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普遍较大,他们的发展需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宏观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在微观方面,如何针对这一群体的发展需求建构科学的评估体系以便更为有效地开展资助工作则是地方政府和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组在对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现状开展调研基础上,对影响学生发展需求状况的因素和学生发展需求状况的外在表现进行了分析,尝试构建一套蕴含育人导向的量化评估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资助工作的决策科学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
一、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现状分析
课题组从2011年开始,在某地方高校通过连续近4年的动态不定期抽样调查,比较深入地开展了对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的调研评估。共发放《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现状调查问卷》发出问卷585份,收回559份,有效484份;开展专题小型座谈5次、个别访谈25人。调查辐射四个年级,不同专业。根据调查分析、归类、汇总,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现状大体如下:
1、关于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需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学生普遍认为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等重要,大三、大四学生则认为精神帮扶比物质帮扶更为重要。90%学生希望政府和学校在继续重视物质帮扶的同时应该更重视精神帮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您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方面的突出需求”和“您希望政府、社会、学校或他人从哪些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两个问题中,49.87%的学生选择“物质(经济)帮扶”,位列第一;33.65%的学生选择“精神帮扶”,位列第二。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和“精神上得到帮助”的需要程度上,选择“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的,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2%和78.4%。
2、关于对奖助学金的使用分配需求方面。调查表明,在对获得的奖助学金的使用分配上,排位分别是生活费开支占36.84%、学习开支占35.09%、寄回家补贴家用占19.30%、捐赠及其它占8.77%。说明,用于解决自己和家庭经济的需要仍是主要的,其次也凸显了对于帮助解决自身发展需要的重要性。
3、关于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需求方面。调查中在心理帮扶方面被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自信心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在需要程度上,选择“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的达到了84.08%。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重点加强对贫困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视。
4、关于就业能力和就业保障的需求方面。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较为关注自己的就业前景,有77.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国家和学校在就业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开辟“就业绿色通道”。高年级学生则超过95%。同时,有超过8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高校应在日常教育中更多关注他们的就业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满足自身的衣食住行之后,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对高校培养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尝试从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物质需求情况和个人精神需求情况三个一级指标中构建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个人基本情况指标量化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对其贫困程度进行量化;通过个人物质需求情况和精神需求情况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量化情况。构建量化指标体系,将定性化的指标加以定量化,然后采用TOPSIS法进行排序,最后得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展需求状况的排序,为各类学生资助项目的资格认定以及学校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指标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致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性原则。鉴于此,在充分考虑地方高校资助工作实际需要并汲取同行专家学者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依据上述基本原则,综合使用问卷调查、辅导员老师访谈、学生代表座谈等调查研究方法,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评价指标。
本评估体系主要分两大部分,学生自评指标和资助评议小组互评指标。自评部分由学生本人自行填写申报,主要是个人的自我评价;互评部分由班级学生资助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打分,主要涵盖学生经济状况的外在表现和遵规守纪、感恩励志等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内容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状况的体现。总体思路是相对客观直接的内容由学生自行申报,通过核对档案、电话信访、实地抽查走访、互相比对印证等手段来确保真实性;主观性较强的项目由评议小组在限定范围内确定等级打分,同时根据资助育人的要求适度增加了感恩励志、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个人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塑造。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表和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表运用TOPSIS法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法。运用TOPSIS法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个人物质需求和个人精神需求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个人纪律、日常消费、道德修养、心理发展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各学生各指标分数分别与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中最低值情况、相对最高值情况进行比较的差值,并进行排序。
三、与评估体系相配套的管理举措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与评估体系相适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大一新生入学就及时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结合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表的观测点,认真登记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备档案资料。其次,要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等变化因素造成学生经济困难或心理困惑等要素变化的信息进行及时补充、修改、登记。再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核查、抽检。此外,还应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富有成效的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及能力培养。努力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郭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 张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学生资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关键词: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
一、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现状分析
课题组从2011年开始,在某地方高校通过连续近4年的动态不定期抽样调查,比较深入地开展了对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的调研评估。共发放《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现状调查问卷》发出问卷585份,收回559份,有效484份;开展专题小型座谈5次、个别访谈25人。调查辐射四个年级,不同专业。根据调查分析、归类、汇总,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现状大体如下:
1、关于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需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学生普遍认为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等重要,大三、大四学生则认为精神帮扶比物质帮扶更为重要。90%学生希望政府和学校在继续重视物质帮扶的同时应该更重视精神帮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您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方面的突出需求”和“您希望政府、社会、学校或他人从哪些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两个问题中,49.87%的学生选择“物质(经济)帮扶”,位列第一;33.65%的学生选择“精神帮扶”,位列第二。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和“精神上得到帮助”的需要程度上,选择“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的,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2%和78.4%。
2、关于对奖助学金的使用分配需求方面。调查表明,在对获得的奖助学金的使用分配上,排位分别是生活费开支占36.84%、学习开支占35.09%、寄回家补贴家用占19.30%、捐赠及其它占8.77%。说明,用于解决自己和家庭经济的需要仍是主要的,其次也凸显了对于帮助解决自身发展需要的重要性。
3、关于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需求方面。调查中在心理帮扶方面被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自信心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在需要程度上,选择“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的达到了84.08%。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重点加强对贫困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视。
4、关于就业能力和就业保障的需求方面。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较为关注自己的就业前景,有77.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国家和学校在就业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开辟“就业绿色通道”。高年级学生则超过95%。同时,有超过8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高校应在日常教育中更多关注他们的就业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满足自身的衣食住行之后,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对高校培养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尝试从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物质需求情况和个人精神需求情况三个一级指标中构建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个人基本情况指标量化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对其贫困程度进行量化;通过个人物质需求情况和精神需求情况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量化情况。构建量化指标体系,将定性化的指标加以定量化,然后采用TOPSIS法进行排序,最后得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展需求状况的排序,为各类学生资助项目的资格认定以及学校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指标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致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性原则。鉴于此,在充分考虑地方高校资助工作实际需要并汲取同行专家学者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依据上述基本原则,综合使用问卷调查、辅导员老师访谈、学生代表座谈等调查研究方法,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评价指标。
本评估体系主要分两大部分,学生自评指标和资助评议小组互评指标。自评部分由学生本人自行填写申报,主要是个人的自我评价;互评部分由班级学生资助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打分,主要涵盖学生经济状况的外在表现和遵规守纪、感恩励志等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内容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状况的体现。总体思路是相对客观直接的内容由学生自行申报,通过核对档案、电话信访、实地抽查走访、互相比对印证等手段来确保真实性;主观性较强的项目由评议小组在限定范围内确定等级打分,同时根据资助育人的要求适度增加了感恩励志、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个人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塑造。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表和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表运用TOPSIS法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法。运用TOPSIS法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个人物质需求和个人精神需求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个人纪律、日常消费、道德修养、心理发展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各学生各指标分数分别与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中最低值情况、相对最高值情况进行比较的差值,并进行排序。
三、与评估体系相配套的管理举措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评估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与评估体系相适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大一新生入学就及时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结合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表的观测点,认真登记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备档案资料。其次,要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等变化因素造成学生经济困难或心理困惑等要素变化的信息进行及时补充、修改、登记。再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核查、抽检。此外,还应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富有成效的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及能力培养。努力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郭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 张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学生资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