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重点学科之一的生物化学,它代表了生命科学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化学已成为该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也是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1]。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生命科学迈入了后基因时代。应用各种生物化学技术手段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流,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学科的生物化学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验技术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技能全面、富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在关心、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曾被评为校先进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进行了一些教学研究和探讨,发表了多篇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章[2-6]。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以往我系生物化学实验课是一名教师要带30几名学生做实验,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有的学生敷衍了事,当实验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教学效果不佳。现在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本次实验内容,课堂上要求教师讲授尽量缩短时间,只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但在实验中要不停地巡视,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各种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接触,又使学生逐渐对生物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普遍反映在实验过程中,既学会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又改变了过去在实验中只知是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思维方式,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等。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去,预测正确的实验结果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自觉改正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操作。更愿意向实验指导教师提出问题,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各种体会,并且能够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开设综合性实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综合性试验不同于单一性试验。它的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联系性,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实验技能要求很高而且全面;实验的探索性、创造性更强;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但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性实验得到更全面的操作技能训练。例如,可以根据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设计一套适合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的酶促动力学综合实验——某种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这种实验涉及到酶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酶的分离纯化、酶活力、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内容。学生在此实验中可以学会使用低速/高速离心机、蛋白质核酸检测系统、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常用的实验仪器。教师在讲解实验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将实验的设计思想教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勤动手、多动脑。由于实验内容带有科研性质,不能按照实验流程简单重复,学生要具体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决定下一阶段的实验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一套酶学综合性实验,在理论上对酶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验操作上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初步课题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大有益处。
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考核体系
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对实验课考核方式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往生物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结束后的一次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往往不重视实验过程,而只重视实验报告和书本,容易形成临时抱佛脚,照抄照搬书本或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甚至编造实验数据等不良习惯,而不去独立分析和思考自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实验考核应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第二阶段训练学生独立操作和研究能力;第三阶段放手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综合和探索训练。实验成绩的评定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各阶段成绩的比例:第一阶段占总成绩的10%;第二阶段占总成绩40%;第三阶段占总成绩40%;实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10%。
第一阶段要把好关:重视第一阶段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进行笔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不过关者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要做好平时成绩记录:给每位学生建立平时成绩档案,记录每次实验成绩为计算实验课评分提供依据。平时成绩分三部分:课前准备(包括预习报告、课堂提问、上课纪律等)、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观察、记录、结果等)、实验报告(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情况、结论、分析讨论等)。
第三阶段要对实验成绩进行独立核算:为了引起学生对综合实验的足够重视,对综合实验单独核算成绩并加大创新分析实验总分的比例。设计新颖,有独创性和一定应用价值、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即使前面第一、二阶段及考试成绩不良者,实验总分可以破格评定为优秀。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胡晓倩,陈来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960-965.
[2]赵晓钒,弭晓菊.强化考试作用提高教学质量[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2): 48-50.
[3]郭桂云,弭晓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4): 32-33.
[4]弭晓菊,郭桂云.实验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1):91-92.
[5]赵晓钒,弭晓菊.高校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测评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84-86.
[6]弭晓菊.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能力培养[J].高校科教管理,1998(3): 26.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曾被评为校先进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进行了一些教学研究和探讨,发表了多篇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章[2-6]。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以往我系生物化学实验课是一名教师要带30几名学生做实验,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有的学生敷衍了事,当实验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教学效果不佳。现在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本次实验内容,课堂上要求教师讲授尽量缩短时间,只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但在实验中要不停地巡视,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各种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接触,又使学生逐渐对生物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普遍反映在实验过程中,既学会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又改变了过去在实验中只知是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思维方式,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等。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去,预测正确的实验结果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自觉改正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操作。更愿意向实验指导教师提出问题,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各种体会,并且能够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开设综合性实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综合性试验不同于单一性试验。它的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联系性,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实验技能要求很高而且全面;实验的探索性、创造性更强;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但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性实验得到更全面的操作技能训练。例如,可以根据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设计一套适合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的酶促动力学综合实验——某种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这种实验涉及到酶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酶的分离纯化、酶活力、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内容。学生在此实验中可以学会使用低速/高速离心机、蛋白质核酸检测系统、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常用的实验仪器。教师在讲解实验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将实验的设计思想教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勤动手、多动脑。由于实验内容带有科研性质,不能按照实验流程简单重复,学生要具体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决定下一阶段的实验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一套酶学综合性实验,在理论上对酶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验操作上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初步课题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大有益处。
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考核体系
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对实验课考核方式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往生物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结束后的一次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往往不重视实验过程,而只重视实验报告和书本,容易形成临时抱佛脚,照抄照搬书本或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甚至编造实验数据等不良习惯,而不去独立分析和思考自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实验考核应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第二阶段训练学生独立操作和研究能力;第三阶段放手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综合和探索训练。实验成绩的评定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各阶段成绩的比例:第一阶段占总成绩的10%;第二阶段占总成绩40%;第三阶段占总成绩40%;实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10%。
第一阶段要把好关:重视第一阶段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进行笔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不过关者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要做好平时成绩记录:给每位学生建立平时成绩档案,记录每次实验成绩为计算实验课评分提供依据。平时成绩分三部分:课前准备(包括预习报告、课堂提问、上课纪律等)、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观察、记录、结果等)、实验报告(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情况、结论、分析讨论等)。
第三阶段要对实验成绩进行独立核算:为了引起学生对综合实验的足够重视,对综合实验单独核算成绩并加大创新分析实验总分的比例。设计新颖,有独创性和一定应用价值、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即使前面第一、二阶段及考试成绩不良者,实验总分可以破格评定为优秀。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胡晓倩,陈来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960-965.
[2]赵晓钒,弭晓菊.强化考试作用提高教学质量[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2): 48-50.
[3]郭桂云,弭晓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4): 32-33.
[4]弭晓菊,郭桂云.实验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1):91-92.
[5]赵晓钒,弭晓菊.高校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测评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84-86.
[6]弭晓菊.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能力培养[J].高校科教管理,1998(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