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竞赛的实际情况,以及组织竞赛和竞赛培训的实际工作经历,讨论竞赛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教学改革的影响,重点对电子竞赛对电子信息类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等学科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电子信息类专业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学科教学改革
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它对全国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是高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件盛事,并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平台,不仅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而且为相应课程体系的改革起到了积极引导和推进作用,是引导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1]。
笔者结合竞赛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组织竞赛和竞赛培训的实际工作经历,讨论竞赛的成就和竞赛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独立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凸显出一些突出问题。
1.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不独立。
独立学院是一种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基本于依赖母体学校,因此在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上很难突破其母体学校的设置目录,依旧沿用母体学校现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教材及教学大纲,让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束手束脚。
2.师资队伍没有形成合力,青年老师比例偏高,实践能力弱。
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母体学校师资,但母体学校的师资因编制的限制,且工作量饱和,加之他们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研究不够,无法落实因材施教,难以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外聘高校离退休教师,这部分师资绝大部分为短聘,上完课就走。三是自聘师资,青年教师比例高。这些青年老师大都是从高校走向高校,缺乏教学技能和方法,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弱,工程实践能力差。
3.教学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处境尴尬。
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过于依赖母体学校,投入到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相对有限或严重不足,因此实践基地的开设前期显得有些盲目,中期管理“萎靡”,后期无疾而终,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外,独立学院具有较强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在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处于一种力不从心的尴尬困境。
4.学科领军人物匮乏,科研能力弱,不利于学科建设。
尽管近年来各独立学院补充的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逐年增加,但数量仍不足,教师中缺乏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大多为母体学校的老师兼任且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其影响就是专业力量薄弱,创新教育与创新研究能力不强,科研和教研成果就不会多,就不会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从而制约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阻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参赛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扩大独立学院的自主办学权,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对于独立学院的独立办学之路,我国教育部门应该为其创造条件。首先,给独立学院平等的竞争空间;其次,赋予他们自主办学权,包括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学科、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开设课程的权利,不然,独立学院只能按母体学校的行政指令招生、培养、管理学生,毫无特色可言,学校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
2.电子设计竞赛引导了理论教学的建设,促进了课程体系的整合。
电子设计竞赛是以电子技术(包括模拟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并结合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EDA软件工具和PC机平台等。历届竞赛题都是侧重基础、紧扣教材。因此,首先要厚基础,抓好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电路系统的能力。针对目前高校重数字轻模拟、重具体电路轻系统设计等问题,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和僵硬的管理模式,重构理论和技术并举的课程体系[2],在保证基本理论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单片机系统应用、传感器应用、微机原理、锁相与频率合成、无线电发送接收、网络资料检索与利用等多个知识点进行了教学改革之后,再将电子信息技术当前的热点所需要的理论——ARM嵌入式微处理器、ARM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及时纳入教学计划,并开设实验。其次,针对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学生知识面窄,技术或器件落后等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当今技术发展,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器件情况介绍,使学生开阔视野。
3.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实践教学的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工科教育的弊端之一是重理论、轻动手,这阻碍了大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对电子类的骨干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3]。
(1)提高实验、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压缩“模电”、“数电”、“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增加实验学时。二者在学时分配上的比例从以前的4∶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2左右。
(2)革新实践教学理念。应大力鼓励教师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打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界限,加强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学交流。理论课教师通过实验课程指导,能深刻地体会到实验教学,尤其是设计型实验教学,对教师在理论、设计、调试和操作上的高要求,从而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提升教师自身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理念的革新不仅能确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互相依赖关系,而且能重构对实践教学重要的认识,使实验教学不再隶属于理论教学。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上要建立起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设计型实验为主体、综合型实验为提升的多层次的实验体系。同时,还要重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对某一专业方向课程掌握情况最为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其高质量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其所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引入高层次人才,加大青年教师指导电子竞赛的支持力度。
学科领军人物是学科实力的象征,是学科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大知名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入的力度,有利于自主培养学科带头人,带动本学科的科研和教研立项,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独立学院应加大对青年教师指导电子竞赛的“帮带”活动支持力度。青年教师因为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进入校门的头几年往往不敢参与指导电子竞赛。而电子竞赛的题目往往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都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指导电子竞赛一方面可以促使老师们发现和反思以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形成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
四、结语
近年来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传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那么,独立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在“摘帽单飞”之时立于各专业之林?笔者借助于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这一平台,通过“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为独立学院探索出一条确立自身的地位,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自我办学特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荆中.电子竞赛与电子信息教学改革[J].管理教育,2008.10:56-157.
