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2011年上半年将以应对通胀为主题,年中会出现一个由于调控通胀而造成的经济增长凹地,而一旦物价企稳,下半年就可能处于经济减速后重新启动的准备之中。不过,美欧日等国随时可能危机复发,可能使中国调整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2011年应会允许人民币升值5%。
2011年的经济走势应该会延续2008年以来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与世界经济整体上还笼罩在2008年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与金融危机长长的阴影之中。中国经济上半年将会以应对通胀为主题,下半年则可能会处于经济减速后重新启动的准备之中。当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将会比中国困难得多。整体上看,欧洲因为欧债危机,2011年可能会面对欧元崩溃与量化宽松的抉择,美国则可能在经济复苏之初开始考虑如何安全地退出量化宽松,从而造成经济与市场的震荡与调整。因此,多种国际突发因素都可能使中国调整以国内因素为主制定的货币、财政、汇率等政策,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
具体看,2010年底通胀作为中国主要矛盾的情形仍会延续,2011年,政府将不可避免地会采取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等手段,以试图制服上涨的物价,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中国经济减速,其减速幅度可能会大于市场的普遍预期。然而,世界经济的变数可能会使这些政策进行突然的调整。
通胀:2011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经济自2007年开始的这一轮周期运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比往常复杂得多,与世界经济的共振导致经济波动的幅度与速度比往常要更大、更快。尤其是进入2010年后,主要矛盾演变为经济恢复正常增长之后迅速出现的通胀问题。此次通胀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面对金融海啸,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极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非常迅速地把经济从严重衰退中拉了出来,但其带来的流动性当然会在其后的经济运行中造成物价向上的压力。
其次,自2008年中直至2010年秋天,人民币与美元基本上保持了固定的汇率。美联储由于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和沉重债务所造成的通缩威胁,采取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本质就是通过印钞来减轻债务负担,从而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萧条的阴霾。加上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恢复,这就使得国际商品、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虽然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海外资金无法直接进入中国,但固定的汇率,以及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与美国经济衰退所形成的强烈反差,还是使中国境内本已过剩的流动性压力更大。
最后,世界经济的多方面严重失衡,是本轮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危机的爆发,也意味着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和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到尽头,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在直面这些问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造成的国内低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可能是影响通胀的三大因素之中未来最持久的一个。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可以在中长期拉动消费,在短期却可以迅速传导至生产与消费价格,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劳动力成本,则需要时间。
由于此轮通胀源于以上多方面的因素,而中国经济整体在此之前并没有出现持续的过热,因此,即使较大幅度地收缩流动性,恐怕中期较高的通胀也难以完全抑制得住;但在短期内,提高利率、准备金率并且提高汇率的货币紧缩手段恐怕还要持续。故而,到2011年中,中国经济会开始减速,直至年底,流动性可能才开始放开。
欧美经济变数影响中国调控
然而,正如2008年那次调控遭遇金融海啸爆发,叠加外需枯竭的副作用,造成了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自由落体。2011年,中国内在的调控同样有可能遇到国际金融与经济的巨大变数。
迄今为止,欧债危机已爆发一年,而正如次债危机,其高潮恐怕尚未到来。欧洲的问题根本上来源于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以及欧洲各国经济内在的巨大差异性。由于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最终恐怕是一个政治问题,笔者不敢妄加推断得出主观结论,但其可能性无非是欧元解体,或是欧洲执行欧版的量化宽松政策。不过,后者可能会在德国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可能使世界经济重新陷入恐慌的状态,从而令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再度升温,从而反回来影响中国的经济以及对应的政策。
从这一危机最终爆发的时间看,其发生在中国国内调控的不同阶段,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发生得早,则中国的调控政策将趋于缓解;如果发生在中国经济减速之后,则结果会更像2008年底,中国政府可能会更快地实行经济再刺激政策。
再看美国,市场对其2011年的预期偏向乐观。两次量化宽松和连续不断、坚决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美国经济似乎最终看到了复苏的曙光。然而笔者以为,美国的经济即使恢复,也会如大病初愈,偏于脆弱。因为毕竟这几年实行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如化疗一般,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其造成的主权债务与潜在的巨大流动性,都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面对高企的长期利率,从而愈加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大量印钞也会造成潜在的高通胀威胁,虽然现在没有任何迹象,但在经济恢复后可能会随时爆发。
面对这种国际局势,中国在汇率政策上虽然不情愿,但2011年应该会允许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幅度的升值,可能会比大家预期要高,达到5%。虽然压住汇率有利于出口,但面对疲弱的发达国家外需,即使压住,也不会有很大帮助。而压低汇率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加剧国内的通胀。自2005年汇改以来,相对快速的升值往往来自于国内高企物价的压力,而非外部的政治压力,2011年则具备了充足的人民币升值条件。
