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学的两级分化现象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悬殊比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到了高中,这种分化也基本定型,许多同学上英语课就像听天书,学习成绩越落越远,教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学中的分化已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找出分化的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止方法,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两极分化 分析原因 总结对策
一、两极分化形成的原因
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1. 初中的学困生,高中的学弃生
每当谈起为什么没学好英语时,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常回答:“基础没打好,现在想学也学不会。”知识的缺陷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漠视英语课堂教学,把自己作为编外人员,课堂的一切活动与他无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难度的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分化日趋严重。有的学生干脆放弃英语学习,英语课学习其他的科目。
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数学困生都是由于平时不主动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独立作业,学习过分依赖造成的;或者学习时不能技巧性地掌握语言,只是在孤立的环境中死记硬背,在单词上如此,在语法上如此,在课文上也是如此,无法在语言环境中形成语言技能,即使记住也是边学边忘,越学越难,形成恶性循环。
3. 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毅力不足
每当我问学生,你英语这么差,将来准备考什么学校。你放弃了英语就等于丢了150分,你准备在什么科目上把这150分补上。学生都说不知道,反正到时候再说。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只要我不影响课堂纪律,您就不要管我做什么,我初中就是这样。”听了这话,我就问他:“你是否高考可以不考英语,如果是,我可以不管你。”学生摇头,但又说:“我实在听不懂,叫我怎么学。”
客观原因
英语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法陈旧
英语教学要摆脱困境,走向希望,就必须改革,不能再固守陈规,继续沿用老教法。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材,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目前,许多英语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意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意实践,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习题,但实际上没有熟练掌握知识,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时隔不久,那些死记硬背的单词、语法、练习就会忘记,掉队放弃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2. 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行招生体制促使多数学校抓一部分尖子生,搞题海战术,加上各种月考、统考、竞赛及各类名目繁多的激励措施,更是把师生推向一个极端。教师只能从应试方面绞尽脑汁,想尽一切能在考试中见成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年级与年级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教师,教师无法按大纲要求教授多数学生。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围绕高考指挥棒,拼命赶超升学率,教学方法则是填鸭式。只重视灌输知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只是分数,目光更多的是关注尖子生,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教材的原因
民族地区的学生本身与内地学生就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学习起步晚,缺乏语言环境,无配套资料,要让基础差的学困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多数单词过长。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太大,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等都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应对两极分化的对策
1. 注重英语起始教学,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
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关键。抓住了这一关键,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就能明显减少。
每次接手高一新生,我都会花两周的时间来教字母和音标,从字母的写法和读音到音标的拼法,要求人人过关,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此后,我始终坚持以音标促进听说教学。如在教单词之前,我总向学生出示音标,让他们自己拼读。只要他们会拼读单词,教学的开端就成功了。
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几年来我一直重视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40分钟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量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调动;同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从而缩小两极分化。如:上新课之前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课后复习的要点,作业的规范等,让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强化中形成习惯。
3. 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不仅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特别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的实际水平。备课时我努力做到“吃透两头”,即教材和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上课时提问有针对性,难的叫成绩好的,简单的叫差生回答。这既促使好学生思考,又没忽视差生。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少挖苦,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当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进步时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对学习就会充满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相反成绩不佳,就可能情绪低落,甚至灰心丧气。
4. 善教乐学,巩固学习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桥梁。课堂上,教师良好的情绪,动听的话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坚持亲切上课,和蔼辅导。课堂提问时,对学生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的问题,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赞许,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困难,从而保持、巩固学习兴趣。
总之,要缩小高中学生的两级分化是个艰巨而辛苦的任务,需要全体英语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舒自梅,陈佑林. 外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包天仁. 基础英语教改论坛 [M]. 吉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两极分化 分析原因 总结对策
一、两极分化形成的原因
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1. 初中的学困生,高中的学弃生
每当谈起为什么没学好英语时,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常回答:“基础没打好,现在想学也学不会。”知识的缺陷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漠视英语课堂教学,把自己作为编外人员,课堂的一切活动与他无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难度的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分化日趋严重。有的学生干脆放弃英语学习,英语课学习其他的科目。
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数学困生都是由于平时不主动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独立作业,学习过分依赖造成的;或者学习时不能技巧性地掌握语言,只是在孤立的环境中死记硬背,在单词上如此,在语法上如此,在课文上也是如此,无法在语言环境中形成语言技能,即使记住也是边学边忘,越学越难,形成恶性循环。
3. 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毅力不足
每当我问学生,你英语这么差,将来准备考什么学校。你放弃了英语就等于丢了150分,你准备在什么科目上把这150分补上。学生都说不知道,反正到时候再说。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只要我不影响课堂纪律,您就不要管我做什么,我初中就是这样。”听了这话,我就问他:“你是否高考可以不考英语,如果是,我可以不管你。”学生摇头,但又说:“我实在听不懂,叫我怎么学。”
客观原因
英语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法陈旧
英语教学要摆脱困境,走向希望,就必须改革,不能再固守陈规,继续沿用老教法。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材,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目前,许多英语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意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意实践,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习题,但实际上没有熟练掌握知识,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时隔不久,那些死记硬背的单词、语法、练习就会忘记,掉队放弃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2. 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行招生体制促使多数学校抓一部分尖子生,搞题海战术,加上各种月考、统考、竞赛及各类名目繁多的激励措施,更是把师生推向一个极端。教师只能从应试方面绞尽脑汁,想尽一切能在考试中见成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年级与年级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教师,教师无法按大纲要求教授多数学生。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围绕高考指挥棒,拼命赶超升学率,教学方法则是填鸭式。只重视灌输知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只是分数,目光更多的是关注尖子生,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教材的原因
民族地区的学生本身与内地学生就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学习起步晚,缺乏语言环境,无配套资料,要让基础差的学困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多数单词过长。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太大,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等都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应对两极分化的对策
1. 注重英语起始教学,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
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关键。抓住了这一关键,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就能明显减少。
每次接手高一新生,我都会花两周的时间来教字母和音标,从字母的写法和读音到音标的拼法,要求人人过关,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此后,我始终坚持以音标促进听说教学。如在教单词之前,我总向学生出示音标,让他们自己拼读。只要他们会拼读单词,教学的开端就成功了。
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几年来我一直重视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40分钟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量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调动;同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从而缩小两极分化。如:上新课之前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课后复习的要点,作业的规范等,让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强化中形成习惯。
3. 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不仅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特别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的实际水平。备课时我努力做到“吃透两头”,即教材和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上课时提问有针对性,难的叫成绩好的,简单的叫差生回答。这既促使好学生思考,又没忽视差生。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少挖苦,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当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进步时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对学习就会充满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相反成绩不佳,就可能情绪低落,甚至灰心丧气。
4. 善教乐学,巩固学习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桥梁。课堂上,教师良好的情绪,动听的话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坚持亲切上课,和蔼辅导。课堂提问时,对学生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的问题,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赞许,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困难,从而保持、巩固学习兴趣。
总之,要缩小高中学生的两级分化是个艰巨而辛苦的任务,需要全体英语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舒自梅,陈佑林. 外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包天仁. 基础英语教改论坛 [M]. 吉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