[2]赵孔新,刘刚.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J].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集.
[3]黄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启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1,(8):74-7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电子信息类专业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学科教学改革
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它对全国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是高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件盛事,并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平台,不仅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而且为相应课程体系的改革起到了积极引导和推进作用,是引导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1]。
笔者结合竞赛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组织竞赛和竞赛培训的实际工作经历,讨论竞赛的成就和竞赛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独立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凸显出一些突出问题。
1.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不独立。
独立学院是一种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基本于依赖母体学校,因此在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上很难突破其母体学校的设置目录,依旧沿用母体学校现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教材及教学大纲,让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束手束脚。
2.师资队伍没有形成合力,青年老师比例偏高,实践能力弱。
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母体学校师资,但母体学校的师资因编制的限制,且工作量饱和,加之他们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研究不够,无法落实因材施教,难以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外聘高校离退休教师,这部分师资绝大部分为短聘,上完课就走。三是自聘师资,青年教师比例高。这些青年老师大都是从高校走向高校,缺乏教学技能和方法,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弱,工程实践能力差。
3.教学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处境尴尬。
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过于依赖母体学校,投入到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相对有限或严重不足,因此实践基地的开设前期显得有些盲目,中期管理“萎靡”,后期无疾而终,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外,独立学院具有较强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在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处于一种力不从心的尴尬困境。
4.学科领军人物匮乏,科研能力弱,不利于学科建设。
尽管近年来各独立学院补充的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逐年增加,但数量仍不足,教师中缺乏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大多为母体学校的老师兼任且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其影响就是专业力量薄弱,创新教育与创新研究能力不强,科研和教研成果就不会多,就不会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从而制约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阻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参赛对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扩大独立学院的自主办学权,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对于独立学院的独立办学之路,我国教育部门应该为其创造条件。首先,给独立学院平等的竞争空间;其次,赋予他们自主办学权,包括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学科、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开设课程的权利,不然,独立学院只能按母体学校的行政指令招生、培养、管理学生,毫无特色可言,学校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
2.电子设计竞赛引导了理论教学的建设,促进了课程体系的整合。
电子设计竞赛是以电子技术(包括模拟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并结合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EDA软件工具和PC机平台等。历届竞赛题都是侧重基础、紧扣教材。因此,首先要厚基础,抓好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电路系统的能力。针对目前高校重数字轻模拟、重具体电路轻系统设计等问题,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和僵硬的管理模式,重构理论和技术并举的课程体系[2],在保证基本理论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单片机系统应用、传感器应用、微机原理、锁相与频率合成、无线电发送接收、网络资料检索与利用等多个知识点进行了教学改革之后,再将电子信息技术当前的热点所需要的理论——ARM嵌入式微处理器、ARM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及时纳入教学计划,并开设实验。其次,针对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学生知识面窄,技术或器件落后等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当今技术发展,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器件情况介绍,使学生开阔视野。
3.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实践教学的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工科教育的弊端之一是重理论、轻动手,这阻碍了大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对电子类的骨干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3]。
(1)提高实验、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压缩“模电”、“数电”、“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增加实验学时。二者在学时分配上的比例从以前的4∶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2左右。
(2)革新实践教学理念。应大力鼓励教师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打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界限,加强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学交流。理论课教师通过实验课程指导,能深刻地体会到实验教学,尤其是设计型实验教学,对教师在理论、设计、调试和操作上的高要求,从而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提升教师自身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理念的革新不仅能确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互相依赖关系,而且能重构对实践教学重要的认识,使实验教学不再隶属于理论教学。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上要建立起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设计型实验为主体、综合型实验为提升的多层次的实验体系。同时,还要重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对某一专业方向课程掌握情况最为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其高质量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其所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引入高层次人才,加大青年教师指导电子竞赛的支持力度。
学科领军人物是学科实力的象征,是学科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大知名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入的力度,有利于自主培养学科带头人,带动本学科的科研和教研立项,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独立学院应加大对青年教师指导电子竞赛的“帮带”活动支持力度。青年教师因为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进入校门的头几年往往不敢参与指导电子竞赛。而电子竞赛的题目往往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都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指导电子竞赛一方面可以促使老师们发现和反思以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形成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
四、结语
近年来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传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那么,独立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在“摘帽单飞”之时立于各专业之林?笔者借助于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这一平台,通过“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为独立学院探索出一条确立自身的地位,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自我办学特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荆中.电子竞赛与电子信息教学改革[J].管理教育,2008.10:56-157.
[2]赵孔新,刘刚.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J].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集.
[3]黄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启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1,(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