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两点体会。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想法,萌发创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根据小学生的好动特点,以游戏激发参与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恰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导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找十位同学,分别用手举着小旗,小旗上分别写着2/4、1/2、3/6、9/18、10/25、6/15、2/5、8/20、16/40、10/20,老师问:“分数这个大家庭要拍合影照,请同学们按要求排好队,第一排是分数值等于1/2的,第二排是分数值等于2/5的。”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根据小学生的好奇特点,以问题激发参与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知识较少,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能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探索。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会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来试试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了,想难住老师便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数,结果老师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时学生由于好奇,急于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3.根据小学生的好胜特点,以成功激发参与兴趣
每个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可以促使学生们积极地求知,主动地探索。成功是保持学生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促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创新意识
1.让学生动手,为创新设契机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动手。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抽象,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动手操作,必须使之成为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物化。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角是比较抽象的。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里找角,以形成对角的直观认识。其次是让学生用纸条做角,以逐渐抽象出角的特征。
2.让学生动脑,为创新铺设通道
学生主体的发展必须要有主体思维的参与,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让学生动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动脑提供空间。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情境,给学生以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
3.让学生动口,为创新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爱探索、喜欢争论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对于不善于发言、提问不明确的学生,要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适当的点拨、适当地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怕千奇百怪,只要学生肯说、肯表达,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只有鼓励,学生才会乐于说。
总之,在教学数学学科中,教师必须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但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而且要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现、解决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想法,萌发创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根据小学生的好动特点,以游戏激发参与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恰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导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找十位同学,分别用手举着小旗,小旗上分别写着2/4、1/2、3/6、9/18、10/25、6/15、2/5、8/20、16/40、10/20,老师问:“分数这个大家庭要拍合影照,请同学们按要求排好队,第一排是分数值等于1/2的,第二排是分数值等于2/5的。”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根据小学生的好奇特点,以问题激发参与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知识较少,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能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探索。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会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来试试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了,想难住老师便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数,结果老师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时学生由于好奇,急于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3.根据小学生的好胜特点,以成功激发参与兴趣
每个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可以促使学生们积极地求知,主动地探索。成功是保持学生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促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创新意识
1.让学生动手,为创新设契机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动手。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抽象,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动手操作,必须使之成为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物化。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角是比较抽象的。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里找角,以形成对角的直观认识。其次是让学生用纸条做角,以逐渐抽象出角的特征。
2.让学生动脑,为创新铺设通道
学生主体的发展必须要有主体思维的参与,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让学生动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动脑提供空间。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情境,给学生以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
3.让学生动口,为创新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爱探索、喜欢争论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对于不善于发言、提问不明确的学生,要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适当的点拨、适当地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怕千奇百怪,只要学生肯说、肯表达,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只有鼓励,学生才会乐于说。
总之,在教学数学学科中,教师必须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但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而且要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现、解决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