能力提高。在上文对全媒体化对传播内容的影响已经论述了进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多样性、丰富性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受众获得接近媒介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手机报等媒介全媒体化的发展形势使得位于偏远地区的受众可以及时获得信息。而媒介全媒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新媒体都加强了对受众信息反馈的重视和能力,受众的声音更容易进入传播渠道。例如最近发生成都公交车起火事件,网民传出的声音被各类媒体广为传播。
5.对效果的影响。“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但是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能否引起受众行为的变化,由于很难找到明确的可测量变量,因而也存在一些争议。如果抛开这些不确定性,以信息到达目标受众的次数为标准,媒介的全媒体化的确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比如,一些网站的定位广告,通过记录受众上网信息、浏览记录等对受众进行定位,然后将一些可能引起受众兴趣的广告发送给受众。但是媒介全媒体化也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存在负面的评价。最大的问题有:信息的视频化、图片化,导致了受众对感性认识的追求而放弃了理性思维;信息的庞杂性掩盖了有用的信息,造成信息污染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对传播模式的五个要素都有巨大的影响。在传播活动中,这五个要素并不是独立运行、互不相干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全媒体化对每个要素产生对影响,最终将会影响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的方式。随着这些影响的不断深入,最终会导致一种新的媒介环境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孟晓佳,李春声.全媒体:一站式宣传服务的必然选择——青岛新闻网的全媒体实验[J].青年记者,2009,2.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31.
[3]乐利文,罗蕾蕾.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当代美国的国际宣传体制[J].东北大学学报,2002,4(1).
[4]朱宗建,王璐.宁报集团的整合传播――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直播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