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冬病夏治利用了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呈不完全可逆发展。发作时控制症状,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是慢阻肺病人治疗的主要方向。秋冬季是慢阻肺好发期,多数病人疲于应付反复发作的咳嗽气喘。到了夏天,咳喘发作频率明显下降,病人自我感觉轻松了许多。因此,大多数慢阻肺病人认为既然没有症状,夏天也就无需治疗。
殊不知,夏天正是阳气最盛,经气流畅,机体敏感之时。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可收复耗散的正气,散开宿患的邪气,夏季正是治疗慢阻肺的最佳时机
在慢阻肺间歇期,西医注重疫苗的使用,如注射卡介苗菌素、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则注重扶正固本、补气益肺,如使用黄芪注射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外邪侵袭。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夏季进行慢阻肺的中西医结合免疫注射治疗,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免疫注射治疗慢阻肺,并非采用常见的臀部肌内注射,而是选择针灸穴位进行注射。因为前者仅有单纯的药理作用,而后者则能调动起人体的经络系统,将有效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认为: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因此选择与肺、脾、肾相应的经穴,如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等,进行中药和西药结合的穴位注射,可调其经气、疏其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进而益气补肺,健脾化痰,补肾平喘,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和减轻慢阻肺的发作。
一般地说,从夏至到处暑间的盛夏两个月,是慢阻肺穴位注射治疗慢阻肺的最佳时期,其间包括三伏天,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伏针治疗。穴位注射一周两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长短视病情轻重决定,一般需两个疗程。治疗期间,如有发热感染、咳嗽气喘,则需暂停,待发作控制后再行治疗。
夏季穴位注射中西和璧,针药并举,结合时令,慢阻肺病人千万不要坐失良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呈不完全可逆发展。发作时控制症状,间歇期减少发作次数,是慢阻肺病人治疗的主要方向。秋冬季是慢阻肺好发期,多数病人疲于应付反复发作的咳嗽气喘。到了夏天,咳喘发作频率明显下降,病人自我感觉轻松了许多。因此,大多数慢阻肺病人认为既然没有症状,夏天也就无需治疗。
殊不知,夏天正是阳气最盛,经气流畅,机体敏感之时。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可收复耗散的正气,散开宿患的邪气,夏季正是治疗慢阻肺的最佳时机
在慢阻肺间歇期,西医注重疫苗的使用,如注射卡介苗菌素、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则注重扶正固本、补气益肺,如使用黄芪注射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外邪侵袭。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夏季进行慢阻肺的中西医结合免疫注射治疗,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免疫注射治疗慢阻肺,并非采用常见的臀部肌内注射,而是选择针灸穴位进行注射。因为前者仅有单纯的药理作用,而后者则能调动起人体的经络系统,将有效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认为: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因此选择与肺、脾、肾相应的经穴,如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等,进行中药和西药结合的穴位注射,可调其经气、疏其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进而益气补肺,健脾化痰,补肾平喘,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和减轻慢阻肺的发作。
一般地说,从夏至到处暑间的盛夏两个月,是慢阻肺穴位注射治疗慢阻肺的最佳时期,其间包括三伏天,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伏针治疗。穴位注射一周两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长短视病情轻重决定,一般需两个疗程。治疗期间,如有发热感染、咳嗽气喘,则需暂停,待发作控制后再行治疗。
夏季穴位注射中西和璧,针药并举,结合时令,慢阻肺病人千万不要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