从根本上讲,2011年的中国经济虽说困难重重,但情形还属于一个健康的人处于病后恢复中,虽然其内部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而整体还是相当健康的。2011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在年中出现一个由于调控通胀而造成的洼地,但一旦物价企稳后,将会更好地向依赖内需的方向迈进。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是处于病入膏肓的阶段,随时可能会陷入危机复发的险境之中。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2011年的经济走势应该会延续2008年以来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与世界经济整体上还笼罩在2008年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与金融危机长长的阴影之中。中国经济上半年将会以应对通胀为主题,下半年则可能会处于经济减速后重新启动的准备之中。当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将会比中国困难得多。整体上看,欧洲因为欧债危机,2011年可能会面对欧元崩溃与量化宽松的抉择,美国则可能在经济复苏之初开始考虑如何安全地退出量化宽松,从而造成经济与市场的震荡与调整。因此,多种国际突发因素都可能使中国调整以国内因素为主制定的货币、财政、汇率等政策,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
具体看,2010年底通胀作为中国主要矛盾的情形仍会延续,2011年,政府将不可避免地会采取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等手段,以试图制服上涨的物价,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中国经济减速,其减速幅度可能会大于市场的普遍预期。然而,世界经济的变数可能会使这些政策进行突然的调整。
通胀:2011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经济自2007年开始的这一轮周期运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比往常复杂得多,与世界经济的共振导致经济波动的幅度与速度比往常要更大、更快。尤其是进入2010年后,主要矛盾演变为经济恢复正常增长之后迅速出现的通胀问题。此次通胀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面对金融海啸,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极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非常迅速地把经济从严重衰退中拉了出来,但其带来的流动性当然会在其后的经济运行中造成物价向上的压力。
其次,自2008年中直至2010年秋天,人民币与美元基本上保持了固定的汇率。美联储由于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和沉重债务所造成的通缩威胁,采取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本质就是通过印钞来减轻债务负担,从而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萧条的阴霾。加上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恢复,这就使得国际商品、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虽然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海外资金无法直接进入中国,但固定的汇率,以及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与美国经济衰退所形成的强烈反差,还是使中国境内本已过剩的流动性压力更大。
最后,世界经济的多方面严重失衡,是本轮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危机的爆发,也意味着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和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到尽头,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在直面这些问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造成的国内低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可能是影响通胀的三大因素之中未来最持久的一个。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可以在中长期拉动消费,在短期却可以迅速传导至生产与消费价格,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劳动力成本,则需要时间。
由于此轮通胀源于以上多方面的因素,而中国经济整体在此之前并没有出现持续的过热,因此,即使较大幅度地收缩流动性,恐怕中期较高的通胀也难以完全抑制得住;但在短期内,提高利率、准备金率并且提高汇率的货币紧缩手段恐怕还要持续。故而,到2011年中,中国经济会开始减速,直至年底,流动性可能才开始放开。
欧美经济变数影响中国调控
然而,正如2008年那次调控遭遇金融海啸爆发,叠加外需枯竭的副作用,造成了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自由落体。2011年,中国内在的调控同样有可能遇到国际金融与经济的巨大变数。
迄今为止,欧债危机已爆发一年,而正如次债危机,其高潮恐怕尚未到来。欧洲的问题根本上来源于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以及欧洲各国经济内在的巨大差异性。由于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最终恐怕是一个政治问题,笔者不敢妄加推断得出主观结论,但其可能性无非是欧元解体,或是欧洲执行欧版的量化宽松政策。不过,后者可能会在德国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可能使世界经济重新陷入恐慌的状态,从而令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再度升温,从而反回来影响中国的经济以及对应的政策。
从这一危机最终爆发的时间看,其发生在中国国内调控的不同阶段,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发生得早,则中国的调控政策将趋于缓解;如果发生在中国经济减速之后,则结果会更像2008年底,中国政府可能会更快地实行经济再刺激政策。
再看美国,市场对其2011年的预期偏向乐观。两次量化宽松和连续不断、坚决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美国经济似乎最终看到了复苏的曙光。然而笔者以为,美国的经济即使恢复,也会如大病初愈,偏于脆弱。因为毕竟这几年实行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如化疗一般,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其造成的主权债务与潜在的巨大流动性,都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面对高企的长期利率,从而愈加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大量印钞也会造成潜在的高通胀威胁,虽然现在没有任何迹象,但在经济恢复后可能会随时爆发。
面对这种国际局势,中国在汇率政策上虽然不情愿,但2011年应该会允许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幅度的升值,可能会比大家预期要高,达到5%。虽然压住汇率有利于出口,但面对疲弱的发达国家外需,即使压住,也不会有很大帮助。而压低汇率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加剧国内的通胀。自2005年汇改以来,相对快速的升值往往来自于国内高企物价的压力,而非外部的政治压力,2011年则具备了充足的人民币升值条件。
从根本上讲,2011年的中国经济虽说困难重重,但情形还属于一个健康的人处于病后恢复中,虽然其内部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而整体还是相当健康的。2011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在年中出现一个由于调控通胀而造成的洼地,但一旦物价企稳后,将会更好地向依赖内需的方向迈进。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是处于病入膏肓的阶段,随时可能会陷入危机复发的险境之中。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