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是一种目标定位为“自主阅读,巩固运用”的课文类型,是精读课文的有益补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在精读课文中习得阅读方法的练兵场。在教材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五、六年级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一半,足见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对于略读课文,老师们的教学策略不尽相同。部分老师不知道怎么略,怕考试吃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增加课时量,运用驾轻就熟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精讲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也有部分老师忽视略读课文,课上让学生简单读读,任由学生不着边际地交流,而不加指导、评价,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对此,我认为应该在略读课文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成相应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谈谈我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抓住提示,明确目标。
教材中,为了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了单元导语。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语表达情意。”这段生动优美的文字,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示了阅读内容、方法、要求等。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导语和“连接语”进行解读,透析内容,以确定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一、认识8个生字;二、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三、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描写天山的,并摘抄优美的语句;四、感情朗读,感受天山的美好。”
二、设计粗放,简化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略读课文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文的线性设计,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传统的精读课文教学模式为“解题—识字、解词、析句—分段归纳段意—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方法”,而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设计应该粗放一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按照“自读—交流—积累(扩展)”的模式的进行教学。先由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粗知大意;再在教师的组织下,或畅谈课文内容,或讨论表达方法,或交流读书体会等;最后根据课文特点,或安排积累,或扩展有关文本,或鼓励向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等。如我在教学《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请学生自主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议一议;第三步,收集有关将心比心的名言,讲讲你所知道的身边的将心比心的事。虽然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模式,但一定要避免模式化,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和学情,而灵活机动地进行处理。
三、精略得法,落实目标
全国小语专家沈大安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重在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略读课文的教学,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师要在“略”字上下功夫。生字会认就行了,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逐句逐段精讲细析,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但在教学中,也要做到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教师要善于取舍,捕捉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兴趣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为学生搭建轻松和谐的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语文能力。我们认为,一堂课应给学生至少1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最好是默读,让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对话中感悟提升。鼓励学生在坚持文章内容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大胆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让学生在实在的环节中主动进行有效的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四、积累拓展,延伸课外
教学中视情况,可安排学生积累,可以积累好词佳句,可以积累表达方法等,丰富学生的语文存储。也可适时地进行资料拓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加深学生的感悟。如在教学《万年牢》这篇课文时,教师适时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旧社会唱戏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称为“戏子”,只有穷人家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才会去学戏。文中的父亲宁愿送孩子去学戏,也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教师通过对这一资料的拓展,使父亲那认真实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加丰满、鲜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延伸。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阅读走向完全独立的阅读。
总之,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取舍,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语言实践,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语文能力,力争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对于略读课文,老师们的教学策略不尽相同。部分老师不知道怎么略,怕考试吃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增加课时量,运用驾轻就熟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精讲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也有部分老师忽视略读课文,课上让学生简单读读,任由学生不着边际地交流,而不加指导、评价,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对此,我认为应该在略读课文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成相应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谈谈我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抓住提示,明确目标。
教材中,为了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了单元导语。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语表达情意。”这段生动优美的文字,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示了阅读内容、方法、要求等。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导语和“连接语”进行解读,透析内容,以确定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一、认识8个生字;二、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三、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描写天山的,并摘抄优美的语句;四、感情朗读,感受天山的美好。”
二、设计粗放,简化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略读课文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文的线性设计,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传统的精读课文教学模式为“解题—识字、解词、析句—分段归纳段意—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方法”,而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设计应该粗放一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按照“自读—交流—积累(扩展)”的模式的进行教学。先由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粗知大意;再在教师的组织下,或畅谈课文内容,或讨论表达方法,或交流读书体会等;最后根据课文特点,或安排积累,或扩展有关文本,或鼓励向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等。如我在教学《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请学生自主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议一议;第三步,收集有关将心比心的名言,讲讲你所知道的身边的将心比心的事。虽然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模式,但一定要避免模式化,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和学情,而灵活机动地进行处理。
三、精略得法,落实目标
全国小语专家沈大安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重在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略读课文的教学,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师要在“略”字上下功夫。生字会认就行了,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逐句逐段精讲细析,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但在教学中,也要做到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教师要善于取舍,捕捉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兴趣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为学生搭建轻松和谐的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语文能力。我们认为,一堂课应给学生至少1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最好是默读,让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对话中感悟提升。鼓励学生在坚持文章内容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大胆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让学生在实在的环节中主动进行有效的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四、积累拓展,延伸课外
教学中视情况,可安排学生积累,可以积累好词佳句,可以积累表达方法等,丰富学生的语文存储。也可适时地进行资料拓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加深学生的感悟。如在教学《万年牢》这篇课文时,教师适时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旧社会唱戏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称为“戏子”,只有穷人家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才会去学戏。文中的父亲宁愿送孩子去学戏,也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教师通过对这一资料的拓展,使父亲那认真实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加丰满、鲜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延伸。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阅读走向完全独立的阅读。
总之,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取舍,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语言实践,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语文能力,力争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