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炽和他久唱不衰的歌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炽开朗热情,平易近人;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在延安时曾是鲁艺秧歌队的编导、设计、策划者,又是秧歌队领队的头儿。笛子的吹奏技艺高超,各类鼓击打的也很漂亮,学什么像什么,几乎无所不能。为此,被当时在延安的美国友人、撰写《西行漫记》作家斯诺的夫人在《续西行漫行》里称为“少年天才”。
  
  音乐人生
  2008年7月18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由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美国罗切斯特清唱剧合唱团,用中文为观众演唱《我的祖国》,领唱者(该曲首次领唱者为郭兰英)是作曲家刘炽的小女儿刘萤萤。
  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我的祖国》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刘炽先生于1998年10月23日逝世,至今整整十年。
  我与刘炽先生相识于60年前,即1947年夏。
  1999年初,我在《刘炽百日祭》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往事回忆:“初中毕业,正逢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和模糊的革命热情,前往哈尔滨考进松江鲁艺文工团(鲁艺三团),考官是年仅26岁的刘炽。当时,我正青春年少爱幻想,还不懂人生、不懂艺术;不知外面世界多大、多宽,更不知前面的路有多长、多曲折。解放战争在激烈地进行,我在腥风血雨的洗礼中走上音乐之路。”当时“大家都习惯叫他刘织或刘志,其实名字应读炽(赤),炽字意为炽烈、炽情,热烈旺盛的意思。从1947年至1950年,我先后在鲁艺三团和鲁艺音工团与刘炽一起工作,可以说,刘炽是我的引路人”。
  刘炽原名刘德荫,1921年4月生于古都长安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地方戏曲感兴趣。长安《易俗社》是历史悠久的秦腔剧社,观众甚多。刘炽家离剧社不近,放学后他一般先不回家吃饭,而是随着观众“溜”进(不买票)易俗社。在那里,他十分关注高亢、苍凉、婉转的唱腔,对于板胡、唢呐演奏的音乐亦很着迷,经常是饿着肚子直到终场才回家。12岁时,刘炽就成为一名古乐社的云锣演奏员,他那有板有眼地击打的云锣声,不时获得大家热烈的喝彩。为此,刘炽常这样对人说:“我是喝民族民间音乐的奶水长大的”。
  1936年,15岁的刘炽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随后,他只身跑到有红军的云阳,在那里他参加了红军。伍修权将军亲手将第一顶红星八角帽戴在他头上。其后,刘炽随军去了延安。有红军经历的作曲家少之又少,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时,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主席台上特地高声问:红小鬼刘炽来了没有?当时我也在现场。
  刘炽是延安鲁艺音乐系第三期学生,时逢冼星海任音乐系主任,因此,他有幸跟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
  延安时期,刘炽延续少年时对民间音乐的热爱,继续深入民间,在他口袋里总装着用土纸装订的小本子,为随时记录民歌而用。在刘炽所写的作品中,无不打上浓郁的民族、民间烙印,且又时时处处闪烁着崭新的情趣。如他参与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十里风雪》和喜儿唱的《红头绳》一段。
  刘炽一生中写作的体裁主要是声乐(歌曲、合唱),其次是歌剧。他的《祖国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翻身道情》《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系列歌曲,在祖国大地被一代又一代人经久传唱,成为名符其实的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刘炽很像美国作曲家福斯特。
  刘炽的代表作之一《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主题歌,写于1956年。受名导演沙蒙之邀执笔《上甘岭》音乐的刘炽,来到长春,并把自己关进长影的“小白楼”之后,立即与服务人员立下“约法三章”:
  1、一星期内不会客,不接电话,如有信先代收,暂不拆看;
  2、不去餐厅用饭,请服务人员代送;
  3、可能要“夜战”,但尽量不干扰他人,请谅解。
  所住房间无钢琴,只有一支笛、一把口琴。
  当刘炽安顿好进入创作状态时,首先排列出近几十年最受欢迎、且流行最广的民歌,然后一一写下曲名再精选出10首,从中寻觅其共性和个性。他不分白天黑夜,反复吟唱,反复推敲,最后终于在《芦沟问答》中拾到了《我的祖国》的种子或音乐动机,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诞生了。刘炽开朗热情,平易近人;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在延安时曾是鲁艺秧歌队的编导、设计、策划者,又是秧歌队领队的头儿。笛子的吹奏技艺高超,各类鼓击打的也很漂亮,学什么像什么,几乎无所不能。为此,被当时在延安的美国友人、撰写《西行漫记》作家斯诺的夫人在《续西行漫行》里称为“少年天才”。
  1977年,刘炽调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主任。刘炽的歌,将会代代传唱,他亦会在天国欣慰地聆听后人的歌声。■
其他文献
八面来风    北京摇摆爵士火热中山音乐堂  11月30日,“摇摆莫扎特—爵士钢琴大师亚伦·格特弗雷与乐队音乐会”将为冬日中山音乐堂带来火热气息。  亚伦·格特弗雷德是以色列传奇全才音乐家,集钢琴、指挥、作曲于一身,在古典与爵士之间游刃有余。届时,亚伦将与北京新空气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C大调第36交响曲 林茨 K.425》。他还将与以色列鼓王罗尼·霍兰、贝司手尤莱·奥龙同台,演绎由他本人创作并改编
