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素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它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文学素养,是指学生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具有的感知、体验、领悟、鉴赏的能力,以及应该具备的审美、探究能力,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写作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应该说它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学知识储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筑立体式的文学素养培养模式。
  一般来说,文学素养的培养,必然和文学作品、思维训练等联系在一起。因为,文学素养可以通过感受文学形象、文学语言入手,经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和品味,从而领悟到文学形象的内涵。所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非常活跃,心灵的空间非常开阔,创造性的潜能最能得到激发,文学素养自然而然就能够得以潜滋暗长。
  读文学作品,第一步应该从品味语言入手,但绝不是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方法去肢解文本,而应该是品味语言,使文学语言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从而获得艺术享受。比如,在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从理解文章的标题着手,一步一步深入地把握“坟墓世间最美”的原因所在,学习、领会文中多处极富文学色彩的景物描写的用意、价值,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作简要的评析。品读时我们要读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学营养、人文内涵,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要仔细品读,读出自己,读出思想,读出智慧,读出风采,读出素养。
  学生们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见解去判断,用自己的思想去创新,用自己的心声来表达,发出自己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解读的声音,只有这样,把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营养、血肉后,包括文学素养在内的其他能力才能得到逐渐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从狭隘的线性思维变为立体思维,走向深度学习。中外经典犹如一棵棵大树,繁盛的枝叶过滤着浮躁、平庸、虚无的沙尘,深茂的根系汲取着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营养。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只能让学生们获得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获得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大量充斥其间的文字侵扰,也许与流行、时尚相关,却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来抵抗声讯时代的这种“瘟疫”。抵抗方式会有许多种,其中之一就是重返经典阅读之乡——“重读经典”。
  事实表明,重读经典,不仅可从中获得了审美愉悦,更在于在审美中“获得了灵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实现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再创造。从情感上看,培养了学生们爱真、爱国、爱人、爱美的品位,从心理层面上看,经典阅读培养了学生们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文化知识的多少对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有重要影响。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博大的文化精髓,滋养和熏陶着人的精神世界。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学生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发育精神以终身受益,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素有“诗国”的美誉。语文课的民族化,永远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古典诗词课,让学生很好的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粹,在其认知上,增强了对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这一大工程上,是润物细无声的。
  校园文学为青少年内心的成长、精神的成长、文学艺术的成长、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能使学生们在阅读和创作中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是培养学生们文学素养的重要渠道。我想可以把校园文学作为突破口来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文学的最高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就是一部丰富的作品,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是一部历史。在书写自我时,学生们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充阅读与自我反思。一开始,学生们可能会粉饰自己的生活,虚饰自己的感情世界。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会逐渐意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而当在伪装自己的时候,会觉得无边的寂寞与空虚,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艰难的事情。可一旦反过来,则会感到写作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那么在写作中,就会不断地激发起学生们提升自己的欲望和迸发出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写作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双重过程:你在将个人的激情充分外泄的时候,你也在对你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着深刻的内省。在写作的初期,是一个人的才情支撑着作品,但随着写作的不断进行,我们就会发现,是人格支撑才情,而不是才情支撑人格。直言之,就是人格的提升引发才情的增长,而绝不是才情的增长引发人格的增长。
   “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叶圣陶),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锁着你的钥匙在你自己手里”,学生们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心灵的这把锁,这样,也就是挖掘了写作的潜力,也就是激发了写作的内驱力,包袱甩掉了,思路开阔了,文思也就流畅了,写什么都将会是那么生动精彩,那么令人信服。 为学生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阅读、写作、人文、德育、美育、智育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是一种目标定位为“自主阅读,巩固运用”的课文类型,是精读课文的有益补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在精读课文中习得阅读方法的练兵场。在教材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五、六年级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一半,足见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对于略读课文,老师们的教学策略不尽相同。部分老师不知道怎么略,怕考试吃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增加课时量,运用驾轻就熟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精讲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和谐的做法,暴露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有: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实效;重知识“完整”,轻“指导意见”;重实验演示,轻学生操作。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教学的
期刊
教育部决定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到底应该怎么开,应遵循什么样的课程理念,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和方法,如何进行评价等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小学校长、小学英语教师、学生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小学生是否能成为英语学习的成功者和受益者的大问题。首先,要明确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
期刊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都以老师讲授为主,一节课只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可以了,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讲学生听,整节课老师滔滔不绝。但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开小差的居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政治课堂教学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为此,我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创新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运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具备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除了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期刊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
期刊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要实现这一举措,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  一、能够有效激发
期刊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
期刊
生物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学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理论、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科教育中的应用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而更多的是探索生命的奥秘随之而来的课程改革也形成了《生命学科》。显而易见,作为一名生物学科的老师更具有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当代中国,根本的需要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的出现。只有富有活力的、具有主动的生存方式的个体,才能自觉地催生一种新型的文明。然而,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期刊
情感教学,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其他教学方法为载体,渗透在它们之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它对教学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自身和教育对象的情感因素越来越重视,对情感因素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一致,因此,运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作为政治课教学基本功之一。  一、思想政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意义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