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襄汾是旧石器时期的"丁村遗址"所在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间艺术蕴藏丰富而著称,特别是民间面塑,老妇村姑,人人可为,婚丧嫁娶,处处都有,置身其中无不被其质朴明朗、火热向上的艺术氛围所感染。
"面塑三姊妹"贾松针、贾广针、贾认针,是出生在襄汾县贾朱村的民间面塑巧手。她们虽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但从小天资聪明,又受"工艺世家"的艺术熏陶和母亲良好的启蒙教育,豆蔻年华已乡野传闻,芳名远扬。1985年,山西电视台与临汾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晋南民间艺术系列片》即把三姊妹的面塑艺术摄入其中,多次在省、地电视台播放,中央电视台在"长城内外"栏目中两次播出,并且参加了1988、1989年两次山西省艺术节,1989年,贾广针代表三姊妹参加了"临汾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大会",展示了她们的面塑艺术作品,并陈列于"丁村民俗博物馆",供中外游人参观欣赏。1989年2月,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与台湾英文汉声出版有限公司拍摄了三姊妹捏塑的精彩画面,著名版画家宁积贤以三姊妹为模特,创作了木刻画"面花姑娘",参加了省、地美展,并参加了日本富奈川第十五回国际版画展。
三姊妹的面塑艺术,不仅得益于家传,而更重要的是她们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能够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她们把已掌握的绘画、剪纸、刺绣、粘贴等姊妹艺术融汇贯通,渗透到自己创作的面塑作品中。她们使用的工具,除一把厨刀外,只有一把小剪,一把小木梳,一根小擀杖;在制作方法上,以揉、搓、擀、压、剪、贴、粘、捏等手法灵活运用。其涂染颜色主要是染性强、透明度高的品色,如:品红、品绿、品黄、品蓝、桃红、柿黄和广告白(过去是大白粉)、黑墨等。她们在面塑制作活动中运用工具得心应手,着色准确,捏塑的花卉果蔬鲜艳夺目,人物、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伴随着乡风民俗、人情事故的载体,在面塑艺术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不受瞬息万变政治气候的影响。从实用意向出发"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物以致用"、"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通过面塑艺术把吉祥美好、福寿康宁送到千家万户。
三姊妹面塑艺术的创作活动,多以集体创作为主,但也因其性情、爱好、学时的不同,而各有所长,各具风采。
贾松针,三姊妹之长。她早期的面塑作品循规蹈矩,传统味浓郁。她长于捏塑花果虫鱼、飞禽走兽、博古杂耍等不同形象,其风格精巧细腻、严谨工整,颇有"工笔画"之意味,她设色单纯、艳丽、鲜明,完全以原色装饰点染留有面食的空白,力求与传统技法吻合。为了追求面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她在完成面塑着色后,运用食油加以涂抹,使面塑作品闪闪发亮,并略洒金粉再加以点缀,大大增添了艺术的光彩。在二妹广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她在传统的祝寿礼品"大寿桃"上贴有牡丹等花卉与面塑的"寿"字,并用擀薄的面片剪出"老寿星"、"梅花鹿"与"仙鹤"粘贴在大寿桃周围,并且在花卉间增补了"松柏"和"万年青"以示"鹤鹿同春"、"松柏常青",这样既不失传统寓意,又形象化地增加了祝福的内容。
在她的艺术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她创作的面塑人物,插上了丧俗供品的"花食",不仅跻身于民俗"花食"的行列,填补了当地传统面塑的空白,而且增添了面塑艺术的新品种。
贾广针,三姊妹之老二,她天赋聪敏,善于创新、揣摩,她阅读了《三国演义》、《杨家将》、《说岳》、《红楼梦》、《梁祝因缘》、《啼笑因缘》等小说和大量的"小人书",并且得到了母亲和民间工艺巧手四叔父贾云光的精心指教,因而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行当齐全,成绩突出。她能剪会画,能绣善贴,面塑更是精中见长。她娴熟地掌握了花果虫鱼、飞禽走兽、博古杂耍等制作技艺,尤为拿手的是人物造型艺术,诸如她捏塑的《许仙送伞》、《三娘教子》、《水漫金山》、《打鱼杀家》等十几出三人一组的戏曲人物,以供丧俗供品"花食"插用;如是贺寿的"大寿桃",即捏成"老寿星"、"八仙人"等插在大寿桃上,表现了"八仙庆寿"、"麻姑献寿"等民间传说内容。
她酷爱对戏剧人物的捏塑,她捏塑人物头饰的珠子小如米粒,腰束的裙子薄似纸纱,为了达到逼真、神似的艺术效果,她大胆运用了彩纸、金片等一些材料,用于戏剧中武将的靠旗、文官的玉带等,像《游西湖》中许仙撑伞(彩纸)、白娘子和小青的头饰、双剑(铝丝、彩纸、烟盒银片)等,她捏塑的花卉,既充满了传统意味,又洋溢着创新的风采,既有花团锦簇的剪纸味,又有玲珑剔透的装饰画风格,她把枝、叶、茎、花以一幅画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花卉面塑壁挂。她用色清淡、自由、饱满、豪放,追求自然美。她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表现在她把插有竹签的面塑人物除去竹签后,添补上陪衬人物活动的床、凳、桌、椅和笔、墨、纸、砚等文房道具,便成为一个园雕式的面塑人物。她尝试创作的《惜春作画》、《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天女散花》等,情景交融,别出心裁,推动了面塑艺术的发展,成为家庭陈列的艺术品。
扎根于群众生活中的民间面塑艺术,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用料与游转于街井路口的艺人大不相同,街头艺人用的是糯米面和烫面,而民间面塑普遍用的是小麦面,并且是蒸馒头的发酵面,正因如此,碰到的难题是:捏好的面人一经蒸笼,形象大变,一个窈窕淑女竟变成了"胖大嫂"。针对这个问题,广针几经实验,终获成功,她把待蒸的面塑人物放在蒸笼中只上一气立即取出着色,既不走彩,又不易干瘪,后来,她以上述蒸面人之法刻画人物面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她受北京"绢人"和"齐白石"等面人图片形象的启发,尝试用面塑这一传统工艺塑造当代人物形象,受到了乡里街坊及上级艺术部门的好评和认可。
贾认针,是三姊妹中最小的一个,也是面塑艺术的后起之秀。她的面塑技艺,不仅得之于母亲的真传,而且获得了两个姐姐的指导,兼容并蓄,进步很快,由于其性格内向,起初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上场,只是在没人的地方自学自捏。有一年清明节,邻居要给出嫁的女儿捏塑"刺牛"、"攀馍",她开玩笑地向母亲报名捏头"刺牛",结果出人预料,又快又好,获得在场亲邻的赞誉。她善于捏塑花果虫鱼和飞禽走兽,她捏塑的丧俗"花食"青狮、白象、黄老虎和年节面塑"枣山"上的山羊、兔子、蛇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她捏塑的给孩子们的礼品猪娃、虎娃、羊娃、狗娃等动物面塑丰满圆润,小巧玲珑,讨人喜爱。村人说:"认针捏的动物圆嘟嘟的,真像活的一样。"
多年来,"面塑三姊妹"劳作之余,总是匆匆地奔忙在民俗活动中,在面塑艺术的天地里,力求为丰富和美化人们的生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竭尽绵薄之力。有专家评论说:"她们的面塑艺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责编 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