期刊
表演杂谈  中国的青年演奏家加强音乐全面知识的积累,培养“内冷外热”的演奏心理,应该是他们今后攀登小提琴演奏艺术新境界的真正所需。      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11月8日在青岛闭幕。本次比赛涌现出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小提琴演奏人才。比赛的全程竞争激烈,最终,来自中国的24岁女选手陈怡获第一名,俄罗斯选手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拉诺夫获第二名,德国选手弗瑞德莱克·斯达克勒夫获第三
期刊
创作杂谈    重庆交响音乐的辉煌开始于40年代初。当时重庆是战时首都,许多文化人和音乐家集中在山城,于是这里就有了许多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举。例如,1940年6月中华交响乐团在重庆正式成立,马思聪、吴伯超、郑志声、林声翕等先后任指挥。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出面办的、全部由中国人组成并任指挥的大型交响乐团。  重庆音乐史上的光辉亮点,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的交响音乐在这里顽强地
期刊
学堂弦歌    11月12日,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马金泉率领所教授的十余名声乐学生,在中国音乐学院管庄校区多功能厅成功地举办了师生演唱会。当晚的演唱会大厅座无虚席,中国音乐学院的领导、老师、学生,社会著名歌唱家、教育家们亲莅现场,演唱会盛况可谓“爆棚”。    马金泉始终认为:声乐教师能够做出有水平的范唱是“为人师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晚,他身先士卒,一曲歌剧《丑角》的“
期刊
现场播报    “巾帼英雄三部曲”,编剧/导演李六乙,作曲/配器郭文景。2003年、2004年,两位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默契一致的合作搭档,在北京人艺实验小剧场相继催生《穆桂英》《花木兰》,新姐妹《梁红玉》2008年5月在荷兰现代艺术节世界首演。郭文景三部曲和普契尼三联画,同为两悲一喜。而三部曲人物关系简单又复杂,简单:一女对三男;复杂:穆桂英和杨宗保(夫)、杨六郎(公公)、杨继业(太公公);花木兰
期刊
音教专递    中国音乐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中国音乐史博物馆日前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式开馆。中国音乐史博物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知名音乐实物收藏家田丰先生携手创办,是中国大学第一所以中国民乐为主题的文物、实物展览馆。  田丰痴迷于民乐艺术30余载,精心收藏了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系列音乐实物1000多件,展出的藏品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8000年前的骨哨和
期刊
近日,由扬州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扬州尚高音乐艺术培训中心、扬州金韵乐器御工坊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唐筝考级师研习班”顺利结束。来自北京、西安、河北、辽宁、贵州、江苏等地的20余名专业古筝教师参加了培训。  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八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先后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唐代十三弦筝在日本得到了很好地保存和发展,目前已成为日本主要的民族
期刊
11月12日至14日,“全国第五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开幕。除西藏自治区外,来自浙江、新疆、吉林、黑龙江、北京、江西等省、市、自治区的30支参赛队90名参赛选手(每支参赛队限选手3名,即中学教师选手1名,小学教师选手2名),经过基层严格选拔后,被送到了本次大赛。选手们围绕声乐、钢琴、自弹自唱(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器乐、舞蹈,以及音乐欣赏常识与音乐教育理论(笔试)等
期刊
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2008学术活动周,日前在西安音乐学院如火如荼地举行。  首先亮相的是一场名为“陕北说书的社会功能与艺术魅力”讲座。在陕西省曲艺家协会的叶锦玉先生充满真实情感体验的讲解之中,陕西榆林地区的几位说书艺人辅以“陕北说书”的精彩表演。陕北说书这一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进入高校课堂,给在座的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时激起满座听众热烈掌声。随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刘湲登场。在题为《
期刊
苏州评弹系评话和弹词的总称,用吴语苏州方言演唱,清乾隆时期已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这枝江南奇葩音乐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十分优美动听,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今天依然深受各地人民钟爱和青睐。    苏州评弹,用三弦、琵琶自弹自唱,故称:“一琴一琵琶,一女一先生,余音绕梁转,良久不欲还”。表演时三弦低沉有力,琵琶清亮婉转透彻,与演员的唱腔相辅相成。从江南地区民间小调音乐演变过来的唱腔引人入胜。北方人在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